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人民网: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 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已有 4174 次阅读 2010-5-23 21:33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白色污染, 限塑令, 消毒餐具

        最近,人民网转发文章《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文章引用了笔者2007年在山东某地级市随机称量的一组数据。餐馆白色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尤其在偏远的地区,在地级市以下城市,几乎没有人管;即使北京的郊区都非常普遍。这里面依然存在利益问题,即包装膜产业、餐馆都有的赚,费用让消费者出了;污染算在环境头上,分摊在老百姓头上。消费者使用餐馆消毒包装膜,等于消费者自己吃饭,又自己花钱将碗洗了。这个问题必须有关部门出面,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遏制愈演愈烈的餐馆消毒膜环境污染现象。我在美洲、欧洲、亚洲、甚至非洲旅行,从没有看到过如此严重的餐馆白色污染,只有在中国见到这样的现象。想必这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这样发明太有些损人利已了。

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 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2010年04月21日09: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8年限塑令的出台,曾抑制了消费者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如今,消毒餐具的包装膜,却成为限塑令新的威胁。

  近日,长春市某超市主管李琳向本报反映,她去饭店就餐时,发现服务员把消费餐具的塑料包装膜与垃圾混在一起,“一桶垃圾有半桶都是塑料薄膜”,对此,她非常着急:“塑料薄膜难以分类,如果和垃圾一起处理,岂不又造成污染?限塑令岂不功亏一篑?”

  包装膜与垃圾混着处理

  在南湖大路一吉菜饭店,老板刘女士特意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里每天使用消毒餐具约300套,如果是旺季,每个月用量高达1.5万套。“餐具使用后,厂家会回收清洗,但不回收塑料包装膜。”

  记者采访的16家餐馆中,无一例外的是,商家处理消毒餐具包装膜的方式,都是随意地与垃圾混在一起。而包装膜有的是POF环保塑料,有的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

  废弃包装膜近85吨/年

  根据长春市餐饮协会餐具消毒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长春消毒餐具每天的供应量至少15万套,目前可达20万套。

  根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在2007年底做过的实验测算:消毒膜重1.374克;筷子膜重0.169克;餐巾纸外包装膜重1.785克;内包装(湿巾)膜重0.988克,总重4.316克。如果消毒餐具包装只包括消毒膜和筷子膜,按照蒋高明的数据计算,每套总重1.543克。以长春每天消耗量为15万套保守估计,长春每年因消毒餐具包装膜产生的废弃塑料近85吨,让人触目惊心。

  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

  昨日,记者联系到上海绿色天天餐具消毒加盟联锁机构的朱经理,他告诉记者,包裹餐具的塑料,一般都使用可以降解的热收缩膜POF。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一般POF薄膜袋为0.037元~0.038元/个,普通塑料薄膜为0.025元~0.03元/个,以日产2000套餐具计算,使用环保材质的成本将多0.012元/套,每天将多支出24元。”

  长春市某大型连锁超市苗经理告诉记者,2008年实行限塑令后,该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33万个/月,一年下来减少了396万个。记者计算得知,普通中号规格的购物袋每个重4克,该超市一年可节省塑料15.8吨,但消毒餐具包装膜69天产生的废弃塑料,即可抵消。

  塑料包装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据了解,目前处理消毒餐具包装膜和一般垃圾一样,均采用填埋方式。长春市节约网负责人李晓群认为,“国家应尽早出台塑料包装使用规范,比如规定减少塑料膜薄的使用量,或者建立企业回收制度,提高塑料垃圾再处理产能,减少塑料的使用量等。”据介绍,挑战限塑令的不仅是消毒餐具的包装薄膜,还有各种塑料包装。比如牛奶盒、服装甚至农膜等。李晓群表示,消费者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环境污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27865.html

上一篇: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
下一篇:新华社:警惕金银花产业化过程中的种种造假现象
收藏 IP: .*| 热度|

4 陈国文 贾利军 田松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