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笔者12年前的呼吁引起了央视焦点访谈关注

已有 3882 次阅读 2019-6-1 09:41 |个人分类:生态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杨树, 生态功能, 固碳, 焦点访谈

5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播放了《杨树:成长的烦恼》,笔者接受采访并重复了12年前呼吁的观点。单纯树种造成的生态问题,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栽杨树?
作者:蒋高明 科学时报 2007年10月

目前,我国营造单一纯林过热现象令人担忧。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到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南岭,甚至有人还在海南岛策划杨树育苗基地,试图将杨树栽到海南岛。

只要驱车绕山东一圈,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杨树幼树、幼林,很难见到多样化的乡土树种。北方甚至江南各地的公路和铁路两侧,也以杨树居多,杨树中又以“107”、“108”或三倍体毛白杨之类的“人造品种”居多。笔者小时候,山东乡村的本地树如楸树、枫杨、侧柏、白蜡、国槐、榆树、苦楝、梧桐、板栗、核桃、皂角、香椿、臭椿、合欢、垂柳、旱柳、紫穗槐等等,随处可见,而今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而这个变化几乎是一夜间就完成的。记得笔者大学毕业(1985年)那年,农民们将河道两侧好端端的森林整体砍伐了,从此栽杨树至今。据说是上面要他们干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栽杨树呢?利益使然!

人们对杨树的使用,不是利用其整体木材,而是将其剥成一层层的薄皮(厚约2~3毫米)使用。将杨树木皮再贴到高密度板上,制造所谓的人造板材,用于城镇大规模装修或制作粗陋的家具。因为市场巨大,出现了一系列产业,即种植—砍伐—运输—销售—加工—再销售—装修。这种木材加工过程造成大量环境污染。化学黏合剂如脲醛树脂胶制作的木材会释放剧毒的甲醛,长期接触该类黏合剂严重威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由于有很好的去向,杨树价格一路上扬,目前市场价格高达1300~1400元/立方米,接近名贵木材如楸树和香椿的价格,后者1700~1800元/立方米。因楸树和香椿不能剥皮使用,只能做木材,其用途反而不如杨树大。有了这种畸形消费,全国上下大栽杨树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说,杨树长得快(华北地区7~10年可以成材)且用途大,老百姓喜欢,多发展不是很好吗?殊不知,长得快“烂”得也快。人造板材是“驴粪球表面光”,做家俱五六年就坏,用做装修材料亦然。因为价格便宜,扔掉了谁也不心疼。全国上下出现装修热,消耗了大量沙子、水泥、砖头、石膏、石头不说,杨树人造板材装修产品因其粗糙,坚持不了几年,很快就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或部分再生资源严重浪费掉了。杨树寿命短,木材质量差,制作的成品寿命短,难以固定日益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相反,那些用优质木材制作的家具或者建筑材料,能够坚持数百年,固定其中的碳随之持续,可起到很好的固碳作用。

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有人用“绿色荒漠”来形容人工纯林问题:其一,地表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其二,生物多样性极差,生产力下降。我国享有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美誉,但我国人工林生长量全球倒数,这正是由于人工纯林本身的生态学问题造成的;第三,土地生产力不能维持、不断衰减,需要像经营农田那些大量施肥和打药;第四,生态系统脆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大面积损失;第五,景观单调,一些风景区以及公路、铁路沿线的人工杨树林在景观上无美可言。

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二战以后也发展了很多杨树、柳杉等速生林,但那是特定时期出现的现象,是以“木材栽培业”农业方式经营的,与我们现在的做法有本质区别,更何况当前意大利、法国的杨树栽培业已经衰退,并没造成灾难。如意大利杨树造林即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也只是局限在波河平原一带,杨树林不超过该国森林总面积的2.5%。现在,意大利986万公顷森林中,天然半天然状态的森林高达98.6%。

在国外,除了商品林,很难发现有成行成排栽植的人工纯林。整齐划一的杨树“横行”天下,就说明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缺乏考虑。

强烈呼吁国家在森林经营上多考虑乡土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在考虑速生获得木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那些缓生而经久耐用的优良木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182401.html

上一篇:笔者应邀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乡村振兴大讲堂》做首场讲座
下一篇:比赛打农药、装防盗门与过度体检
收藏 IP: 210.73.6.*| 热度|

14 张鹰 武夷山 郑永军 王俊杰 尤明庆 周忠浩 王启云 雷宏江 张晓良 吕秀齐 郭新磊 杨正瓴 罗祥存 张连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