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 第3期:
学术沙龙
关于科学家的国籍问题
张奠宙[①]
按照《辞海》的惯例,只有过世的人物才能作为条目。数学大师陈省身于2004年12月3日遽然去世。以陈省身先生的巨大贡献,当然应该立刻作为辞条收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尚斌编辑约我撰写。他告诉我,辞条的开头应该是:“陈省身,美籍华裔数学家”。
对陈省身先生这样的“概括”, 我觉得实在不能反映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无法表达他对中国数学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丘成桐教授曾评价说:“陈先生是第一个占领近代科学重要位置的中国人,比杨振宁他们要早。”[②]
称一位人士为“华裔”,通常是指一个祖籍中国,但出生、受教育、事业都在外国的华人,即只表明他与中华民族的血统关系。陈省身先生出生于中国、成长于中国、服务于中国, 在34岁时以中国学者身份为大范围微分几何做出奠基性工作, 晚年又对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他于1964年加入了美国籍,怎一个“华裔”的身份就能概括了呢?然而,唐编辑告诉我,这是常规的提法。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曾经是中国国籍、为中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后来因各种原因加入外国国籍的学者?
曾在报刊上读到这样的疑问:“谁将是中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 言下之意,中国人还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是,你如果去查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正式名录,你会发现杨振宁、李政道都是获奖的中国人,因为他们当时持有中华民国的护照。所以在诺贝尔奖的正式网站上,杨振宁、李政道照片的“国籍”栏中清楚地记载着“China”[③]。即使在新出版的诺贝尔奖获奖人名录上,仍然是这样的记载,并不因为后来获奖人的国籍改变而改变。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永远属于中国,应该仍然是中国科学家。
笔者认为,国籍是重要的,但是不必看得过分沉重。写陈省身的辞条,为什么首先要把“美籍”点出来呢?
中国史学界和出版界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都特别重视被介绍者的国籍。国籍似乎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加入外国国籍几近“背叛”。一个中国科学家,不管他的实际情形如何,一旦加入外国国籍,意味着他以前和中国的联系完全切断,他以前为中国争得的荣誉变得和中国无关,属于外国。依此逻辑,以后写20世纪世界科学史,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功绩都必须写入“美国”的部分,不能写在有关中国的章节里,他们不过只是华裔而已。
一个人的身份,以他最后选择的国籍为依归,也不尽合理。一个特殊的例子是李远哲。他出生于台湾。当1986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候,他已经加入美国籍,因此在获奖者名录中注明国籍是美国,所以不能说这是中国人获得的荣誉。 后来,李远哲要回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按照规定,必须放弃美国国籍。那么,现在李远哲是中国国籍了,我们是否要说李远哲是作为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甚至是中国的第一人了呢?显然不能。
确实,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转换国籍不能草率从事。许多中国科学家在加入美国籍的时候,思想上确实有过痛苦的抉择。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演讲辞中曾经吐露了内心的斗争[④]。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都是在1950年代以中国人的身份获得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之后,才在1960年代相继加入美国国籍的。以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中美关系来说,这本来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认真地说,国籍是一个法律上的选择。一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他依然可以有中国心,为祖国服务。如果允许有双重国籍,那么在法律上他同是两个国家的公民。如果不允许持有双重国籍,如果过去为中国做出贡献,今后继续为祖国服务的话,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继续承认他的中国身份。
由于世界的交流在扩大,人员的流动在增加,国籍的变换在世界上早就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大批走出国门,类似的问题也将会大量出现。
这里,我们看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的经历。他是犹太人,出生于德国,读到中学后转到意大利,后在瑞士读大学,毕业后在那里做职员,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01年获准为瑞士国籍。1914年应聘回到柏林大学任教授,发表广义相对论,一直到1933年因纳粹的迫害被迫去美国,前后在德国工作了18年。去美国后,于1940年加入美国籍,但保留了瑞士籍,直到1955年去世。此外,以色列建国后,曾有意请他担任第二任总统。像这样的经历,怎样来定他的国籍?按照中国的某些标准,会说爱因斯坦是“瑞士-美国德裔犹太科学家”了。事实正是如此。在新浪科技网站[⑤]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介绍: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如果对照爱因斯坦的经历,就知道这样的概括是很不确切的。西方的辞书,通常只给出生日期和出生地,以及去世的时间和地点。至于它的国籍如何,可以在文中说明,却不在辞条的开头下结论。例如在著名的《科学家词典》中爱因斯坦辞条下,只有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1955年卒于美国普林斯顿[⑥]。
但是,由于“国籍决定一切”的缘故,中国辞书的习惯是:在每一个科学家辞条的名字之后,立刻下一个有关国籍的结论,标明是“´国´´家”。
《辞海》是这样,中国大百科全书也是这样。凡是能够说明国籍的科学家,一定首先点明国籍。例如在《数学卷》中,大数学家“希尔伯特”辞条解释的第一句话就是“德国数学家”。同样,华罗庚条目也首先写:“中国数学家”。不过,大百科全书在有些情况下则注意回避国籍问题。吴文俊先生撰写的“陈省身”辞条中,第一句话只是“现代数学家”,没有说国籍。在提到出生于匈牙利并在匈牙利受教育的冯·诺依曼时,首句只是“著名数学家”, 也回避了他的美国国籍问题。这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至少比“美籍华裔数学家”要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深入思考一下,是否还有改进的可能呢?
华裔学者,通常是出生在外国,只是祖籍为中国,有中国血统。华人学者,是指出生在中国,曾经有过中国国籍,但后来在国外受教育,以外国国籍取得学术成就。如果一个学者虽然加入了外国国籍,但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以第二项最为关键):(1)出生和成长在中国;(2)以中国人的身份获得重要科学成就;(3)把中国作为祖国,为祖国服务;我们何不称其为“中国-某国科学家”?
再回到陈省身的条目。如果不采取回避政策,我们是否可以写:“陈省身,中国-美国数学家。1911年出生于中国嘉兴。1964年加入美国籍,2000年回国定居”。
杨振宁说过:“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⑦]。 同样, 陈省身也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外国人能够做到的, 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⑧]我们依然可以听到那颗跳动着的中国心。
总之,在对待“国籍问题”上,对于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士,我们似乎应该区别对待,以更加开放、更加宽容的态度加以认识和处理。
[①] 作者简介:张奠宙,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②] 丘成桐的谈话,见《南方周末》 2004年12月10日报道。
[③] 见:http://www.nobelprize.org/physics
[④] 见:《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⑤] 见:http://www.sina.com.cn
[⑥] 见:Concise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1.
[⑦] 见:《杨振宁文集》(扉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⑧] 张奠宙等,《陈省身传》(第36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