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预报――最难是临震(一)
我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地震预报。1971年组建国家地震局,下设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专业研究机构。建设测震台、前兆观测站,进行重力、水准等流动观测和建立地震试验场,进行地震及地震预报研究。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就是这一系列努力的回报。
海城地震预报
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根据历史地震和地震活动的发展,确定辽宁沈阳一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1973-1974年,金县短水准、营口地倾斜及多个台站的水化出现异常和多次小震群活动。197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地震局“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发布了地震中期预报。到1974年下半年,海城及外围地区地下水及动物等宏观异常大量涌现。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1975年上半年,辽东半岛南端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发出了地震短期预报。但地震究竟何时发生,却难以确定。半年的时间跨度,如何预防?
丰富的直接的前震活动对海城7.3级地震发震地点和时间预报起了重要作用。
1975年2月1日,营口石硼峪地震台最先记录到一个小于1级的极微震;2日记录到7个1级小震;3日白天记录到2次,到18时后急剧增加至61次,最大震级为3.2级;接着地震数继续猛增,震中都在海城附近,到4日中午前,达到最高潮,最大震级为4.7级,到主震发生前共记录到前震527次。分析发现,震群的b值特别小(0.5-0.6),这一带的正常b值为0.9-1.0,震群具明显的前震特点。
这些小震集中分布在48°30'-42'N,122°44'-51'E之间,表明这一地区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震中区域。
根据这些较明确的认识,4日上午10时30分,辽宁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紧急电话通知,发布临震预报。4日过中午后不久,小震活动突然迅速下降。就像大战前的平静,预告大震即将来临。下午2时,在海城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具体的防震措施,动员群众搬到室外居住。
晚7时半,7.3级主震发生。准确而及时的预报挽救了数万生命。
松潘地震预报
1976年初全国年度地震会商会判定“1976年在川青甘交界地区,尤其松潘、茂汶一带可能发生6级或6级以上地震”。年度中期预报意见经国务院批准下发后,四川对该中期预报意见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措施加强该地区的地震监测和地震科普宣传。
1976年6月后,四川北部地下水、动物等宏观异常明显增加。四川省地震局会商形成了:“一、二个月内在四川北部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茂汶、北川至康定、泸定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短期预报意见。6月20日前后,地下水、动物宏观异常出现第一次高潮。听取地震局汇报后,四川省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防震抗震的紧急通知”,指出:“近一两个月内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阿坝、绵阳、雅安、成都、甘孜等地成立了防震抗震机构,应对强震来袭。
6月23日至28日国家地震局在成都召开“南北带中段近期地震趋势会商会”,13个单位73名专家参会。经过充分讨论,取得高度共识,一致认为:“近一两个月内,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可能发生6级或大于6级的地震”。确定了以捕捉临震前兆,争取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作出临震预报为中心的短期预报对策。为此,从国家地震局直属研究单位、兄弟省局、中科院几个研究所抽调了部分专家赶赴四川,增设流动测震台和多种前兆观测手段并协助开展工作。
短期预报发布后,地下水、动物宏观异常的数量反而减少了。与此同时,预报的发布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群众开始质问究竟有没有地震,什么时间地震。四川省和地震局面对了巨大压力。但根据地震活动和其它观测资料的分析,四川地震局认为应该坚持原预报意见并于7月26日向上级机构汇报,国家地震局根据震情分析,明确支持四川省地震局继续加强短临预报的震情跟踪。
8月初,地下水、动物宏观异常大量增加,数量显著超过以前的高潮。异常发生地沿龙门山断裂带向NE方向迁移。一些前兆观测资料出现突变,多个地磁台日变曲线出现明显畸变。根据这些情况,会商认为大震已经迫近,于8月2日向四川省报告:“8月13日、17日、22日前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茂汶、北川一带或康定、泸定一带可能发生6级或6级以上,甚至7级左右地震”的短临预报意见。
8月16日22时06分在松潘与平武之间发生了7.2级地震。8月22日05时49分和23日11时30分又发生6.7和7.2级两次强震。
由于震前作出了短期和临震预报,采取了防震措施,大大减少了人畜伤亡。这是一次对没有明显前震的强震比较成功的预报。但不可否认,在6月22日发出短期预报到8月16日7.2级强震发生,54天时间里,许多民众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正常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很大冲击。暴露了不能准确判断强震发震时刻,强震预报处于的两难局面。
海城和松潘地震预报,是我国地震工作者攀登地震预报科学险峰征程中跨出的两小步。但这些预报仍是以经验为主的预报。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地震科学家仍然没有掌握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及前兆表现的规律性、系统性的认识。尤其是没有掌握强震发生的确定性临震前兆。这种确定性临震前兆信号若被专门设计的科学仪器观测网络清晰地观测到,强震临震预报的大门就将被打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