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教师节,祝敬爱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什么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呢?或许就是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学生?
世态万千,老师的个性有千万种,学生的个性也有千万种。不同个性的老师可能喜欢不同个性的学生,出生并执教于西北地区,颇具男人气概的一位老师言及,希望男学生具备男子汉气概,女学生具备独立性。作为女性的笔者作却不曾对学生有过类似的要求。笔者不希望谈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个性的匹配,而是希望表达具备何种学习习惯的学生令老师喜欢。
一法通,万法通。做研究的学生不仅需要带着问题主动地学习,还要打下坚实基础、掌握关键的研究方法、善于吸取课堂中所学的精华,方能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万法通。
学生不应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应是带着问题主动地学习。石玲同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最初阶段,她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学习。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她发现盲目地记下所有的知识点的方法收效甚微,于是便搁置了对该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直到修读了相关课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该统计分析方法功能如此强大。后来她的导师把一项需要用到该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选题交给她时,她没有像起初学习研究方法那样从头开始,而是先理清了研究中的主要目标及需要的具体方法,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功能。
采取问题驱动式学习的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掌握“怎么做”,还要能够知其所以然——明白“为什么”。知其然类似一个自动开关的恒温器,一旦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即自动打开。多数学生通常在知其然学习环节大放光彩。毕竟,获得学位、专攻特定的知识领域并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是他们的优势。这些学生几乎总是诸事顺利,很少经历失败。因为很少体验失败,所以,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成长。
如果一个恒温器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开关温度被设置为20摄氏度”,并能够尝试寻找性价比更合理的温度设置,这种模式就是知其所以然。叶勋垒同学深有感触地言及,成功的一种表现就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依笔者理解,当叶勋垒同学在经历一连串失败之后,他开启知其所以然模式, 学习、调整他正在使用的、指导其行为的思维模式,从而从一连串的失败走向真正的成功。
想成为一名学者的学生需要能够写学术论文,就得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一种思维逻辑方式。要深入了解某一个研究方法,可能需要去了解一些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唐讴老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通过修读了一门经济学历史课程,帮助自己更客观地了解各个学派以及当时存在争议的研究选题,也就明白了该研究方法的发展背景和相关特性。
再进一步说,研究方法是一种哲学思想。陈剑老师言及,中国的哲学家做的是朴素哲学,归属于思想家;西方的哲学家做的是科技哲学,他们首先是研究者,譬如亚理斯多德。多数时候,用朴素哲学就可以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缺乏科技味道的哲学思想足够应对多数情景,这或许是中国的科研水平整体略逊色与西方的原因之一吧。因而,依笔者的理解,学生若能够加强自我在科技哲学方面的训练,或从本根上能够提升自我的学术素养。
学生修读研究方法课程能领略到老师授课过程中授人以渔的要点。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研究方法,而且还能立刻上手做研究。宋京生老师回忆道,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在修读导师所开设的研究方法课程时完成的。龙小洋老师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的雏形,是她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生学位期间,在修读一门研究方法课程时提交的期末课程作业。
想成为一名学者的学生需要能够写学术论文,还得了解相关的研究技术。
技术方法于学者类似于演奏技巧于音乐家。音乐家在从事音乐活动时必须有一种方法或技巧,弹钢琴时这种方法就是井然有序地使用琴键。这种井然有序的秩序感,并不是在弹钢琴之前就已在音乐家的双手和头脑中存在的东西。
技术方法不同于演奏技巧可能在于,演奏技巧是为了实现演奏某一个乐器的单一目的而需要练就的,而技术方法是为了能够解决无穷无尽的问题而归纳总结出的工具。无论何种研究方法,归根结底是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就是说,通过了解这些方法,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想问题,知道可以忽略一些因素,关注另外一些因素。
学生通过修读本领域的基础技术专业课程可以领略学术大家的思维习惯。杨振宁老师回忆道,他在大学期间修读的量子力学是王竹溪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王竹溪老师教得非常全面,而且也非常有深度。他到了芝加哥大学,一位学术大家开的一门课也是量子力学,杨振宁老师又去重选了。这位学术大家非常忙,所以通常不备课,讲课的过程有时就会误入歧途,杨振宁老师那时对量子力学已经有相当多的认识,所以杨振宁老师发现,这位学术大家出错的时候,总是会想法弥补,当学术大家想法弥补时,思维就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探索到底是什么地方走错了?那么,在这关口,就可以看出学术大家在物理学上的思维特点:哪些是学术大家心里觉得值得注意的地方,哪些只是雕虫小技,是不重要的。通过这点杨振宁老师学到了学术大家对物理学的价值观念。
在校读到此时,张任宇老师追问如果授课老师不是学术大家,怎么办呢?依笔者想法,修读学术大家的课程可遇不可求,若是非学术大家授课,学生也可以学到所在研究领域的一些已有知识,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领悟力,多是要靠自己了。
研究方法课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授课老师是否认真备课,更是取决于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情况。令老师喜欢的学生会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发表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看法。笔者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期间,看到运作管理系与营销系的博士们奋力工作:博士二年级的李豫博士生在每次上完董灵秀老师的研究方法课程之后,都围着老师,久久不肯离开,主动与老师讨论着一个个潜在的研究选题;马上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博士三年级的许发胜博士,更是全情地投入到论文和研究选题的准备过程中,研究过程中的草稿从桌面铺到了脚下。
颇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对课程考核要求敷衍了事。一位朋友曾经叹息到,他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每双周提交一次课程作业,并且每次的作业内容,都需要在上课前提交,做作业相当于课前预习,需要时间。而同学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他们需要准备英文考试为出国做准备,要为曾经不及格的课程准备补考,还要重修曾经的低分课程。总之,他们非常忙,忙得没有时间认真地去品味知识的魅力,忙得人生很焦虑。有位同学更是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从美国宪法修正案谈起,引申到作业量过多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事业发展;更是惊动了一些家长,家长向学院委婉地表达学生学业压力过大。最后,面对学校定位“学生的诉求总是第一位”的不变原则,作业量不得不一减再减。
学生要求减作业的事情,对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学院,或许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朵浪花会消散在茫茫大海中。于是,因循旧历,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了。
无独有偶,笔者的另一位朋友也有类似经历,刚回国工作,第一次上课时,把在美国的老师12周的课程内容放在中国的16周的教学计划中,第一次上完后,学生反映:课堂作业太多,课程知识点太多。在中外高校中,学生的心态不同。在外国高校中,学生在12周的时间内,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会拼命地学,而在假期,则是拼命地玩。在中国高校中,刚刚从高考走过来的学生,无论是从主观意识还是客观精神状态,都倾向于把大学视为放松的场所;并且,在16周的学习过程中,各类社团活动让他们分心,以至于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在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明确课程要求,管理好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期望,及适当调低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期望,让这两个期望在同一条线上,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借助笔记自我反思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记录可以帮助现在的自己回望过去的自己,从而发现自我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课前,预习课程内容;课中,加入自己思考做笔记;课后,根据老师要求完成课程作业以消化课堂知识。这些做法保证了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若是再拥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恐怕不得老师欢心都难了。
老师们辛苦了!节日快乐!
本文摘编自李娟著《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一书,有删改。
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
李娟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ISBN 978-7-03-055928-9
责任编辑:朱丽娜 高丽丽
《学术的阶梯:师生相处之道与学术研究入门》以诚朴的笔触勾勒出学者创造研究成果的漫长艰辛却又沉迷其中自得其乐的过程。本书适合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在读学生、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对相关问题感兴趣且善于思考的人士阅读。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