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五:生态农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已有 759 次阅读 2024-3-7 18:21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蒋高明 郭立月

基本概念

生态农田是指农田是生态的,是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进行管理的农田,以种植谷物、油料与经济作物为主。生态农田所需要的养分尽量在自然界就地取材来满足作物对水、热、矿物质等的需求,不用农药、农膜、植物生长添加剂和转基因种子,尽量不用或少量使用化肥,其产量不低于或略高于常规农田。这样的农田生态是平衡的,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尤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必要的时候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虫害,不用化学农药灭杀;对于杂草,则采取机械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使用除草剂。

生态农田是在生态科学理论指导下,所开发的环境友好型、耕地固碳增氮型农田。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耕地生产力会不断提高,生产出来的食物为绿色食物或有机食物。因此,生态农田不是“落后、低产、低效”的代名词,而是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果仅仅因为环境保护而发展生态农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这样的农田没有推广的必要。实际上,生态农田是在传统农业智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提升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类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

生态农田的特点

生态农田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在每个环节都有物种的贡献,都有从事该行业农民的贡献。生态农田的典型特点: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③多样性的栽培物种;④大大减少乃至杜绝农药、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的使用;⑤大部分肥料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概括起来,生态农田具有以下八大优势。

1)生态农田保护生态环境,没有面源污染

没有健康的生态农田就无从谈生态农业。农田中的主要害虫和杂草其实都是自然界正常的物种,能够用物理方法干扰控制的,尽量不用化学方法;能够恢复生态平衡,对产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既节约人工成本,又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生态农田可以使用少量的农药,主要是应急之用;可以使用少量的化肥,但化肥应利用效率高、用量少。根据前期研究,如果发展生态农田,将目前 90%以上的农药和 50%以上的化肥停止使用,对产量影响并不大(Guo et al.,2016;Guo et al.,2018)。

2)生态农田产出的食物质量高,农药残留少或无

由于前期投入的化学物质非常少,且尽量投入可降解的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再加上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使用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这样的农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最终产品需经得起农药残留检测,基本不含有害化学物质残留(Yu et al.,2018)。如果农产品后期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就不是在生态农田里生产的。

3)生态农田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高

由于目前采取粗放式的化学方法种地,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价格便宜,市场不好时还会烂在地里,资源浪费严重。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有两种,要么继续扩大土地规模,但质量不提高价格也不变,仅使生产者有利可图;要么提高产品质量,价位提高,使 1 公顷土地的效益等于几公顷土地的效益,这样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都是有利的,前者购买了放心食品,保护了自身与家人健康,后者增加了收入,更愿意向土地中投入优质劳动。

4)种养结合、种植多样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

种养结合、种植多样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是生态农田的最大优点。生态农田的大量肥料来自系统本身,只有“六畜兴旺”才能“五谷丰登”。在少量的土地面积上,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种类,豆科与禾本科植物间作套种,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源。生态农田的物种多样性是其他农业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物种越丰富,系统就越稳定,抗风险能力就越高。据粗略估计,在北方一个 1 000 人左右的村庄,可以提供的食物种类近 200 种,而采用美国农业模式,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内只能生产一两种作物,即玉米或小麦。不要说作物的间作套种,即使轮作种植也做不到。

5)生态农田产量高

生态农田的产量并不低,由于用地养地,被带走的养分通过有机肥或少量化肥补充。更关键的是,由于化学物质少,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丰富,这些生物会间接将土壤中的矿物质释放出来供植物根系吸收。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坚持长期养地,产量是稳步增加的。弘毅生态农场通过 8 年实践,已成功将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Liu et al.,2016)。

6)全面提高水分与养分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生态农田尊循植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根据农业的气候特点安排种植和养殖,重在与自然规律相一致,遵守农时 24 节气,其水分、养分利用效率高,加上有饲养的动物,乡村厨余和作物秸秆都能够利用,增加了资源利用效率。

7)生态农田为固碳型农田,由碳排放逆转为碳吸收

目前的农业模式是排放温室气体的,高达 44%~57%的温室气体来自现代农业及其相关的工业活动。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长期研究发现,现代农业模式下,普通农田净释放温室气体,为 2.7 吨二氧化碳当量/(公顷·年),而生态农田净吸收温室气体,达 8.8 吨二氧化碳当量/(公顷·年),两者相加为 11.5 吨二氧化碳当量/(公顷·年)(Liu et al.,2015)。由此可见,减少化肥使用,增加耕地有机质,可将温室气体埋藏到地下,这是生态农田的功能之一。

8)发展生态农田可全面带动农民就业

生态农产品优质优价,加上生态农田的环境优美,对城市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农业要素容易变成商业要素,从种植到养殖,从收获到加工,从加工到销售,从餐饮到观光旅游,从保健到养生养老,乡村可以就地城镇化,吸引农二代、大学生二代乃至城市精英就业。这样,遍布全国的 400 万个乡村如果发展生态农田,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农田的缺点是投入的劳动力多。农忙季节活重活累,农民多不愿意采用。需要研究一些方法,减少劳动力投入,如减少或停止打农药的劳动力投入、用机械播种与收获等。不过,只要效益高,就会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进城打工不如在家种地挣得多,他们就不愿意进城打工,可以解决生态农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424434.html

上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四:呼唤生态的绿色革命
下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选择》连载之六:生态农田科学原理
收藏 IP: 117.136.38.*|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