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cyzm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cyzm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博文

天朝3: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精选

已有 29954 次阅读 2015-9-28 12:2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天朝学术圈那些事

蔡宁在大作《忽然发现学术界像江湖》里提到学术圈和江湖的相像之处。吕喆则在博文后补充道“(学术届的)武林秘籍(指的是)文献数据库”。

果然,文献里记载了无尽的武功绝学,高精尖的技术会一项就可以自立;如果都学好了自然无敌于天下。可惜的是,时间有限,浩如烟海的秘籍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要应付这矛盾就需要“秘籍的秘籍”或者说“内功心法”。内功心法不直接讨论招式;但是,只要学好了内功心法,练功就事半功倍,练一年顶别人十年;或者能练到别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层次。

学术圈的内功心法其实不难找,各个杂志有事没事都会登两篇,比如《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刚登的《Ten Simple Rules to Win a Nobel Prize》和《Ten Simple Rules for Finishing Your PhD》。该杂志的《Ten Simple Rules》系列专门刊登心法,虽然免费,但读读应该还是有不少好处。

不过,公开的内功心法都有一个弊病。由于发表的压力和政治正确的要求,公开的内功心法都追求高大上,缺少对黑暗的描述。(“懂阳谋,不懂阴谋”)。在公开发表的内功心法里常常能见到类似这样的桥段:“它强由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明月照大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大气磅礴,可是如果你想靠这几句口诀和武林高手对战,一定会死翘翘。比较合理的战术其实是高叫一声英雄饶命,然后转身就跑。就像小弟当年被流氓围殴时使用的脱身战术一样。

在能见得光的高大上的内功心法之外,其实还有一组黑暗系列。精通这套心法的人其实不少,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各门各派的大宗师。黑暗系列一般不适合公开发表,所以只是在网络深处流传。在外泄的不同版本的黑暗心法当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大宗师蒲慕明先生的《给本组所有成员的一封邮件》,施一公也多次公开支持此信的内容。原信是英文版读起来可能稍微费点劲,但这封信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所有年轻人认真研读。窃以为,考虑到今日的科研其实都是体力劳动(大脑进行的体力劳动),所谓“创造力”的瓶颈其实是大脑的"体力",如果能切实的执行蒲慕明先生的要求,智商正常的年轻人在科研上不出成绩是不可能的。类似蒲慕明先生的信,科学网上前段时间也有王云才老师的精选博文《青椒科研行为八戒》。以我非常有限的科研经历来看,这博文说的也非常到位。不过后者更具有天朝特色(比如擅长数数),也更适合大boss。

其实,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黑暗版的内功心法背后其实就是两个字——“舍”和“得”。舍掉所有与科研无关的内容,在科研上自然能百战百胜。其精神与葵花宝典的“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暗合。现在才明白,年幼时觉得无比荒诞的一句话其实是现实世界的最好归纳。你想要什么就得拿另外一些东西去换;想要的东西越好,代价也就越高;想要成为武林盟主,也就要放弃所有的生活;于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牛人们在工作成功的同时,在生活上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前boss基本上每周六日都会来工作,从欧洲开会回来下午五点半到机场不回家先来实验室转一圈。不牺牲个人生活还想把科研弄好,难! (王方军评论说其实还有像九阳神功一样不需要自宫就能成功的高阶内功心法。确实,如果能在哈佛做科研,也许不宫都能做出最顶级的成果;可惜由于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注定只有少数人能接触到这类高阶心法。对多数人而言,“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依然是死结。)

相对于中国人,老外们更有底线。可能科研做的烂,照样有心情泡吧做yoga,比如,隔壁楼的英国人明确跟系主任说绝对不会加班。可能对老外来说,练不练成神功其实影响不大。日子照过妞照泡,既然如此,不宫也罢。又如在国外的徐磊(见博文《我放弃不能确保生活稳定的理想,选择能平衡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道路》)也是坚决不自宫。

不过,不宫也有不宫的难处。不自宫就没有绝世武功,没有绝世武功就拿不到教职拿不到tenure,生活照样受影响。PhD时的boss说起系里一个被开掉的助理教授,说他知道自己没拿到tenure的时候人当时就瘫了。适当程度的自宫有时是必要的。如果这个助理教授狠下心来自宫5年拿下tenure,然后停止自宫进入养老阶段补偿家人岂不皆大欢喜? 也同样是徐磊,如果破釜沉舟自宫3年拿个千青回国,到手100万,生活可能又不同了。

 

**

前两年我教过一门课,里面讲到一个很有趣的research ethics规则: 我们不允许通过牺牲1个生命来拯救1000个生命。(你没看错。用1个苹果换1000个苹果,所有人都承认你赚大了;可是通过牺牲1条人命来挽救另外1000条人命却违反了科研道德。非常有趣的逻辑;更有趣的是这条理论可以通过数学来证明)。从这个角度推导,我们也不应该牺牲自己热爱的东西去换取另外一些哪怕是自己更加热爱的东西; 自宫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个option。确实,英国人也是这样做的,周末不工作是底线。不过脱胎于英国的美国人又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论。美国的学术圈盛产工作狂,教授加班几乎是默认的。

宫还是不宫,这是一个问题。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追求所谓的“成功”;或者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太短,不明白的东西实在太多,最后就只有follow your heart一个选项了。)

我一直搞不清楚到底该如何要求学生们,所以一般都是告诉学生们宫和不宫的得与失,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学生们大都假装听明白了,然后还是浑浑噩噩的日子,同时觉得我这个老师有点神经质。

 

往日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469-924045.html

上一篇:青椒12:得失寸心知
下一篇:青椒13:坦然的做着不入流的科研?
收藏 IP: 180.208.58.*| 热度|

55 蔡小宁 杨正瓴 黄健 牛登科 田宝玉 蔡宁 田云川 罗民 戴德昌 王攀登 冯兆东 赵理 麻庭光 张卫 武夷山 王春艳 徐耀 李兆良 季丹 张波 褚昭明 曹贺贺 邵鹏 王启云 黄永义 李贵伟 曾新林 李永丹 王云才 姚伯元 李天成 徐志刚 高磊 白龙亮 胡小宁 薛宇 范毅方 张南希 邱敦莲 李孔斋 胡爱国 赵保明 文峰 韦玉程 赵凤光 陆绮 biofans yangb919 nasagsfc shenlu ncepuztf aliala taoshl yunmu ideal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