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新学期开始说给我的研究生们 精选

已有 8020 次阅读 2023-8-31 16:19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天,我的儿子们去学校报到,一个要继续读小学一个则注册为初一的新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好奋斗几年。

同时,我也在办公室给研究生们开了一个学期初的动员会。

大体讲了以下几个意思—— 

一,既来之则安之

今年,我们有一名硕士生转为博士生,还有一位从本科直接注册为博士生。欢迎新同学,虽然说所谓的“新”已经不新了,甚至都成“老学生”了,其中一个是跟着我读了两年,另外一个本科毕业自打算来读书就已经开始接受培养,这一年来也帮着完成了一部书稿《单指标评价(暂定名)》的一部分,已经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俩人也都跟着我做了企业项目,调研、撰写报告等等;当然,论文也写过了。算是科研的几板斧都耍了一番。

欢迎两位同学!

最近我在知乎看到了不少研究生的困扰,多数是希望跟一个“妈妈式的导师”,要宽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态度好,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怎么做科研,最后当然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都在回答时把这些期待一一给驳了回去,甚至告诉这些梦想着自己不想怎么努力就得到超越研究生应得的同学们“这都是不可能的”,“导师不能做无限宽容学生的妈妈。”而且,甚至最好的导师华罗庚先生都做不到你们梦里才有的这些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获取。

我告诉同学们,就陈老师这些年培养这么多学术型研究生,MBA、MPA和工程硕士以及博士生们的整个历程,这么多学生里面总体而言只有一位同学是真正热爱学术的,其他所有同学并没有从内心里热爱科研,但是却在不热爱的前提下期待从学术中得到最多,如此合算的成本收益比,这怎么可能?!

只是付出了理性和期望,最后也就只能得到一张(两张)文凭而已。至于科研应该得到的那诸多快慰和利益,那些有能力做好学术(不热爱也没关系)的能得到其中的大部分,而连做好科研这个能力都没有的则只能从研究生经历中得到少许。

即便内心真正热爱学术,也还是要在读书阶段好好努力,把和学术相关的本领都尽量学到手(砖也是要搬的。科研的所有能力里面,90%的体现为学术论文;另外10%则包括说服别人给你支持(项目申请),能够协助组织好学术会议,能够从科研或企业项目中得到和提升自己找到问题回答甲方疑问的能力。

这些都不是靠每天哀叹能得到的,不是老想着是不是换个导师就能实现的。一般来说,换个导师的结果往往更糟。

既来之则安之,成了初中生就做好初中生应该做的所有事情,成为研究生就要把跟研究有关的事情做到尽可能好。 

二,几年的师生关系不过人生的片段而已

做好学生本分的事情,不要想太多和导师的关系怎么处这类问题,轻松上阵才能在这短短几年收获更多。

导师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其实是被学生的家长找。所以既然成年人了,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处理好,不好回头麻烦自己的父母来调和与导师的关系。

导师把你当学生待,你把导师布置的科研相关工作做好,这就是最好的师生关系。任何超出这些的关系都不值得去追求。

而实际上,把时间大量花在观察导师喜怒哀乐变化的学生,基本做不好科研。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最好的科研,需要学者钻牛角尖的精神,非偏执狂难以在科研上获得成功。”

过分追求高情商的基本上不会是好的学者。

导师对学生能有多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有的只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影响到一部分思维方式。有的什么都没有影响到,就一拍两散了。

所以,研究生们梦想着有个导师之后就能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未来基本都给解决了,不知道怎么想的。

甚至,导师能够给你一个研究方向就够了,具体问题都要自己找。这也是正常的。我不是引用过华罗庚先生关于导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著名比喻吗?导师是指兔子的,学生是打兔子的。我们不能指望导师把一个刚打下来的兔子送到学生的手里,他能告诉你哪里有兔子甚至可能有兔子,指导的职责就已经尽到了。 

三,怎么努力?

我在知乎上还看到过有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问怎么写论文的问题,不仅莞尔——这似乎太着急了。

不过,任何事情,哪怕你有一些天赋,日常搬砖的工作也要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如果想学会写论文,你先去读一百篇本领域的知名文献,保证读懂它,那一定“不会写诗也会吟”了呀。如果你一篇论文都不读,就想写出论文来(且不说好论文),可能性总不大吧。

那些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大学者们每天用于搬砖的时间还非常之长呢,而对于我们这般不具备天赋只是幻想通过努力达到一定学术高度的人,必须付出格外多的努力和时间。当然,方法也要有。 

四,优秀者恒优秀

同学们大概知道,你们的两个师姐,一个刚刚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另外一个则刚刚拿到国家的博士后基金。其实,她俩都不是热爱科研的人。但是,她们做得来同时也愿意付出努力。

然后,在毕业一年后就纷纷有了一定的斩获,而所用的内容,无非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再计划做点更多的工作罢了。所以,在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博士论文就是为了得个学位的情况下,别人已经拿这个做基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了。

我经常跟你们说,不要总觉得学术是你们不喜欢的,所以做不好,换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领域工作类型,你们自然就做好了。

好像是某所知名大学的学者做过一个这样的调研,我以前也经常跟你们提到,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那一批Top Level的优秀者,大多并不从内心里喜欢自己从事的这个工作,但是他们能做好,因为他们做什么都是优秀者。

换句话说,即便自己不喜欢被强迫做的事儿,人家也能做好。

而到了你,则是把做不好的理由说成是不喜欢,那是很可笑的。选择了这个,也就丧失了选择那个的机会,时间成本已经付出了,又不会立刻退出改正你的选择,那为什么不做好它来证明一下自己也是“恒优秀”的那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最后,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研究要努力做好,和科研有关的其他事情也要操练起来,一定要在想明白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自己能力中最高的那一层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400986.html

上一篇:导师,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下一篇:《智库双螺旋法导论》开课了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24 武夷山 郭战胜 王德华 孙颉 孙学军 刘全慧 蔡宁 王涛 吴斌 雷宏江 张俊鹏 郁志勇 胡泽春 周忠浩 梁洪泽 汪运山 徐长庆 冯兆东 郑永军 汪凯 崔锦华 李万峰 guest25182002 guest696290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