mafei86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fei863 道法自然,道即合理

博文

培养模式与严格训练---兼谈博士生要具备的能力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16-4-12 17:29 |个人分类:博士之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师兄从入学至今已有2年半多时间,超过了博士毕业条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可能除了英语表达稍微欠些火候外 ... ...

大多数情况,人的潜力的确不可估计,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后,短时间(2-3年的时间)掌握了学科研究技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轨迹,学术前程不可估量;


只要肯下功夫,与高手多交流,思维方式重塑,看问题的角度转变,一定会有所收获。


--------------------------

关于博士生要具备的能力,逐渐的清楚到,

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方面需要多读文献对要开展的研究进行定位,至少是发现了最新方法的不足之处,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新模型解决新问题,不要简单的提及是对什么什么现有方法的改进之类的描述,否则大有创新度不足之嫌;问题的不足无所不在,道可道非常道,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自然不同,但需要区分问题的轻重与否;从来都不缺新问题,缺的是将来做工作需要用到进行组合的基础方法。

构建新模型的能力,优化的能力:

   这就类似于中学阶段求解应用题,一般的,新问题需要新方法来求解,而求解过程,模型的优化过程,需要具备信手拈来,耳熟能详的能力,对于常见的问题求解方法翻来覆去不过如此而已;虽然科研创新说是非常问题,需要非常手段,但是真正颠覆传统的问题大牛们还没有解决,一般的“非常问题”充其量还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常规问题”,所以,通过常见的“先进的常规手段”有机组合,稍作加减,也能够解决这个“新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多种方法简单的机械的组合在一起,一定能够起到提升的效果,需要对各种要用到的方法的互补性了解清楚,能够运用自如;而不是如同某些外行人说的将先进的方法进行组合便能够提升很高,发表高水平论文,虽然大致如此,但断然不是如此轻松,否则,大家不都是高水平论文一大堆?)要么特征值分解,要么迭代。对于常见的问题优化方法,需要进行汇总归纳。有时,甚至不需要更多的组合,而是发现一个问题的缺陷所在,比如,一个新方法利用三个点的两条边关系进行约束解决了问题,而又有人发现通过再加一条边进行约束构建了三条边,发现效果提升一大截,也产出了高水平论文;所以,有时候也不见得必须是多种方法的组合。当然不能一味的取巧,而是要依据问题求解原理的方向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多读文献的原因,这也是博士可以培养的原因。


关于学习状态的一点感受:首先自己要能够静下心来,而不能靠别人鼓励、激励或者刺激,需要自己主动去读文献,做实验,建模型,写论文。要么靠一种紧迫感,要么产生了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再则,尊严是自己给的。自己要有主动性,不能简单的以“时未到”来推诿。



--------------------------

了解博士。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得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毕业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909-969652.html

上一篇: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
下一篇:中西教育的一个误区
收藏 IP: 27.17.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1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