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l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rally

博文

大学“清考”何时休?

已有 7520 次阅读 2015-1-23 12:0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也许所谓的“985”研究型大学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其工作重心向科研转移多一点,但数量众多、招生总量占绝对优势的普通大学虽然也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任务,无疑仍应当将教学,即培养合格本科生当作重中之重。可现在多数这样的大学也明显地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不仅做科研项目的老师享受远超过专职教学教师的津补贴,本科生的教学也大多是嘴上喊重视,实则走过场。不仅课程能找到老师上就成,并不特别考虑老师的知识结构与科研经历是否很适合上好相应的课程,最可恶的是考试屡不及格的学生到了毕业前都有机会享受“清考”待遇。“清考”即走过场的补考,通常是在过往的试卷中抽出一份给学生做答补考,而这个试卷通常学生已经在过去的考试中做过了。

在大学没有扩招前,入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均能顺利毕业,这是所谓“严进宽出”的政策所致。当时的学生是百里挑一的高素质,绝大多数学生也珍惜上大学的机会,这一政策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资金,总体上具有性价比。可是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前大学升学率达到70~80%,也就是说基本上上过高中的学生均有机会上大学,而且大学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所谓“通才”教育了。“通才”是什么才?教育部的意思,应当就是万能型人才吧。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各工种不断专业化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万能型人才却反而在中国大行其道。扩招前的精英培养模式还算勉强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可扩招后的“通才”培养模式却培养出了太多的废才。扩招后新生质量如此低下,大学本科院校却不断增多,这使绝大多数普通大学的入校生素质已难以掌握严谨的科学理论,无法学会基本的逻辑思维,加上“宽进宽出”政策鼓励了学生的懒惰敷衍,使本应进行艰苦学生的大学阶段成了超级娱乐时期,学生除学到了吃喝玩乐的本事外,只拿到一纸文凭来证明他们曾到大学“潇洒走一回”。而这“宽进宽出”的政策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清考”制度。据说,“清考”并不是摆在台面上的制度,大学教育者,尤其是大学领导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道这样的制度确实难以摆上台面,所以只做不说。更有甚者,我们学校多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领导说本校一次毕业率在全省排名居后,希望老师们考试阅卷时少给不及格,以期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毕业。据说还有课程不及格率超过三分之一则要找老师约谈这一说话,是否属实未去细究。

学生都知道有“清考”,就算平时考试屡考屡挂,最终还有“清考”给他们放水,让他们顺利通过,那学生哪来的学习约束力?在这样一种厌学的大背景下,能有几个学生能自我约束去认真学习!

笔者拙见,大学扩招后所谓通才型教育模式及“宽进宽出”的教育政策,导致大学教育质量崩溃式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本人所执教的末流一本大学,教育质量已经到了不忍睁眼看的程度。笔者执教十年的一门课程,最开始上时的不及格率约为10%,可十年过去了,题目越出越易,教学内容越减越少,不及格率却稳步上升。本学期我采用了上课提问、考题主要考知识理解的方法,发现现在上课时真正在用心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考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就算按最宽松的方法评卷,考试最高分93分,最低分1分,十多二十分的大有人在。这说明仍有人听课和听懂课,但太多人根本不学。考完出结果后,很多学生打电话来质疑考试结果,我只好将参考答案发给他们来应付。大学教育质量如此低劣,大学教育资源培养出批量供应的废才,必然影响中国的整体职工素质和限制国家的长远发展,这是对国家民族的犯罪。可是对这一愈演愈烈之惨状,多数教师,尤其是政策制订者熟视无睹,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或者放低点说,职业道德从何谈起!

所幸大学毕业生数量众多,而低科技含量的中国制造需要的专业人才也数量有限,所以大学貌似勉强满足了社会需要。不过这没有人去做细致研究,而真正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多数也无心就此问题向社会发声,我们难知就里。但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即中国制造的低技术和低质量是否与低素质大学毕业生互为因果呢?作为理工科专业的教师,我因工作原因了解过一些企业,发现不少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办企业,专业人才奇缺,很多业内常识性的研发工作他们都做不了,也难怪他们生产不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如果中国真要实现产业模式的升级,必然需要大量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百年树人的重任,可谓任重道远。希望有关部门能有人警醒奋起,扭转高等教育滑坡的大趋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250-862041.html

上一篇:新能源车之争:纯电还是混电?
下一篇:必修课忘记开只是高校重研轻教的冰山一角
收藏 IP: 222.243.162.*| 热度|

10 林中祥 张骥 李宇斌 李明阳 陈冬生 陈建林 陈日祥 peosim xuqingzheng x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