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带了陈热闹去看我的导师刘家壮教授

已有 4806 次阅读 2009-8-8 16:37 |个人分类:情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的导师刘家壮教授到北京生活已经有几年了,一直住在回龙观附近。

??因为明年恰好就是刘老师的70周岁了,所以,我目前正筹划和师兄弟姐妹们一起给刘老师过一个群“徒”毕至的相对热闹的70周年庆。

??刘老师在山东大学求学,也在山东大学开山授徒,可以说,一生中最青春和激扬的时光都是在济南度过的,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当然也是在济南遇到刘老师并荣幸地成为他的弟子的。

??刘老师是中国早年自己培养的运筹学专业的毕业生之一,此后可以说是毕生都在从事运筹学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从他那里出师的60多位硕士和博士的学生,也多从事运筹或相关的工作。

??虽然我只在济南待了3年,和马建华师弟等相比要短不少,可是,刘老师的很多思想对我影响很大,这次前往看望刘老师,他依然在思考着运筹学的思维模式在其他行业领域中应用的问题,我自己依然也还可以看到自己的主要思维模式的影子,也还能找得到和刘老师思想相通的地方。

??理学背景出身的人容易有思想,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些普适性的规律,而在寻找这类规律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于事件、事物、事务进行分类分析、总结整理的过程,只解决一个问题对于人类有时候作用有,但是却不大;只有那些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的贡献才对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而刘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认为多集中在思维模式方面,尽管他也带领学生做了很多的问题。

??现在,我正在和散布于各地的师兄弟姐妹联系,同时,也准备邀请刘老师的一些无话不谈的老朋友参加将于9月13日(星期天)举行的活动,活动现在还没有一个名字,我本来想起一个《运筹学及其应用的新发展》这样的名头,又怕过于宏观,显得太大而不着边际,就一直犹豫着,这个待和其他师兄弟姐妹们商定后再确定吧。

??活动的基本安排我想上午还是会安排几个典型的发言,比如:刘老师的老朋友(邀请两位教授)、同事(邀请一位教授)、学生(早期、中期和后期的弟子各选一个)、学生的学生(初定亓菁晶)聊聊对于刘老师本人和其贡献的认知,希望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够做到妙趣横生,高潮迭起。

??解释一下“学生的学生”这个角色的选择,初步计划安排亓菁晶,因为她实际上直接受益于刘老师的三个学生:崔玉泉,马建华和我,当然资格上就显得更加具备些。稍微有点意思的是,亓菁晶的发言将由我来起草初稿,她来定稿。嘿嘿,我经常愿意在不同的事情上直接给学生当秘书,这一点怕还是很有所不同的,不少人知道这样的事实后已经惊奇过了。

??下午的安排则会让十个左右的师兄弟姐妹来讲一下自己的科研足迹以及与刘老师的关系,我个人相信,这些师兄弟姐妹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研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够找得到刘老师的痕迹的,包括我本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今天我们10点多从家里出发,接近12点才到达刘老师的家,先在家里聊了会,师母依然和以前一样热情周到,给陈热闹准备了芒果和火龙果,陈热闹吃了不少,因为这次是事先预报的拜访,所以师母还专门出去买了专门给娃娃吃的东西,把陈热闹乐得不行,在我们的引导下不断地“谢谢奶奶、谢谢爷爷”。

??原来在济南读书的时候,到个节骨眼,我就喜欢带了师弟师妹去刘老师那里蹭饭,1986年以后,刘老师家就有了微波炉,而这个微波炉我们1996年在刘老师家享用过它热出来的火腿,这是我有生第一次认识微波炉。

??离开山东大学后,到了北京求学,一次回山东路过刘老师家,我还带了Shopping猫去蹭饭,蹭饭历史可谓悠久。

??也许是因为刘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属于家庭式模式吧,我现在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基本沿用了这一模式,不过,和刘老师批评我时自己先不好意思不同的是,我倒是常不客气地批评学生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我想我未来还得继续跟刘老师学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48192.html

上一篇:现代应急管理中的公众心理与行为决策【暑期班第十一讲】
下一篇:就突发事件应急的数学建模答赵明
收藏 IP: .*| 热度|

3 刘立 苗元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