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一个日本人写的我国历史故事新编:山月记

已有 1918 次阅读 2023-4-26 16:3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山月记:中岛敦著,徐建雄译。三秦出版社,2018

一个日本人改写的中国历史故事(还有南洋故事)。好几个朋友推荐,但我没看进去。

翻开书的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极漂亮的文白相杂的文字,好有感觉呀。想起来的是荷兰的那个高罗佩的“狄仁杰”,满嘴的古文,或许是自己的古言功底差或许是人家写的真的好或许只是对神秘的事物感到敬畏,但总是觉得这种文字读起来好像自己也很儒雅一般:

李征,陇西人士,学问渊博且文才出众。天宝末年,以弱冠之年而名登虎榜,随即补江南尉。他天性狷介,自恃甚高,不屑厕身于稗官野吏之流,故不久之后就辞官而去,回到了故乡虢略,闭门绝交,孜孜矻矻,潜心诗作。

他以为,与其屈居于一区区小吏,长年在恶俗不堪的大官面前卑躬屈膝,还不如以诗名流芳百世……

不料,通篇只有这一页做如此的文字观,其余的便只是淡淡的日式译文的文字风格,再无处寻这种绝妙好辞了。常说虎头蛇尾,这里怕是虎脸蛇尾,甚至只是个虎脸画配泥鳅尾。

细拣文本时介绍发现还有另一个译本做的更好些,“遂”,“然”(不是“然而”)都用的老到。我喜欢:

陇西有李征,乃博学才颖之士。天宝末年,少年李征登虎榜,遂调补江南尉。然其性猖介颇为自恃,耻于屈身贱吏。旋即辞官,归卧故乡魏略,耽好诗作,不与人交。宁为死后流芳百世之诗家,不做长年屈膝高官之下吏.....

不料在诸多译本中,也多半只是在这页的文字中用了这种半文半白的写法(只是在微信读书上对其他的版本翻了几页,或许有遗漏)。相互之间不存在借鉴是不可能的,但借鉴的如此具体也是蛮有趣的现象。

 

若是我写,会在山月记的最后,缀上一句,数年后妻儿(或麦故人)特意寻访,终数月而未得。

名人传,本以为是无为的主题,却演义成这样,遮莫想演绎出虚荣?本无成就却垒了一个虚名,想起来个故事,说有个练习写作的战士,回家务农数年后,连字都忘记了。。。

李陵,李广百战不封侯的原因传统的说法不是故事里的这个样子。还写了司马迁(过去还真的不知道司马迁被处罚的原因是李陵)和苏武,但并有道德批判,这不叫新编,应该叫摹旧。

 

提到历史故事重新写定,我会想到迅哥的“历史故事新编”,是迅哥少有的几本可以读到故事的书。查了一下资料,也是老哥后期作品。以小说和杂文的形式揭露孔教和两千年的“陈年流水簿子”之时,总像是借史讽今。这也是国人的传统,哪怕迅哥只是游戏之笔,但追随者也会给硬骨头的战士找到鞭挞的对象。后来有人写海瑞罢官,虽然当时作者是不承认古为今用的,说只是在写明史中的人物,甚至有人调侃凭其马屁的功夫真的是为横马立刀的大将军喊冤可能差了些,但为了报效新人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迅哥那几篇只是借了过去传奇的影子,基本上完全重写了滴,印象最深的就是“铸剑”。其实在迅哥的年代历史研究最为重大的事件就是将神话、传说驱逐出历史的范畴,确立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的历史概念。那就是只以物证说话,而不是在故纸堆里考据了,当时叫古史新辩。好在我们又在做夏的传说,不知道多年后,是不是有人会再次明确一下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因而不知道迅哥写故事新编是以历史研究做主题还是以社会问题为主题。那个时代李济、夏鼐、梁思永一批人将世界考古方法引入中国,有时说这叫科学考古,本质上是注重田野拿器物说话。而且过去的考古都是春秋战国前的,现在,晚清都成了考古范围了,哈。如果是喜欢这种内容和叙述方法,可以去读“阅微草堂笔记”,再狂野一些的喜欢鬼怪神的去读“聊斋”。还会想到高阳的小说,当然了那基本上都是长篇,但绝大多数是改写历史上的故事。故事更加曲折内容也更加丰富,不过与唐传奇的写法完全不搭界。估计现在戏说历史的作品会很多的,马先生应该算是这一类吧。前一段网上还狂炒一个学历史的写(夏)商朝的书,我看了一眼简介,估计全是“独创”的历史,可以归到这一类而不能讲是科普。考古不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虽然“真历史永远是现代史”。

流风余韵,没想到历史故事新编还有今朝。但实在话,没看出怎么好来,译者延续了日式翻译的风格,寡淡平和,开篇处的美文韵味反倒是形成了阅读障碍,匆匆的翻阅,读的并不用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6855-1385879.html

上一篇:这书对我而言需要多次认真的阅读,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感受:无穷的开始
下一篇:去了三星堆
收藏 IP: 119.86.179.*|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