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鑫鑫的犄角旮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ocier 易碎的骄傲着 沸腾着的不安着的

博文

参加NanoNet Ireland学术会议见闻 精选

已有 5289 次阅读 2015-10-23 04: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会议, 威士忌

本周三、周四参加了NanoNet Ireland组织的NanoWeek学术会议。因为会议就在我们学校UL新建成使用的BernalBuilding举行,且学生只需要80欧的会费,于是我们课题组基本全体出动参加了。

今年初我参加了UL和NUI Galway的一次研究生联合会议,不但不用交注册费还给免费打印海报呢,更多是增强两校间研究生交流,学术水平并不是很高,但至少让我有机会了解UL其他学院的研究方向,结识了几位朋友。七月份在瑞典的Malmo参加了Bioelectrochemistry(BES)协会的年会,是朝圣之旅,见识了各位BES大牛的风采。因为参加玛丽居里项目的缘故,项目里的各合作单位也基本都参加会议,也是一次相聚之旅。参会的大都是欧洲高校的课题组,中国面孔并不是很多,所以跟与会的中国学生都有机会聊聊,印象比较深的YitaoLong(具体汉字怎么写我不是很清楚,抱歉)课题组的工作。在BES开会,都是小同行的缘故,直接感觉是圈子太小,在欧洲各个组直接交流比较多,做的课题大有越做越像的趋势,有掉入红海的感觉,比较郁闷。如何在合作的同时保持组里的特色是个有趣的话题。哦对了,会议最后决定两年一度的BES年会在2019年的那届将在UL举行,我的导师Edmond Magner将担任会议组织者(或者同时担任会议主席)。那时我应该已经博士毕业,不知道会在哪里,但肯定会与会表示支持。

Nanoweek是我今年参加的第三次学术会议,因为注册费不高的缘故,并未对会议的学术水平有太高期待。不过现在必须得说,这是我今年参加的最有水平的学术会议了。会议邀请到的都是Nano相关的专家,不但有高校教授、研究机构的工程师,还有科技公司的前CTO(chieftechnology officer)、在牛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教授。两天的会议都是邀请报告,报告者不限于爱尔兰本土,还有的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再联系到这么低的会费,晚上在五星级酒店就餐,可以想象这次主办方请到的赞助商花了多少血本了。会议涉及的topic比较广:分子假体合成(可以用来修复蛋白质,molecular prosthetics),Multivalentsupermolecular chemistry,tunneling charge transferplasmon, molecular junction, dynamicAFM,Si nanowire transistor/luminescent device/锂电池,3D bioprinting/人造肌肉,纳米毒性,蛋白纳米力学,atomiclayer deposition,微流,石墨烯气体检测,人体穿戴压电器件,Point of care, 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修复、药物释放,Directmetal laser sintering-3 D printing,仿生材料。因为学术背景和语言的问题,我只能泛泛获得一些信息。可以明确的是爱尔兰的高校,尤其TrinityCollege Dublin和Tyndall National Institute,都有比较好的做材料的基础,在自己课题需要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的在爱尔兰找到可以合作的课题组。再一个信号是,很多报告者都提到了micro-fluidicsystem,尤其荷兰DSM公司前CTO在做展望的时候提到,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微流化学、加法制造(即3 D打印)这四个领域将是将来开创性技术潮流中的宠儿。不管他老人家说的对还是不对,我们课题组现在也在做一些flowsystem,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能有所进展。George M. Whitesides老爷爷再次成为会议隐形的主角,他的工作乃至语录都在会上被提及。Whitesides和AllenJ. Bard在我心中是诺贝尔奖的遗珠,他们的工作至少在BES天天被提及。

最重要的一点,研究成果是应该面向应用的,这是科学家在得到政府部门资助后回馈社会的方式。但想把研究成果推向市场却需要加倍小心了。牛津的Peter Dobson教授介绍了两个失败案例。一是他在2000年的时候想把血糖仪市场化,他用的是硅基微电极(具体原理我需要再查一下,毕竟是小同行),成立了OxfordBiosensors,烧了上百万英镑来尝试,似乎却一直没取得许可证,到了2009年钱烧完公司倒闭(具体可移步http://www.irishtimes.com/business/technology/scaling-the-heights-1.582415)。当然这在我看来似乎是个注定要失败的公司,现在血糖监测市场90%以上被四大巨头Roche,Johnson & Johnson, Abbott and Bayer把持(ref:Chem. Soc. Rev.,2013, 42, 3184-3196),初创公司似乎很难突围。当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美女学霸、女神、又一个辍学生伊丽莎白MM的创业公司Theronos最近十分吸睛(估值90亿美元),然而最近也是饱受争议啊(扩展阅读http://www.huxiu.com/article/128760/1.html)。Peter的第二案例是成立于1999年的Oxonica,试图把研究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用于防晒霜和氧化铈纳米颗粒用作柴油添加剂(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扩展阅读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4271-nano-fuel-additive-enters-efficiency-trials/)推向市场,不过在此之前却花了7年做一些背景研究,似乎错过了商机。Oxonica的下场烧好,被牛津的Energenics公司合并。至少商业化了上述两款产品,氧化铈添加剂现在被巴士公司Stagecoach使用。总之纳米科技创业公司要想取得巨大成就着实要各个方面做到最好(请看牛津已经死亡的创业公司名单http://www.osem.ox.ac.uk/portfolio/exited-companies.html)。

最后放一些彩蛋(雷),报告人A提到了13年中国学者用AFM得到氢键的Science文章,(扩展阅读Pubpeer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345962A4190EDDB394CDEFB056026E;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52441)。报告人B介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上世纪的工作),抱怨到现在什么石墨烯碳纳米管基的生物传感器现在每年发那么多文章,然并卵。后面一些做石墨烯的报告人估计是一脸黑线的上去报告吧。报告人C总结欧洲在纳米科技上个工作,认为欧洲还是会引领潮流的,而不是亚洲,在台下我也是一脸囧。场外趣事是当天晚上,我依次喝了威士忌、Guinness啤酒、红酒,同组的德国小伙煞有介事的用他那套“酒水应该从高到低的顺序饮用:的理论警告说你完了。其实我只是想反驳我的爱尔兰老板那套“亚洲人比较缺alcoholdehydrogenase”的理论。我说你们爱尔兰人钟爱的威士忌酒精含量跟普通的中国白酒差不多少,何况我是个勇猛的山东汉子。嘴上虽硬,却是微醺的,晚上睡得特别香(说明不上头啊)。再有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我经常去上厕所的那个楼上的一个博士生,才发现他是做提纯、修饰酶的,正好为我所用来做电化学,原来我守着一大宝藏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3831-930224.html

上一篇:Beer & Science
下一篇:2016年度爱尔兰IRC研究生奖学金开始申请
收藏 IP: 193.1.100.*| 热度|

5 黄永义 科学出版社 石磊 shenlu sunnyzhu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