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砀山酥梨文化(五) “砀山酥梨文化”的提出

已有 6660 次阅读 2010-12-16 11:16 |个人分类:淮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概念, 砀山酥梨文化

    要探讨砀山酥梨文化这个话题,首先要从砀山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名说起。砀山,绝对是个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先说地理环境优越。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最北部,地处4省7县的交界处。
 
4省分别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7县分别是江苏省之丰县,安徽省之萧县、砀山县,山东省之单县,河南省之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县。
 
 
 
    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4°16′—34°39′与东经116°09′—116°38′之间。黄河故道和陇海铁路横穿县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北宽42.8公里,东西长44公里,面积1192.92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0.85%。境内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中部略高,南北稍低。最高海拔54.8米,最低海拔为40.4米。东距徐州80公里,西距商丘75公里。陇海铁路、310国道横贯东西,连云港—霍尔木斯高速公路擦肩而过,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境内黄河故道为地上悬河,滩地高于两侧平原6~8米,横贯全境,从西北部东西穿过,长43公里,宽10~20公里。自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以来已断流150余年。截至2007年底,下辖13个镇。分别为砀城镇、唐寨镇、周寨镇、关帝庙镇、玄庙镇、赵屯镇、葛集镇、李庄镇、良梨镇、程庄镇、朱楼镇、曹庄镇、官庄镇。
 
    人口96万,以农业生产为主,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除梨之外还盛产苹果、葡萄、桃、杏、李、枣、樱桃等20余种水果,年产水果70亿斤以上,是北方落叶果树的主产区之一。
 
   砀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等考证记载,砀山县县名始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在下邑故城,治所位于今砀山县砀城镇东砀山中学附近的毛李庄。
    北魏时,在现今县城城关镇12.5公里处古麻城集,史称麻邑这个地方设置安阳县。隋朝时迁安阳县治故下邑城,即今城关镇东1公里处改为砀山县。因历史上该地为黄泛区,期间多次改治。金朝兴定年间(1217—1221年),黄河决口,县境荡没,迁县治于虞山县保安镇(今河南省永城县境)。蒙古汗国宪宗七年(1257年)又迁回旧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城毁于黄泛,迁治位今县城东南12公里的小神集。三年后复迁回旧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县城毁于黄水泛滥,移至城西里许的秦家堂重建新城,亦即今砀山县城关镇。
 
    关于砀山县的命名,向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寰宇通志》的说法。
 
《寰宇通志》:明官修地理总志。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书成。共一百一十九卷,以景泰五年政区建制为断限,记载了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所辖府一百五十一﹑直隶州三十七﹑属州一百八十一﹑县一千零九十三;两京都督府的十六个都指挥使司﹑四个行都指挥使司、中都留守司所属的三百七十四卫,千户所二百三十八;以及设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等各土司,最后为“外夷”各国。该书所载景泰时的政区,为以后的《大明一统志》、《大明会典》、《明史》所不载。该书编制分类也较过去的地理总志详细,分类逐项介绍。该书修成后,适夺门之变事发,景泰帝退位,未能颁行。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朱祁镇为不使景泰帝有修志之美誉,以它“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为词,命李贤﹑彭时等重编《大明一统志》,以传后世。《大明一统志》颁行后,《寰宇通志》即遭毁版,流传甚少。1947年,郑振铎将其收入《玄览堂丛书续集》印行。
 
 
 
    为代表。其上云:“砀山,在今砀山县东南七十里,县之名取此。”《水经注》的说法也大体类似:“应劭曰,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二百卷。乐史(930—1007年)撰。该书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尚沿用唐朝分天下为十道的区划,记载了各地自前代至宋初的州县沿革﹑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交通﹑人物姓氏﹑土特产等。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及仙佛杂记,计约二百种。由于所引诸书今多已散佚,故《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对于研究自汉迄宋,特别是唐与五代十国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该书还首次记录了宋朝绝大多数州郡的主户与客户户口统计,这对于研究宋朝的人口﹑户籍﹑阶级状况,也极为珍贵。《太平寰宇记》还记载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户口,有的还区分汉人与蕃人,甚至主户﹑客户数,对研究宋初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也有参考价值。该书有清光绪金陵书局刻本传世,其缺佚部分据日本藏宋刻残本收入《古逸丛书》。
 
 
 
    在追述砀山由来后也说是以山命名,并说:“砀,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名县。”正史地理志及注也大都持此说。如《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以有砀山,故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明史·地理志》
 
