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zhi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uizhizhao

博文

施一公教授关于人类对于医学的认知与手痒痒的医生

已有 6653 次阅读 2016-7-25 14:2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前两天看科学网的博客,不记得是在哪个博文下有人评论施一公从政,以及施一公讲的人类对于神经科学的局限性,评论者说施一公教授因为从政,对神经科学了解不足,不知道神经科学突飞猛进的进展才会说这样的话。突然想起了一些旧事。

     20年前刚到广州,发现患了肺不张,对于这个疾病的治疗有两种意见,西医以及中医院年轻的医生都认为应该手术切除这个已经没有功能的部位,理由是这个没有功能的部位极容易感染,后患无穷;另一个意见是中医的老专家给的,他认为预防好,不要感染就可以了,他的理由是去掉那么大一块组织,对人体有很大损伤,可导致身体不平衡,影响生活质量。我听从了后者的建议,生活上多加注意,确实不曾感染过。后面有几次因为其它疾病入院体检,还有年轻的医生看到这个病灶,建议我手术切除,却不记得问我这几年是否发生过感染。

    也曾跟30出头的年轻医生聊天,对于能够做什么手术,他们都非常的急切。其实在大的医院里,上手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通常对于刚刚上手术的人,上级医师会安排难度低的手术,还会有上级医师在场。有些人并不理解手术的凶险,因为常常做简单的,做的有一定的数量,上级医师不再跟台,这时候就有些人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有医生跟全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郎景和说“我做了很多妇科手术,我从来没有下不来台,没有一个病人死在我的手术台上”,郎大夫停了停,说“尽管真相有些残忍,我还是要告诉你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你的手术做的还不够多。”随着医生经历的增多,疑难的病例数的增多,多数医生会走过这个手痒痒的阶段,会知道手术不仅仅需要考虑疾病部位,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遗传病、患者的年龄、总体的状态等等,也会明了手术常常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对于A患者是救命的方案,同样的疾病,到了B患者,很可能就是要命的方案。

      25年前曾从事药品检验,去上级药检所进修,当时在业内颇有名气的专家常常提醒我们下结论要慎重,要多方面的考察,她讲的就是“见得越多,就知道自己懂得越少。”虽然是不同的领域,专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都是“如履薄冰的审慎”,而越是见得少的人,就越是大胆的下结论。

  诚然,科学一直在进步,而且,如今的发展速度超出人类任何一个时期,然而,我们对于人体、对于自然的了解都还是微乎其微。只有认识到自己认识的局限,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减少遗憾。在医院里,以为自己对疾病很了解,急切地希望说服患者手术的,常常是年轻的自负的医生,也常常是医患矛盾的主力-因为他们见到少,对风险和人类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而每个专家“如履薄冰审慎”背后,都是是一系列惨痛的教训!

      读研究生时有一个说法,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的是本科生,觉得自己还有些不懂的是研究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恭喜你,博士可以毕业了。 所以,那些抨击施一公教授不懂学科进展的人,估计动物实验都还没有做过吧,还处于本科生的阶段-盲目的乐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563-992670.html

上一篇:中南大学,你怎么了(2)
下一篇:女孩儿,你的职业该怎么规划?
收藏 IP: 14.23.136.*| 热度|

4 蔡小宁 唐小卿 吕健 br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