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在中科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讲演 精选

已有 5729 次阅读 2008-6-18 06:54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家好!可能今天在座的人里有些知道华罗庚先生,有些人不知道,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将会不断地从各个不同的老师那里或者从不同的途径知道这个名字。这是有原因的。
  我先从他给出的一个比喻说起吧,也就是他提出的兔子理论。
  华先生把上研究生的过程比喻成打兔子的过程,研究生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去打兔子,而导师的作用则是知道哪些地方会有兔子供大家去打,当然,导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打兔子的本领。
  我推广了华先生的理论,将兔子定律推广到了兔子第二定律。我的推广是这样的:本科生阶段是拣死兔子的过程,老师会手把手地教给你怎么走路,怎么接近不远处的目标——死兔子。而学生的任务就是根据老师指出的道路,拿着老师提供给的工具去把兔子拣回来,这样就算完成了任务。这个阶段的任务对于你来说是学拣死兔子的本事。
  而在学习的第二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面对的则不再是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而是活动中的兔子,此时,老师的作用也不再是告诉你路径提供给你工具,而是指出哪里有兔子,同时也告诉你怎么拿枪,怎么瞄准,在这些技术掌握之后,你就可以去对准兔子扣动扳机了。这些课程的基本训练就是提供给你打兔子的本事。这个阶段是你学会打看得见的兔子的本事。
  到了博士生阶段,老师的作用则又有一次新的发展,他应该只会告诉你哪片树林里会有兔子,至于打的技巧则是你应该在硕士阶段已经知道了的。这个阶段你应该学会找兔子并将其打死的本事。
  这只是一个关于不同阶段怎么学习的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不管怎样,我们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后捕获一只兔子,能够捕获到怎样的兔子则要看大家掌握技巧的能力大小了。
  这里顺便讲一下上课的基本纪律,每门课听课的比例应该超过总课时的70%,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忙还一定安排这样的限制呢?原因就在于你们来这里的目的一定是来掌握打兔子的本领,而这样的本领不好好上课很难具备,不上好每门课怎么掌握好和拣兔子不尽相同的本领呢?有些东西,即使讲得不是那么吸引人,只要曾经过了脑子,就会有印象,而这样的印象,其实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起到作用,尤其对于课程本身都是和专业息息相关的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来说。有些人确实有特殊情况的话(比如不到外地出差半年就要被开除),要事先提出申请,然后针对性地安排好他不能上课阶段的学习计划(比如:相比来听课的其他同学要交更多的作业,更多的报告)才可以。我想大家应该理解这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设计的政策。
  
  2004年7月开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设计的时候,我其实非常困惑!这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在这之前,在整个中国并没有项目管理这个专业的工程硕士学历教育,所以,可以借鉴的东西只有以前这个方向的研究生班的课程(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接受过了),以及原来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或者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但是,在细致研究了这几种不同的教学体系之后,我感到都不合适。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教学体系的内容完全不对,而是研究生班对于项目管理的教育哲学有点问题,也就是说,那些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到项目管理专业的硕士生的教学和培养中来。
  对于有些学校“项目管理”的教学安排,由于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其实是不能够按照项目管理本身的逻辑来安排课程的,常见的情况是,先挑几门老师讲得特别吸引人的课程来上,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住再说,而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来说,遵从的则是这个大方向及下面几个研究领域的培养逻辑,更在意的是理论、方法或者技术创新,不一定就是针对工程应用和实践的。
  而我们认为的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培养则需要有自身的逻辑。不是按照课程的吸引人程度来排列课程顺序,而是按照课程自身的逻辑来进行设计安排,比如,本学期的安排我就把一门讲的最差的课放在了最前面,也是希望越到学到后面大家就发现课越精彩——如登黄山,渐入佳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门课《项目管理学》是我讲的。
  其实,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培养首先是工程哲学素养的培育,我们的自然辩证法的课程讲述的和大学的硕士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主要讲述的就是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工程哲学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怪异,事实上,它的提出和建立体系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给我们讲这门课的就是工程哲学的创立者之一的李伯聪教授。尽管有点河南口音,我认为这门课是所有同学都应该去好好领悟的。当然,工程哲学是在科学哲学或者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也会首先介绍一下科学技术哲学的核心内容,由这方面全国都有些名气的孟建伟来主讲。
  第三,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学科的内在知识的培养。在项目管理学这门学科上,一直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倡导的九大知识体系的说法,而且他们倡导的相关认证考试也自然地采用了这个体系,我稍微有点不同看法,如果按照这九大知识体系,学好项目管理就要将其分解成九门或者十门课程来讲,将把课程割裂成几个联系极为尴尬的部分,这样是不妥当的,因为我将首先给大家开项目管理学的专业基础课,所以还将我们认为的课程体系进行详细介绍,今天就不再具体说了。不管怎样,九个知识体系权重大不一样,其间的逻辑关系也是不同的,地位既不平行又不并列,我们将沿整个学科(或课程体系)的主线出发,区别用力,使大家既掌握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或精髓的内容,又能够对整个体系有个比较广泛的理解。
  说得再进一步,就是我们希望在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按照华罗庚先生“一条龙”教学法的思路组织这些课程,尤其对于那些项目管理学知识本身的课程,使其成为一条小龙。对于全部的课程体系,则成为一条胖龙。
  
