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摒弃‘板块’说的理由(五)新一轮全球构造百家争鸣已拉开帷幕

已有 4698 次阅读 2010-2-13 09:57 |个人分类:大地构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球动力学, 百家争鸣, 膨胀说, 脉动说

〔按〕从 127日在科网博客上发出第一篇“摒弃‘板块’说的理由(一)”博文后,已过去了半个月。此期间网友们对这4篇博文的反映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讥笑嘲讽者。

莫顿给出科学的四条原则:非盈利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可怀疑性

武际可认为:现代科学方法就是思辨推理与观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为人类添加符合莫顿四条原则的知识,就是现代科学的全部。

简而言之,科学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对于认为“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基本框架不容置疑的”之类的非具体科学证据上不同意见的评论,我只是表示我赞同上述关于科学性质的论述并努力遵照这些原则行事,而不一一作答。

我在另一篇博文中谈到,地质大学有顺口溜:“小构造吵吵闹闹,大构造胡说八道”。青年大学生“童言无忌”,反映的是从一、二年级学习逻辑性甚强的理化基础科转到学习地质专业课时,学生对两种学科差异的感受。

相对于理化课,大地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地球科学实在还是年轻的、尚未成熟的学科。只要想到现在的主流学说,竟然连运动的动力来源到现在都没有搞清,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它提出更多的质疑吗?下面请看第五篇的内容。

 

1) 摒弃‘板块’说的深层次理由

板块构造学说在海底扩张,消减、碰撞作用,地幔对流驱动,板块运动机制等方面遇到困难;应用于大陆,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挑战。板块构造的驱动力仍然是个疑谜。“只要驱动力问题不解决,那么它仍然只是一种在继续思考和探索的假说(陈道汉,‘现代行星物理学’,1988)”。

虽说板块假说一提出就遭到反对,然而,反对归反对,只要反对者提不出更有生命力的可替代板块说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的拥护者就会说,板块构造虽然有它的问题,但在所有大地构造学说中还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它。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当前只是由于缺乏可行的、有竞争力的全球构造新假说,使得板块说逃避了通常科学发展中批评性的比较。地球科学当前迫切需要与板块假说竞争的新全球构造假说,供科学家和研究者们比较和验证。

地球科学迫切需要能与板块假说竞争的新全球构造假说,还在于板块假说理论体系存在若干根本性缺陷:

1) 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说的理论框架中不包含大陆和海洋发生、维持及发展的内容。

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说中,海洋和陆地这些实体一开始就已存在。理论只是描述陆块的分裂及海、陆位置的变迁,并未像物种起源太阳系起源理论那样,向人们描述大陆和海洋实体从无到有的生成、发展及演化。

一个不能说明海陆起源的地学理论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2无视地球自转在地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地震学的一个重要事实是:纬度高于73度的两极地区地震活动极其微弱。位于地球自转轴两端点的极区无地震揭示了地球自转在地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地球自转的作用在板块说中并没有得到反映,两极地区为何缺少地震也一直令板块说困惑。自转是地球的重要属性,一个没有地球自转地位的全球构造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

3没有反映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陆壳经受强烈的削平风化外动力地质作用;洋壳受到海水的保护,经受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小得多。与此相应,陆壳的构造变形剧烈;洋壳构造变形微弱。这样明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板块说中全无反映。

4)最致命的是与地质实践事实不符。

 

2) 新一轮全球构造百家争鸣已拉开帷幕

事实上,各种新理论思考正在各国科学家头脑中形成。新一轮有关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理论研究的百家争鸣事实上已经拉开帷幕。

“地质科学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的转折时期。一些国家已开始立足大陆地质和造山带研究,瞄准创立诸如行星地球统一理论、超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理论部署前沿研究。虽然这些理论还未建立起来。”(肖庆辉,1992

1992年,板块说的主要反对者之一,Meyerhoff及其合作者提出了“全球构造的新概念-颤动构造假说”。

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专门设立了“板块构造理论之外的构造理论”专题。会上提出了一批全球构造新假说。

新地球膨胀说、脉动说(膨胀-收缩交替)重新活跃起来所提出的地球膨胀形式也多式多样。

蒋志等(1981Milanovsky1996)提出脉动膨胀说;王鸿祯等(1995)提出非对称膨胀说;朱林(1996)的整体膨胀,非均匀展开说;Lubimova1967的小幅度膨胀说;Owen等(1976)的大幅度膨胀说,等等。

新一轮地学革命正在孕育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294806.html

上一篇:摒弃‘板块’说的理由之(三)反对板块说的实证资料
下一篇:关于柯石英与大陆深俯冲问题的再讨论(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