《明史》: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也说砀山县“东南有砀山,其北有芒山”。经考证,这个为县名的砀山,即芒砀山,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其北4公里为芒山。《汉书·高祖纪》:刘邦起兵前,曾“隐于芒、砀山泽间”,即指此。芒山、砀山,是历史名山,今已不在砀山县境,故现今有“砀山无山”的说法,看来现今砀山这个县名是个移用的县名。原城始于秦,秦在今永城县东北芒砀山设砀县,也就是战国时楚国在砀邑设砀县、砀郡的地方。
 
二是以明人吕调阳为代表之说。
 
    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明文渊阁大学士。广西桂林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廷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太保、少傅兼太傅、吏部尚书等。留京近30年,以廉正闻名。教育监生时,注重言传身教,先德而后艺;为穆宗帝讲学,引经据古以规时政,深得朝廷敬重。能文能诗,古雅淳厚。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并纂修嘉靖、隆庆两朝实录。万历六年(1578年)秋,因病辞官归乡。撰有《佛塔寺碑》、《全州建库楼记》、《勘定古田序》、《奉国中尉约畲墓志铭》等碑。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他们认为砀山县名源于水,其理由是:“砀在今夏邑县东稷水南,字本作‘汤’,稷水出宫桐泽,即汤陂,又名汤水故也。秦汉以来变书作砀,乃以名焉。”
 
转引自《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970页。不过该作中将吕调阳列为清人,显然为误。
 
 
 
 
 
     从笔者所见到的资料来看,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较为确切。砀山县原以砀山为名,其间历经多次辖境变迁,可以推测,在战国时期砀邑、秦汉砀郡、砀县时,一定是管辖了现今包括河南永城芒砀山泽在内的砀山县的区域,现在的“砀山”可看作是古时砀山的移名沿用,或可称作侨置地名,并自隋唐至今不改。所谓“砀山无山”实际上是原先“有山”而后“失山”的,是历史行政建置变化造成的结果。
 
    此可以徽州为例。“徽州”之称,自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徽州,到20世纪80年代后,徽州名称不复存在,现今将故徽州大部分地区改称黄山市。
 
 
 
    至于吕调阳等人的说法,可以尊重,但在此之先有称早焉,可能为附会,或故作异说。还有认为砀山实为“汤山”,是变书之故,也就是“砀”由“汤”变书而来,笔者要问,为何不变“汤”为“荡”、“杨”、“扬”、“阳”(陽)、“炀”、“钖”、“锡”等呢?变“汤”为“砀”,不也正好说明“砀”作为县名来源的历史性吗?所以,这种说法虽也可以存说,但确实难以自圆其说。
 
    以公元598年建县为时间界限,溯上,砀山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其时,砀山县地处南北冲要,开发较早,春秋时小国林立,战国时砀山为楚国下邑。司马迁《史记·鲁相国世家》就载有鲁参击秦将司马尼于砀城(今河南永城县东北芒山西麓山城集一带)东破之,取砀狐父城,可见其时是为名城。其后的建置变化随历史的变迁,显得纷繁复杂,这里只取梗概。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置砀郡,在县境设下邑县,属之。西汉汉王元年(前206年),下邑县属项羽西楚国砀郡。高祖五年(前202年),砀郡改属彭越的梁国。六年,砀郡归汉。东汉初,复砀郡,改下邑县为夏邑县。西晋二年(265年),西晋代魏,改元泰始,今县境设下邑县。后撤销砀县,并入下邑县。北朝东魏武定五年(547年),今县境内设安阳县,属徐州砀郡。北朝北齐八年武定八年(550年),今县境内设下邑、安阳2县。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今县境设安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为县之始。
 
    砀山县设县以来,县名一直未变,但县境范围时有盈缩、所属所辖名称时有变化,县治所在地也屡有变更。因时间久远,较为繁杂,这里从略不赘。清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和江苏建省,其后砀山县长期属江苏省所辖。其中,日伪时期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砀山县曾属“安徽省维新政府”(驻今蚌埠市);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汪伪“苏淮特别行政区公署”(驻今徐州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属淮海省。在中国共产党建政的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砀山县属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淮上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砀南、砀北两县均属豫皖苏边区行政委员会、公署。在中国共产党建政的解放战争时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撤销砀南、砀北两县为砀山县,后顺次改属中原行政委员会商丘专区,河南省商丘专区代管。1949年4月15日,砀山县改属皖北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砀山县划归江苏省。1955年将砀山县划归安徽省。1959年,组建萧砀县。1961年底撤萧砀县,恢复砀山县至今未变。
 
