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一:不打农药害虫会怎么样?

已有 4169 次阅读 2013-7-9 22:44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农药, 连载, 生态平衡, 生态农场, 虫害

蒋高明


实际上,农田里的害虫是农民往地里多次打药造成的。我们做出了一个科学的假设,农民用的农药越多,害虫也越凶猛。为此,我建议今后虫害防治应当少用或最好不用农药,恢复天敌,恢复生态平衡,这样的话,农田害虫问题就可从根本上解决。对于我的这个建议,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抄录如下:

网友一:老蒋说话要靠点谱。给山东农民打听打听,五几年的虫灾是怎么回事!

网友二:生态失衡不仅仅是滥用农药造成的。话说回来,现在如果不用农药,那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恐怕生活的更加艰难

尽管上面两名网友的话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想法。农民打农药也是不情愿的,可气的是那些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专家学者和商人,后者希望地里有越来越多的虫子,这样他们就有永远赚不完的钱。上世纪六十年前的虫害爆发(主要是蝗灾)无疑也是生态失衡造成的,限于历史条件,当时的情况是天灾还是人祸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科技进步到今天,打着科技的名义再来打乱物种之间的生态平衡就不能原谅,这属于人祸。而最可怜的那些弱势群体——农村妇女并不知道那些剧毒农药对她们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民得癌症的概率是城市的四五倍,这与他们依靠化学方法种地,尤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难道就没有关系吗?为什么说不打农药,害虫可能会减少呢?分析一下下面的道理就明白了:

 第一,虫子是要靠两性结合,产卵后才繁殖后代,并依靠大种群才造成危害的。如果采取物理的方法,如利用诱虫灯引诱,成虫早几年被抓住了,抓到的性别比例约为雌雄各半,这样,繁殖的概率少了。早抓到一对,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后代被控制了。诱虫灯从开春虫子活动时夜间就开始值班工作,早抓早见效。正如火灾在早发现时,一杯水就可扑灭了,等火大面积烧起来了,水量再大也不容扑灭了。但要得到理想的效果,人不能懒,即要及时收虫子喂鸡或鸭,或者晒干之。否则,那些虫子并没有都被电死,白天还会飞跑的。

 第二,虫子也有时间上的生态位差,被抓的多为夜间活动的害虫,而益虫尤其鸟类晚上没有被伤害,而害虫反被诱虫灯吸引越来越少了。害虫还在,这个物种并没有消灭,但是想成大虫群就很难了,还需要面临着下面一道道关。

 第三,生态平衡建立起来后,益虫益鸟多了,害虫想成灾都没有了机会。生态农场停止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后,燕子、麻雀、蜻蜓、青蛙、蟾蜍、蛇、刺猬等就会都回来,它们也要吃东西啊,害虫就是它们的美味。

第四,生态农业首先生态环境要好。农民种地为了不让树木灌木争夺他们地里的养分,将地头上能够生长的乔灌木连同草本植物统统拔掉或用除草剂灭杀,这样,物种多样性就严重下降了。我们搞生态农业,先恢复生态。事实上,蚜虫放弃了吃小麦而到地头吃杏或红叶李,被诱虫灯引诱上当来的金龟甲,没有回到农田,将种植的连翘当成了解恨的对象。天然植物有更强的补偿生长能力,它们保护了庄稼。

 第五,多样性的作物混种增加了抗虫害等风险的能力,多样性的群落是稳定的,种植作物也一样。在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内,除了种植小麦、玉米、蔬菜,还有莲藕、大豆、花生、芝麻,如此多的作物,虫子都不知道去吃那一种,加上它们自投罗网,各种天敌控制,在真正的有机农场里,虫害想成灾都难。

有人说,将杀虫的基因转到庄稼里让庄稼自己生产农药不是更好吗?这恰恰又打乱了生态平衡,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虫子不吃你转抗虫基因的庄稼会吃别的,并没有除根。而且那么多虫子你得转多少基因啊?为什么不利用现成的物种呢?物种会携带多少亿个基因呢。转基因除虫技术,正如前面的救火,是错将汽油当成了水泼向了燃烧的火焰中。

 如不相信,种植抗虫的转基因作物,一点农药都不打,看它还那么神奇吗?生态学的办法就能,而转基因的办法不能。这就是两者的巨大差异。事实上,转基因后不但要继续打农药,还要用专用农药,专用化肥,专用除草剂,这三专再加上转基因专利这一专,农民还能指望过好日子吗?农田里没有了害虫,四专吃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706770.html

上一篇:上海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专访弘毅生态农场
下一篇:《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十二:湖北老总上门送来诱虫灯
收藏 IP: 113.126.41.*| 热度|

2 张骥 陈辉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