  当然,还可以用另外一个逻辑来说,那就是还原论的哲学思想和系统论的哲学思想。将一个学科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研究研究其间的关系是典型的还原论的思想,正如现在造机器人,就要造腿造手造眼,然后将其拼起来,这样的机器人永远也达不到人的水平,即使是智力水平。系统论的提出者中有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现在应该说系统论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了,大家也知道,在单位做项目写报告的时候,也要不断地说,要系统地、全面地、协调地做,所以,项目管理的工程培养必须沿着系统论而非还原论的观点来进行。
  和一位老师讨论我对项目管理的看法的时候,他问我,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项目管理研究和应用的思想是怎么来的?谁对我的印象最大?我想了想,又想了想,觉得还是自己在各方面积累起来的知识对形成我个人的看法有着说不清楚的影响,这个“有点糊涂”其实就是系统论的思想。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很多美国人不断凭借“24个胡萝卜”等管理思想在中国的舞台上频频出现,而中国人也有聪明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之类的书也不断粉墨登场,还有网站上越来越多的《清朝的企业治理结构》、《西门庆的管理思想》的内容也都有很多的访问量。其实,那些东西都不是本质的东西,尽管会对读者有启发,本质的东西永远不是藏在这样的故事里,这样的故事有初中文化就应该写得出来,所以,我们来进行工程硕士的学习一定不是来学故事的,而是来学本质的。
  
  最后是项目管理支撑技术和相关知识的了解。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相关课程,比如基于海量数据的量化决策方法,我们一定要讲,项目管理课程本身中并没有非常深地涉及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在很多项目管理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又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个课非但要讲,而且要讲出特点来。再比如,项目管理中的数学方法,我们就要请黄钧院长亲自主讲这门课,我也知道我们的同学里面对于数学工具的掌握有深有浅,但是,由于数学在项目管理中其实处于一个本质性核心性的地位,所以,这门课也必须讲出特色,而经验非常丰富的黄老师恰好能够满足同学们这个要求,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在5月份之后大家可以有所期待,我想,经过这门课的学习,那些原来害怕数学的人应该至少看见符号不再心生恐惧。
  在为大家讲授项目管理本身的知识,相关的知识,支撑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筹划建设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项目管理旗帜课程,比如,由刚才讲演的计雷教授率先提倡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就是我们着意要建设的旗帜课程,我们希望将其建设成如华罗庚“统筹法优选法”一样的名气,在全国取得真正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有很多其他课程,如《项目融资》的教材正在由陈德泉教授组织撰写,于下半年开课,他在项目管理和融资方面的研究和企业应用也曾经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当然,我们对这个不象“海尔”这么重视,几乎很少宣扬,所以大家不一定听说过。
  另外一个部分是除课程之外的讲座,在我们的教学队伍里,有中国项目管理的先驱华罗庚先生的嫡传弟子们,还有一些在各个不同领域进行过项目管理实践和应用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所以,我们的讲座也希望能够从项目管理前沿或者相关实践领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引导。
  应该说,参与我们的课程和学科设计的人多数都受过华罗庚先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以说,是优秀的科学家队伍、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及优秀的工程实践队伍,这一届以及未来的研究生培养也将本着“以应用为核心,以研究为促动,以教学为基础”,以及教和学双向互动的基本原则进行培养。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生必将能在中国项目管理的实践领域成为与其他单位培养出来的学生迥然不同的优秀的领军人物。
  我是有信心的,大家也有这样信心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9496.html

上一篇:《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从华罗庚推广统筹法谈起
下一篇:从给研究生上课时的点名谈起
收藏 IP: .*| 热度|

1 宋敦江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