    砀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着许多千古风流人物。据《砀山县志》记载,砀山历史上进士、举人、秀才众多,其中历代进士有12人,举人有43人。
 
砀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砀山县志》,第531—533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古代砀山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大臣申屠嘉(?—公元前155年)。其人其时为砀地梁国人,少时自砀山从刘邦击项羽、英布,为都尉。孝惠帝时任淮阳守备。文帝时,初为御史大夫,后任丞相,封故安侯。
 
    后梁太祖朱温(815—912)。朱温为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砀山县午沟里人,唐朝宋州砀(音当)山(今安徽砀山)人,唐大中六年(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砀山午沟里。最初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降唐,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在称帝建立后梁时,又改名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庙号太祖。
 
    南唐张廷翰(生卒年不详)。张廷翰为南唐宋州砀山人,曾在吴地任盐城县令,因有政绩升楚州。行军司马烈祖辅政,用廷翰为工部郎中,以浔阳为其封邑。后迁升礼部侍郎,公正录用人才,深得好评。元宗在辅政大臣中独重廷翰。后改任中书侍郎,57岁卒,士大夫无不哀叹惋惜,赠为“太傅”。
 
    元明薛显(?—1387)。薛显(?—1387):明初将领。元砀山人。元末为赵均用部元帅,后率部降朱元璋,授亲军指挥。曾从常遇春攻湖州,大败张士诚。朱元璋称其勇略冠军,可当一面。洪武三年(1370年),封永城侯。旋谪居海南。洪武二十一年(1388)死于山海关,朝廷赠封永国公,谥“桓襄”,归葬砀山薛口村。其家墓1971年曾被平,1981年重筑坟冢,底部直径约5米,冢高2.5米,墓前竖有民国十三年重立墓碑。碑文为“明故大将军永国公薛公讳显谥桓襄之墓”。落款为“中华民国十有三年岁在甲子孟夏元谷旦砀山邑人公立,铜山张伯英题”。薛显墓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傅友德(?—1394)
 
傅友德:先为宿州(今安徽宿县南)人,后徙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反元起事。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江州,友德率众降。元璋奇其才,使将兵攻取庐州。鄱阳湖之战,他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复带伤迎击陈军于泾江口,获胜后进军武昌,授雄武卫指挥使。转战江淮之地,战功卓著。二十七年从徐达北征。领军独当一面。洪武元年(1368年)攻取山东诸地,从通州入大都,继下保定、真定,守定州。旋攻山西,克太原,进军陕西。三年从徐达攻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军,移兵伐蜀,取汉中。是年冬,封为川侯。次年,充征虏前将军,与汤和分道伐蜀,拔汉州,下成都。四年与冯胜征西凉,获全胜。十四年充征南将军入云南,出奇制胜。十七年,晋封国公。数征西北,斩获甚众,又练兵山、陕,以功加太子太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请田触怒太祖,召还,次年赐死。明末,福王追封为丽江王,谥号为“武靖”,入明朝功臣庙受祀祭。
 
 
清有刘孝姑。
 
据1996年《砀山县志》记载:清初,刘孝姑为砀城东南纪家洼人,为父母独女。孝姑七八岁时父死,十七八岁时,母失明,她立志不嫁,以养其母,剪发放足,为男子状。有田几亩,朝负母至田间,暮负而归,耕种、挑水、碾米诸事自操之。乡亲怜其,以物馈赠,她说:“我以完粮市易,烦父老受惠多矣,以女子身而受人馈,不可。”众人益加敬重。母90岁卒,她备棺葬之。往来省墓,墓在纪家洼,必涉水,乡亲为其修一桥,名为“刘姑桥”。乾隆年间县令刘玉瑗在桥北立一石碑,上书“刘孝姑故里”,以旌其贞节。
 
 
刘贞甫。
 
据1996年版《砀山县志》记载:刘贞甫为清砀山县人,制造铜器有专长,曾为彭城万年寺造一菩提像,高二寸许,三年成,臂手18个,每手持一物。有一手擎七级浮屠,每级四面各有一尊佛像,栩栩如生。其工艺精妙之极,见者无不叫绝。
 
 
 
