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卦 醉 话: 静 闻 蛙 歌 喜 观 蛇 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丕鹏 云游天下觅蛇迹 风雨烟云听蛙鸣

博文

给我的学生说的几句心里话 精选

已有 6620 次阅读 2009-5-20 21:11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研究生, 人生

应小记者要求,我用了2个多小时草拟了就科研和当前就业形势的个人看法,供他们参考。由于没有经过仔细斟酌,错误难免,发在这里作为几句心里话给学生。

根据我的经验体会,我想对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个人感受和看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学习和科研上、或者说在对待任何事情上,只要是有益于社会的,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松松”的坚韧不拔、弃而不舍、坚持不懈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1992年我读博士期间,开始从事以爬行动物为主的脊椎动物胸腺微环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这在国际上从形态学方面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及学说尚属首次,可以说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的发现和原始创新性。2006年,国际著名比较免疫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生物学系比较神经免疫学实验室教授Edwin L. Cooper博士在述评性文章“Comparative Immunology”以neuroendocrine and immune characteristics in amphibians, reptiles and birds(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的特性)为标题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Cooper,2006. Intergrative Zoology, 1:32-43)。尽管毕业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进一步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当时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主要是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不得不暂时停止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特点和需要转入生物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细胞生物学专业招收研究生后,我们才再次恢复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进化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中,我们惊讶的发现近年来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也以鸡和其它脊椎动物为实验对象,开展着与我们上世纪90年代很类似的研究工作。对比国外的研究,我们的中断使得我们在本方向的研究上已经落后了,再不迎头赶上,那就是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失职。

因此,我想告诉研究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其实干什么事情都一样的,当然需要很多方面的优良素养、理念和作风,但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更要记住铁人王进喜那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要被困难吓倒,更不要怨天尤人,抱怨我们研究条件的不如意。其实,我们实验室现在的条件已经相当的好了,虽然还达不到一流,但基本可以满足我们现在的研究。更要明白世界是在变化的,我们的条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只有用知识武装好我们的头脑,时刻准备着,我们就会有较好的作为。

我们现在开展与国家蛇类养殖试点有关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生在实验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相信在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些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的价值的基础上,只要认准方向而咬定这个青山不放松,我们会成功的!

从实际出发,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

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但应用研究更具有现实性,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我们掌握了关于自然和人的知识,发展了科学技术,我们才会有力量、有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疾病防控与治疗等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才能够让明天更美好,天更蓝水更清。因此,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身在其中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走好学、研、产这条新路,将理论知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挂钩,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我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是动物学,但研究方向是细胞生物学和比较组织学,主要是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工作。1986年,硕士毕业后我回到了母校工作,那个时候大家多忙于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在一些教研室还刚刚开始。我所在的教研室没有条件和经费供我继续硕士期间的龟鳖类血液发生的研究,我就从实际出发,利用我们系生化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材料,和另一个老师合作开展了中国大鲵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以此为起点,结合实验标本的野外采集工作,自己先后深入秦岭深山,对秦岭雨蛙、隆肛蛙蝌蚪的发育以及山溪鲵等进行研究;结合动物学野外实习特点,对秦岭部分野生鸟的血液进行研究(那个时候,野外实习是可以打鸟的),对秦岭的蛇类和蜥蜴进行采集和观察。同时,配合陕西省宁东林业局的产业转型需要,带领林业局科研同志先后赴四川、安徽、上海等地调研蛇类养殖情况。这些工作都为我后来博士毕业后再次转向野外工作打下了基础。

博士毕业后,1996年我调入烟台师范学院工作,从教学上正式接触动物学。尽管当时的学校领导很重视我的实验室建设,但要继续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研究,尤其是分子水平的研究,则条件尚不具备。加上当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正处于发展中,国内相对比较落后,不像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完全与国际接轨了,国外有的硬件条件和试剂盒等,只要有经费,都可以从国内很多代理公司购买到。因此,我结合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了两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首先是结合带领学生野外实习,对昆嵛山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在科学上发现并描述了昆嵛林蛙这个生物学新物种。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林蛙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工作。这方面我们先后于2004年和2008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次,就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改革的需要,我率先开展了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在生物学教育中的应用和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动物生物学试点课的建设等教学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普通高校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等等。

2004年我从美国回国后,在我国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的引荐下,被我们学校作为学术带头人引进到沈阳,负责动物学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组的筹建工作,因此我在科研定向定位上也就理所应当的与这些具体实际情况相适应。尽管我和陆老师在美国主要从事的是分子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但面对以动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为特色的新学科环境,我们再次将研究重点转入以野外工作为主的宏观研究方面,并定位为走出渤海湾面向全中国,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现在我们开展着中国生物多样性重点地区特有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蛇类人工驯养繁育的生物学基础、我国林蛙和趾沟蛙的分类和系统学、环渤海区域两栖动物种群监测等研究工作,肩负着国家林业局蛇养殖试点工作的监控和指导,组织开展我国两栖爬行动物保护行动方案和计划,目前正在主持筹建以养殖为主的爬行动物专业委员会。根据学校领导指示,我还参与了我校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指导研究生从进化和生态的角度探讨古生和现生蜥蜴的研究。这些工作能顺利的展开,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和我们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赵院士等前辈的指导。

这样的研究转型,可能在学术上对我个人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觉得能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很有价值的。 

急流勇进

我是鼓励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完成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使自己拥有更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更高更强的工作能力。

从我的简历中可以看到,尽管我完成了这些教育,但我总觉得我没有急流勇进,而是走了不少弯路,其间也由于个人性情而做出了“大起大落”的选择。因此,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们,一定要相信知识的力量,一定要抓紧时机,坚持不懈地勇往直前,本科毕业时直接考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直接考博士研究生。有这样的想法也会激励和鞭策你们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勇于实践。

其次,就是要在做事上也要做到急流勇进,而不能徘徊和退缩。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这样才会有较好的发展和作为。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个人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不断扩招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时面对相对较少的理想岗位,肯定会出现很严峻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就业认识问题。

    首先,我觉得应该改变就业认识。今日本科生、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亦非昨日,那么就业观也要改变。应该扩大视野,走出传统的、固有的对职业类别的选择,在各行各业中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和个人能力的岗位。

    其次,就是要认真思考基层锻炼的重要性。社会发展就是为了让大家生活的更好,毕业选择留在大城市没有错,但一定要认识到在边远地区有着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比在家待业或者暂流于大城市要好得多。只要工作认真踏实,吃苦肯干,我相信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再就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才方案中,如何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计划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但是,我个人认为专业基础和个人修为是很重要的,如何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至关重要。

 

时间关系,就谈这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924-233189.html

上一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后的随想-写给在读的研究生
下一篇:研究生答辩结束后的简要总结
收藏 IP: .*| 热度|

10 王德华 曹聪 王亚娟 张亮生 陈国文 唐小卿 陈中亚 苗元华 王力 魏玉保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