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十八路人与传统文化

已有 2738 次阅读 2011-10-21 17: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 传统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那十八分之一。当然,仅仅是可能,多说无益。

那 18个人,之所以飘过,可能各有各的原因,但有一个可能是共同的,就是怕惹麻烦。怕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好的成分还是不好的成分,这样的成分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仅仅是特别情况下的偶然(譬如瘟疫战争),发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足为奇,但如果此类事件屡屡发生,就不能否认它是文化常态的一部分了。

一说到传统文化,不少人立即想到辉煌灿烂的那部分,如果不好的成分说多了,立即就有不少人反感,说你数典忘祖,而忘记祖宗,说祖宗的坏话,无疑是以祖先崇拜为特色的文化中最可耻的行径之一。他会反驳说,目前的现实,仅仅代表目前,不管是物欲横流世风日下,都不能无限上溯到祖宗那里,更不能因此怀疑中华民族的 “浩然正气”。

文化的遗传虽然不像生物生物遗传那样严格那样准确,但一个民族的普遍心理总是与历史有关。鲁迅笔下的冷漠,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一个庞大的国家,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能发生“十年内乱”,这十年,有多少冷漠的故事,谁也说不清。彭德怀的故事,也是冷漠的一个缩影。当时的高层也有人做过类似的调查,也想提类似的建议。当彭德怀小心翼翼地以书信的形式提交领导,当领导把这封信展示出来,那些人立刻明白怎么回事:就让彭德怀一个人倒霉吧。此时,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利益,人民的生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哲保身,不惹麻烦。

官场惹了麻烦,后果可能很严重,平民做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会惹什么麻烦?跌倒老人事件就是一例(当然不只一例)。放赖是刁民行径,怕别人放赖,就是刁民意识 --普遍的刁民意识,这个意识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人都可能是无赖。与此类似的,见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等。再延伸的高尚一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打死自家的孩子,那不关我的事,只要你不犯我。这种原始的动物性逻辑,所谓的tit for tat,依然被许多人认为是高尚的、正义的。

放赖的事可能很多,小孩子尤其如此。自己跌了一跤,只要大人来拍打一下地面或周围的障碍物,“拍死你,让你摔了我的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平衡了,不哭了。这样的阿Q精神,不是鲁迅发明的,是普遍的文化现象--幼体文化。自己被撞倒或受到别的伤害,随便抓一个不相干的人当替死鬼,就觉得心理平衡了。如果一个民族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不管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多少发明,其文化依然是很幼稚的。

三个人比谁更有钱
第一个人说:我家佣人都开宝马。
第二个说:这算啥,宝马在我家只能当做垃圾车。
第三个很淡定的说:这还叫有钱?我天天在马路边扶摔倒的老人。前两人齐声说:还是你有钱!!

这样的笑话,可能是中国特色的笑话。

==============
写这短文,不是要指责谁,仅仅是从文化进化的角度分析问题:怕吃亏、怕惹麻烦,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99501.html

上一篇:活着
下一篇:骗子综合症
收藏 IP: 119.167.110.*| 热度|

7 李永丹 郭桅 刘立 赵纪军 禹荣明 杨月琴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