近现代革命先锋人物,据不完全记载:庞圣选、张文进、孟宪琛、朱秀章、李庆瑞、李昌俊、陈云程、怀盛德、薛心悌、赵毓政、胡效有、胡超瀛、王次靑、王永仁、侯体备、王鹤斋、刘心智、席伦则、岳新安、黄淮奎、刘尹斋、尹明山、张连生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及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类风流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革命先锋人物的事迹详见1996年版《砀山县志》。
 
 
 
 
 
以上对砀山县粗略性的描述,说明砀山确实是个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现接着来讨论“砀山酥梨文化”何以成立的问题。酥梨文化是以“砀山”地名命名。以“砀山”这个地名命名的酥梨文化何以成立?依笔者看来,其理由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砀山历史悠久,以“砀山”冠名一种文化,使人感到厚重。在砀山这个地方休养生息的世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出其他形形色色文化的同时,培植出闻名于世的酥梨,无论你现在走到哪里,只要提到砀山,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砀山的酥梨。酥梨和砀山,砀山和酥梨已经变得密不可分,甚至可以相互指代。正如人们只要提到广东的肇庆,就会想到端砚,提到安徽的泾县就会想到宣纸,提到新疆的吐鲁番就会想到葡萄,提到浙江的湖州就会想到湖笔一样,“砀山”已经不仅仅是个地名,而且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代名词,具体地来说,是中国梨都的代名词,是中国梨文化的代表。
 
    第二,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砀山酥梨得以培植,使人感到神秘,不由得发出赞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砀山具有培植当地酥梨最好的水源、土壤、日照等条件,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培植酥梨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由于砀山酥梨的培植使自然和人力作用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交合,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酥梨文化。这种文化以无形和有形的形式固化在砀山这个地方,所以,以砀山这个地名来命名具有无可争辩性。试想,如果将这酥梨的种子移植到别的地方,就不会有砀山酥梨的特定品质,就会发生变异,这也正是砀山酥梨独特的地方。
 
第三,“砀山酥梨文化”的研究和命题的提出,说明这种文化已经从物质的层面走向理论总结和创新发展的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砀山酥梨得到飞速的发展,根据县统计局的资料,截至2007年底,全县砀山酥梨的栽培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加上其他果品的栽培,面积超过70万亩,全县就像一个大果园。砀山酥梨现在已经成为砀山的支柱产业,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些年来,砀山县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梨文化节”,弘扬了酥梨文化,宣传了砀山,变通时下一种通俗的语言,这叫文化引路,经济唱戏。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和提法,意思是说经济是主角,文化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配角。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建设若无文化力量的支持,经济建设将失去后劲甚至方向,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作用已经上升到“引路”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笔者提出“文化引路”的提法。
 
 
 
“砀山酥梨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人们交流中经常出现的话语,已经深入人心,开始成为这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宴喜台孟扬摄
 
 
 
    第四,以地名冠以文化,是标示地方文化的通行做法。任何文化都有一个文化标签,这个标签通常是地名,如徽州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闽南文化等,考古发掘更是以地名命名,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安阳文化等。一般而言,大文化中包括有小文化,这是在一个大文化系统中包含有若干个略有差异性的小文化构成的。如梨文化就包括许多具体地方的梨文化,如莱阳梨文化等。那么,一个县的器物能否形成文化,能否以县名来命名?我们认为是可以的,这是因为,任何文化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单元,如果这个文化能够自成体系,有别于大系统中的其他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它处无可替代,能形成一个单元,就可以以地名来命名,而不管这个地名所在地范围或辖境的大小。砀山酥梨是砀山特有的产品,在国内具有独特性和独有性,在国内其他任何地方没有替代性,以“砀山酥梨”冠名文化,理所应当。
 
鉴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酥梨文化”之前冠以“砀山”县名,具有历史的深邃性、地方特色的神秘性、地方文化发展的延展性和文化内涵的独特性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正式提出“砀山酥梨文化”这个概念,是在“梨文化”或“中国梨文化”的前提下提出的,特别是从砀山干部、群众三句话不离“梨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后提出的,是自然的呼之欲出的一种文化称谓,是源自于实践的一种思维抽象和理论概括,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创造。
 
 
 
 
(此处主要参考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969—976页,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22-394088.html

上一篇:砀山酥梨文化(三) 李宏鸣序
下一篇: 砀山酥梨文化(六)“砀山酥梨文化”的定义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