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学林往事》中,看到来新夏先生回忆当年陈垣先生让学生写短文章的旧事。来新夏先生写道,陈垣先生布置作业时,每人发一张红格作文纸,多写了不成。来新夏先生说,有一次,他耍小聪明,“在一行格内写成双行小楷,结果被发回重作。”陈垣先生说,会写短文,才能放开写大文章。我看后有些感慨。
上小学的时候,我写作文有两个特点。第一不会写长,第二不善于用“华丽词藻”,惹老师讨厌。现在想来,小学语文老师和陈先生的教学理念,真有天壤之别。数十年的写作经验告诉我,能写好短文章,就能写好长文。如果写不好短文章,写长文章时容易出各种毛病。文章能在不长的篇幅内把话讲清楚,说明你对所表达的内容掌握得好,驾驭语言的能力比较强。我早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是数千字,最长就是万把,以后也大致如此。写清华简与中国早期小说的一篇文章超过两万字,盖内容丰富,实际是一本书的内涵。
现在的刊物,印得越来越厚,上面的文章越来越长。有一个知名刊物,厚厚的一本,每期只有十二、三篇文章。每篇至少一两万字,甚至多达三四万,个别文章还更长。这个刊物早年多刊精彩短论,现在不见了。据说发长文章有利于刊物的评价,就是转载率高低之类。因为每期载十篇文章,三篇就是30%的转载率,如果刊发二十篇,四篇的转载率只有20%啊。计算下来,哪个合适?也许有人说,文章多了不是转载数量也会相应上升吗?知道规则的人,不会这样想。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说是美国的科技达人马斯克批评中国科技工作者把精力都用在搞关系上了。这话也许带有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事实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现实中确实有马氏所言的现象存在。刊物发表论文的篇幅其实也是类似的。文章篇幅长短的优劣不可一概而论,但如果成为一个风气,则值得担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