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先看吴思教授的专著《血酬定律》后又看其成名作《潜规则》的。
发现两部书的写作风格和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历史故事的现代解读。
在看《潜规则》一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个风靡全国的概念了。
当然,我看的这个版本已经是修订后的了,比起前一版又多了点什么。
————————————
吴思的《潜规则》为什么能够风靡全国?甚至他本人凭借这本书一跃而成为中国的思想家?
这个是有点奇怪的,因为“潜规则”的出现和科研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1,它不是项目的产物
2,它不是论文的产物
3,它没有得到什么奖
且“潜规则”本身也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非常“市井”化的概念。
但是,因为这个词挠到了中国人的痒处,所以随着这部书也火了起来,概念比书还火,动不动就有人说“想潜规则我”或“我遭遇了潜规则”、“你有没有把自己的学生潜规则”,等等。
按照吴思自己的说法,其实他都没有想过一定要给“潜规则”一个定义,更不要说学术里面常有的分类、特征、模式、路径、机制这类东西了,在他的著作里更是找不到踪迹。潜规则若隐若现地存在于他所讲的历史故事里面。
这么一本根本不是学术著作的著作,怎么会引起全国如此大的轰动?其来龙去脉颇有些意味。其实,《潜规则》一书中的文章都是吴思受《上海文学》的编辑约稿而撰写的一些历史小故事,当然,用了现代的解读方式,很有可看性,符合文学期刊的要求。
虽然这类文学性期刊也会每期刊载一些学者文章,但是更多还是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文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文学》的编辑可谓慧眼独具了。
这些文章发表得多了,又有内容和题材上的相似性,也就必然会结集出版,连网络上连载的东西都频频出书,更不要说期刊上连续刊载的同类文章了,这本书就是这么出来的。
随后,书因内容取胜,大家观历史而思考当前的处境,发现现实其实刚好是历史的一一映射,也就改了时间和人名而已,其他几乎是一样一样的。
能够用一个概念把我们的困境描摹出来并入木三分并不容易,饱受“潜规则”之苦的各位立刻认可了这个词汇,并产生了“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想,这个概念不火都不成了。
——————————————
当然,我们回到上面提到的三点上,这本《潜规则》的著作和相关的概念其实根本就不是科研的产物,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发现某种现象并给予某种命名本身就不是件容易做的事情,学者为文一生,能留下一个概念就相当不容易了,尤其是偏文科的学者,不制造东西不开发技术,留痕相对而言就更加困难,大多是懵懂一生,每年都挣业绩点,会在年底的工资卡上呈现出那些工分兑换来的钱,但是成就感是丝毫无有的。
南京大学的教授高华也是这样,他快退休的时候居然还申请到万儿八千的项目经费,让他激动不已,发现原来自己做科研还能有人给钱呢,之前他的著作都是自己搜肠刮肚写出来的,好在出版还有些销路,不像理科的专著,除了能当教材和同行偶尔会买去看看,就没有其他销路了。
我的看法,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真正大牛都不是靠项目、论文、奖励来赢得江湖地位的,而是靠口碑。理工科则不然,同行认可显得更重要些,因为非同行不见得能理解科研工作的价值,才有“我是为那些要求苛刻的同行朋友们做科研”之说法,但是两者之间相同的是,这些改变人类认知的科研也不是为机构做的,也不是为工资奖金做的;不是被逼着做的,而是自己原本就想做。不管数理化天地生,还是文史哲政经管,好的科研很难是任务驱动的,从历史上看,任务驱动的科研也很难真的留下什么痕迹。
当然,非理工的科研格外不同些,非但要让人同行们懂,最好街上随便拉个人就能给他讲懂,中国人民大学的知名教授多了,但是,留下痕迹的近几年唯有吴思而已,连那个张鸣也是名气大得很,做了什么我们说不出来,好像他批评过校长,我们脑中的印象也不过这些罢了。
——————————
最后,评价一下这本书的缺点——
1,虽然影响很大,归根结底,这是本文科傻妞之作,只有现象刻画而没有本质探索。
2,全书只是解释和描述,没有逻辑推演,这也正是文科生的典型特征,所以,我们都会发现他在这些事情上说得很对,但是却无法知道怎么就对了。瘾是过了,但是过完瘾也没啥收获。
3,关于潜规则的论述,本书不是构造性的,没有将问题的结构拆分清楚,所以,我们不可能知其所以然,也当然不知道怎么改造这种状况,而后者是改造社会的必由之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