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网海泛舟:拜读黄秀清博文偶得

已有 2408 次阅读 2011-2-20 13:18 |个人分类: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文, 偶得, 黄秀清, 网海泛舟

                                                   网海泛舟:拜读黄秀清博文偶得

 

                                                                                       杨文祥

 

 

①读黄秀清《科学网:三驾马车,两张脸

 

      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学者,无论来到哪一个领域,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记,犹如空谷足音,回荡不已。正如有谚语所说,“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

 

 

②读黄秀清《最新人才计划:诺贝尔精子工程!

 

      读罢此文,令人慨叹不已!这是时下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一流才子之杰作。

 

      不过,有些学界朋友不习惯更不赞同这篇文章的语言形式,主张知识分子应该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即“雅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在我个人的立场上来看,其立意是不错的。

 

      然而,语言与思想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孔子有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说的就是如果处理不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何种结果。更何况此文的语言形式实际上是极具当代中国的“时代特色”和世俗社会特色的杂文风格。这种运用愤世嫉俗和嘲讽的语言和杂文的体裁来表达自己的学术意见,鞭挞某些病态现象,不但具有学术思想价值,也具有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方面的社会学价值,更有杂文这一文学体裁与学术思想相互融合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思想价值。科学网作为一个多元开放、尊重个性、富于创新和思想活力的思想交流平台,理应为这一体裁形式提供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我个人的语言习惯和风格并不妨碍我在对待《最新人才计划:诺贝尔精子工程!》这篇文章所坚持的这一立场:这篇文章是当下最具时代特色,能够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弊端,反映底层社会心理倾向的一流才子之杰作。

 

      另外,有些学界朋友也许不了解,国内许多人连写相关文章都无法接受的事情,在国内外不仅早就作为一项十分严肃的学术研究内容,而且早已成为在社会上开展相应服务的医疗手段了。当然,这一科学领域的社会现实要转化为主流社会在文化心理层面上的接受,也许还要些许时日。

 

 

参考文献:

1黄秀清科学网:三驾马车,两张脸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13490

2黄秀清最新人才计划:诺贝尔精子工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140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14815.html

上一篇:艺林撷英:重温题柏舟先生诗作
下一篇:网海泛舟:拜读贾利军博文偶得
收藏 IP: 221.192.238.*| 热度|

4 贾利军 毛培宏 赫英 xqhua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