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古墓丽影(隐性科普) 精选

已有 9630 次阅读 2013-5-10 22: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古墓丽影

 古墓丽影

曾泳春

 

    纺织,包括纺纱和织布,是最具人间烟火的专业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回溯到远古时代,看看人们是如何穿衣的。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到底是先有纺纱还是先有织布?

    在现代纺织中,先是纺纱,将纤维纺成纱线;然后织布,将纱线织成织物。而我为什么会怀疑古人是先掌握了织布技术,然后才学会纺纱的呢?这是因为织布的原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就是将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想象一下地球的经线和纬线)交错交织而成织物。只要有天然的可以作为纱线的东西,古时候的人们就可以用来织布,然后制作成衣服穿在身上。这里就需要定义一下纱线了:纱线是由纤维组成的连续或具有足够长度的纤维集合体。自然界中的纤维,如棉、毛、麻等,它们只具有比较短的特定长度,如棉纤维只有30mm,毛纤维40-60mm,而较长的麻纤维,也低于100mm。所以,它们都不能直接用于织造。但是自然又馈赠给我们一种珍宝,那就是蚕丝。蚕丝具有上千米的长度,正是一种天然的纱线,我们称其为长丝(filament)。问题有解了,古时候的人们最先掌握的可能是丝织技术,用蚕丝织成布做成衣服。照此推理,古人普遍是穿丝绸的。但为什么又说丝绸只是富贵人家穿的呢?

    上周末,科学网有个在杭州读研的匿名游客,在苏堤上认出了我。他(她)在我的博文后留言说,因为我在Spain Step 上的那幅照片,他(她)认出了我。我的确喜欢去苏堤漫步,但那天我其实是去了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杭州丝绸博物馆。强力推荐大家去这个博物馆参观,因为你们可以在那里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华美丝绸,不是仿制品,而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真品。丝绸的博大精深,它所包含的科技、艺术、历史和政治,不是几篇博文可以说完的。而更让现代人无法接受的是,不少古代的丝绸织物,至今我们还无法将其还原,也就是说,它们的织造技艺已经失传了。比如一种称为“罗”的织物(即绫罗绸缎中的罗),包含了一种绞经的技艺,至今我们设计不出机器来完成这种组织结构。真的不可思议,在人们已经能设计出载人飞船上天的时代,人们无法破解绞经这种古代工匠的技艺。

    博物馆里有个研究丝绸的美丽女人,用温柔似水的声音给我们讲解那一件件古老的丝绸,恍惚间,我怀疑是不是所有研究丝绸的女人,都可以如她这般精致而温婉?她在丝绸博物馆已经工作了20年,原来是学生物的,因为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她可以很专业地研究丝绸。她是一个古墓丽影,哪里的古墓里发现有丝绸,她就飘过去,欣喜地把这些出土的丝绸运回博物馆。她说最痛心的是眼睁睁看着许多华美的古代丝绸,在刚露出古墓时还是鲜亮华美,而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是因为,这些丝绸经过上千年的时间,组成的氨基酸已经降到极低,一暴露在水和空气中,立刻就降解了。所以,我们为了看一眼她的前世,就毁了她的今生。而如果我们不看,怎会知道古代丝绸的华美?如何才能保住它们古老而美丽的容颜,这样的科学研究非常有意义。因为,当科学一往无前地往前赶时,我们实际上错过了许多先人创造的智慧。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无可救药的恋旧。

    回到主题,根据我前面的推论,古人先掌握了丝织技术,后才有纺纱技术,因而最早的古人都穿丝绸。但我显然错了,古时候,丝绸的确是富人穿的,而大多数穷人穿“葛”,这是类似于麻的一类植物,纤维可以直接织成葛布。而更远古的时候,人们早就学会了取自然界中比较长的纤维,搓捻成长的类似于绳的须条,然后编结成布穿在身上。这就是最原始的纺织了。而搓捻是将短的离散的纤维集合在一起,并使其有一定的强力,这就是纺纱的基本原理。如此看来,还是先有纺纱,后有织布。

    但是,我的认识也不是完全错误的,远古时候人们用于穿着的植物性纤维,是一类较长的麻类纤维,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将更短的纤维纺成纱的能力。而直到约1245-1330年,黄道婆的横空出世,才推广了将很短的棉纤维(约25mm)纺成纱的棉纺技术,从此,纺织业蓬勃发展。虽然考古发现纺纱的证据在20,000年前,但搓捻成绳这样的纺纱方法与后来发展起来的棉纺纱方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织造的证据在5000年前被发现,但是5000年前的织造相比于后来发展起来的织造技术,并无太大的差别,甚至有些古代的织造方法至今无法复原。从这点看来,织造技术还是先于纺纱技术的,而这要归功于蚕丝。

陈奕迅,《红玫瑰》。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688664.html

上一篇:一切美好的颓废和痛苦的真理她都想拥有
下一篇:美食家(10)——杂吃
收藏 IP: 116.246.2.*| 热度|

40 戴德昌 陈学雷 李学宽 肖海 刘艳红 吕喆 吴飞鹏 应行仁 陈国文 赵斌 徐大彬 曹建军 陈钢 陆俊茜 张玉秀 朱云云 武夷山 韦玉程 李土荣 邝志和 逄焕东 罗帆 邢志忠 李东风 陆雅莉 庄世宇 王晓明 王春艳 徐晓 crossludo anran123 redastro fishman936 biofans clp286 mathqa jlx1969 zzjtcm aliala yangfu660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