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沟油产业化的潜在风险
如开发成产业后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即从餐馆收集泔水、捞地沟油依然无法从源头杜绝。
臭名昭著的地沟油之所以禁而不绝,就在于其利益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有暴利产生。市场上食用油价格6000元/吨,而地沟油成本价约为300元,市场销售价3000-5000元/吨。
当然,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始端都是一些穷苦农民,他们冒着健康恶化的严重风险,为下游产业创造了大量赚钱机遇。
地沟油经滤提纯后,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地沟油在眼皮底下屡屡被检测为合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针对地沟油对社会的极大危害,有人提出应用科学技术将地沟油变废为宝,产业化开发地沟油资源,如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不仅工艺简单,而且产业化后市场前景广阔。收购一吨地沟油需要2300元,提炼加工成生物柴油直接成本为3600元/吨,市场售价为4400元/吨,售价比化石柴油便宜1000多元/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他们认为,按照市场规律来对地沟油进行正常运作,形成一条规范有序的产业链条,不但能使地沟油理直气壮地上台面,而且也能大大节省监管成本,减轻国家公共治理的难度。
但是,笔者对上述产业化开发地沟油提法并不认可。这是因为:
第一,如开发成产业后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即从餐馆收集泔水、捞地沟油依然无法从源头杜绝;
第二,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商家将地沟油卖给人吃比卖给汽车烧赚更多的钱,大众依然存在食用地沟油的潜在风险;
第三,现存油料市场混乱,单纯依靠政府监管存在困难,只要市面上有地沟油存在,就难保它不进入食物链;
第四,如果从环境角度出发开发地沟油,该产业必须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如果上的厂家多,则盈利空间就小,如果上得少,则原料运输成本就大,离开了财政补贴就难以维持下去。长期下去,无法依靠产业化解决地沟油问题。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时,也有人提出用产业化办法开发蓝藻,即开发生物柴油。他们提出的理由与地沟油一样,即变废为宝。当时笔者反对的理由也一样,即原料供应问题。如果原料供应足,那么说明蓝藻污染没有解决;如果环境治理好了,蓝藻原料少了,那么生物柴油产业没有国家补贴就得关门。
现在看来,治理蓝藻污染也罢,治理地沟油危害也罢,必须得从源头开始。
国外是如何治理地沟油的
在英国,如果餐饮企业私自将厨余废油倒入下水管道,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课以高额罚款。
国外有没有地沟油问题呢?只要有餐饮业存在,只要城市里有残渣剩饭,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采取异常严格的监管措施,围追堵截不让地沟油返回餐桌而已。
在日本街头,经常看到标志鲜明的垃圾车从居民区进出,那些垃圾车使用的燃料,就来自地沟油。日本地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政府则将地沟油提炼后,用于垃圾车的燃料。此外,回收来的地沟油还会加入蓖麻油,以防重新被食用。因为蓖麻油无法食用。这样,不仅方便提纯使用,还从源头阻止地沟油重返餐桌。
在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有不法商贩收购餐馆泔水加工地沟油,再悄悄卖回餐馆。此种丑闻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德国政府重视,推出了以餐饮企业为重点管理对象的泔水回收法律。依据法律规定,德国餐馆开业前必须与政府签署“泔水回收合同”,这样该国餐饮业排放的每一桶泔水都有“身份证”,依靠法律杜绝了地沟油流向餐桌。
在美国,用地沟油牟利,其违法成本足以震慑企业主。餐饮企业如私自将泔水卖给非法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即被停业。另外,同日本一样,政府用环保办法处理烹调废油,不允许倒入水槽或厕所,因为油脂会阻塞管道、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家庭厨余则固液分离,洗碗机将剩下的一点油脂混着洗涤剂进入了地下管道。
在英国,有专门的车辆来运输餐馆泔水,餐巾纸都能够固体废弃物专门收运。这些工作都有专业工人来做,餐馆要为此支付费用,而不是像在中国这样,卖泔水还可以赚钱。如果餐饮企业私自将厨余废油倒入下水管道,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课以高额罚款。同时,为了保证国民健康,英国政府还为食用油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专门检测针对可能来自地沟油的指标,那些经过加工的地沟油无法冒充食用油使用。
斩断地沟油利益链
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利益链,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外,地沟油制造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代价。
对于地沟油,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必须做到“零容忍”。但是,消费者又难以避免遇到地沟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源头斩断地沟油,需要消费者自身配合,主管部门更要负起责任来。具体地,要在地沟油可能产生或泛滥的不同环节进行“围追堵截”。
第一,消费者应当消费掉自己所点的食品。进入餐馆,消费者所点的饭菜一定要消费完,否则就会有被拿去做地沟油的风险。如果不能带走,就要像新加坡采取的办法那样,给予高于饭菜额度的罚款。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蔬菜、养殖的鸡、鱼、肉、蛋,消费者浪费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餐馆,必须支付消除残渣剩饭、洗碗洗碟的成本,不能转手倒卖泔水,或通过将费用摊到消费者头上(如所谓“环保餐具”),逃避环境保护责任。
第二,食品安全检验部门要对市场上的食用油进行严格抽检。抽检或不定期地对使用油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查处那些可能来自餐饮业的地沟油。按照色度、含水量、酸价指数等常用指标检测,并不能区分出地沟油,必须对食用油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尤其致癌物质进行专门检查。这样,食品安全检查部门就需要修改有关规定,制定可能来自地沟油危害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三,环保部门要对泔水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监控餐馆、宾馆企业厨余或泔水去向。同时,对于餐饮业制造的白色垃圾污染一并处理。因为,针对地沟油污染没有专门的法律,环保部门需要与法律部门合作,制定专门针对餐饮服务员残渣剩饭的管理办法,用专业的车辆运输到专业的处理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此,餐饮服务业要为此支付一定的环境成本。
第四,城市环卫部门要对可能产出地沟油的富含油脂的动物与植物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堵住地沟油可能去往餐馆或超市的渠道。宾馆、酒楼剩饭、剩菜,废弃猪肉、猪内脏、猪皮,油炸废弃油不能与普通垃圾混在一起排放。垃圾运输车辆可以用回收的生物柴油驱动,国家采取合理的补贴,鼓励对分离出来的地沟油原材料实施资源化利用。
第五,法律部门要制定针对地沟油危害的专门条文,加大惩罚力度。针对地沟油犯罪,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可结合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早日让地沟油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损害政府形象的毒食淡出人们的视听。
总之,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利益链,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外,地沟油制造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代价;使用者要付出企业关门并永久不能从事企业的代价;消费者要了解地沟油的原料来源,自觉减少浪费,不能给地沟油黑色产业留下任何可资赚黑心钱的原料。 蒋高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