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培养质量 满足行业需求----吉首大学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吉首大学医学院 楚婷 秧茂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为满足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自1998年起开始招收与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与模式。但是,如何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保障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同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7 年1 月正式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继续“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到2020 年,实现研究生教育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
吉首大学,作为地处国家连片特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腹地的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行业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引,推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培育高尚医德、服务区域意识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医师为目标的专业理论体系和以提升临床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培训体系,工作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逐渐成为“武陵山区”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
德育为先,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政教育和学风教育
在思政教育上,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学生服务区域和服务基层意识的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凝练了以“立志、立德、立业,树人、达人、惠人”为核心内涵的“立人教育”理念,构建了“课程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四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和“以培育高尚医德和服务区域意识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引导与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远”的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制订了《吉首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条例》,积极开展以医疗扶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每个研究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乡镇医院进行为期1个月的医疗服务实践,形成了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培育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区域的意识,强化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在读研究生中,涌现出了诸多关爱患者、获赠锦旗、获得“医德医风好”、“优秀住培医师”荣誉称号的优秀学子。
在学风教育上,制订了《吉首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管理规定》《吉首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吉首大学研究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吉首大学对学位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理办法》等制度。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课程考试、学术精神、学风考风和论文撰写与发表等方面,注重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各基地医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学风监管及惩戒制度。在读研究生们均做到了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治学严谨,学风优良。
能力为重,强化临床技能的培训和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技能的培训上,实现了与住院医师培训的有效衔接;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站点、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采用以下举措,为确保住培质量保驾护航。
1. 住培开始阶段,① 强化岗前培训:由各基地负责实施,主要包括基地情况介绍、公共理论授课、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与考核等内容。② 落实导师制:根据导师职责,明确提出导师对所管学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指导任务。③ 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国家住培要求制定轮转和培训计划。
2. 住培中间阶段,① 严格轮转考勤管理:基地专人负责每天下科室抽查轮转考勤,住院医师必须根据轮转计划轮转,不得擅自更改计划。② 规范小讲课、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各科室上报每月教学活动计划,住培专家委员会及住培督导下科室督导教学活动落实情况,并就教学活动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予以总结和提出改善意见。③ 注重反馈,及时整改有关问题:建立住院医师微信群、QQ群、信箱、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沟通反馈方式征求住院医师的信息反馈,针对住培管理、老师带教和学员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3. 住培结束阶段,① 针对住培结业考核大纲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住培结业合格率。② 举行毕业典礼,对优秀住院医师进行表彰。
4. 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导师、学员和科室给予适当的激励:
对导师的激励包括:①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情况与个人的晋级和评优挂钩。② 对教学主任、秘书、导师各项工作进行考核,根据完成教学任务的质和量进行绩效奖励。③ 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④ 对优秀带教老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对学员的激励包括:① 对表现优秀、能力强、能够独立执业的学员给予500-1000的绩效奖励。② 将学员待遇与过程考核成绩(教学活动参与情况、日常考核、执医考核、结业考核等)挂钩。③ 对科研表现优秀者,予以绩效奖励和资助其参加院外培训。④ 评选优秀住院医师,并给予奖励。
对科室的激励包括: ① 每月对相关科室进行督导检查,院长在周会上反馈和通报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管理。② 评选和表彰优秀住培科室。
在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制订了《吉首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管理规定》《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吉首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明确规定选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临床医学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出台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排版要求》《吉首大学关于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规定》《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实施细则》《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流程及相关规定》等文件,建构了严密的论文质量保障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论文开题、导师指导、校内评阅和校外盲审的论文写作、指导和评审程序。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在省级以上统计源专业学术期刊至少发表论文1篇,这是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指定了论文发表的期刊目录即:SCI/SSCI期刊、CSCD/CSSCI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省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论文发表认可期刊。
方案为基,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和积极开展教学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出台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和流程。科学设置课程,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临床实践类课程与学术活动。其中,开设公共必修课3门,开设专业基础课4门,开设专业课11门,开设选修课7门,开设实践类课程4门(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开设研究前沿选修课31门(学生自主选课),开设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课程3门,实施33个月临床能力训练,明确要求参加学术活动不低于20次。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学术讲座和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创新上,一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开展典型病例、多发病例、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等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实施案例教学;三是积极推进模拟教学、床旁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融合,实现课前与课后、线上与线下、医院内的临床疾病诊治与医院外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提升研究生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监管为要,创新指导模式与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在指导模式上,建立和实施了“双导师制”与“团队培养制”相融合的“二制一体”指导模式;制订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试行办法》和《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导师职责:一是论文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从学术前沿,最新技术,学术规范,研究论文的写作、投稿与发表和学位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给予研究生具体指导。二是临床实践导师负责研究生临床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从临床专业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疾病的诊治技能、临床服务工作能力、临床医学课程学习、临床技能培训、医德医风、职业素养和依法行医等方面给予研究生具体指导。
在质量监督上,一是以“科学性、可行性、发展性、有特色”为思路,制定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动态考核细则》,每3年开展一次导师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素养(医德医风、临床医技水平)、治学态度、教学能力及科研学术水平等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招生资格。二是制订了临床专科的培养细则,实现了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制定了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台了《吉首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吉首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吉首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吉首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等系列文件,设立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方案》,明确提出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培养模式、设立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质量考核体系、引入外部力量强化质量监管”等五个方面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设置了包含“职业价值”、“医学科学知识”、“沟通技能”和“临床技能”在内的4个一级、13个二级和20个三级考核指标。三是制定了《吉首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吉首大学医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吉首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基地医院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合作机制、以人才培养效果为导向的基地评价机制和培养过程定期检查机制;学校和基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新生复试工作,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开展论文指导;每年对基地教学工作开展检查,建立了导师微信群、研究生QQ群等平台,拓宽沟通和交流渠道;学校每3年开展一次基地评估,对于工作开展好的给予表彰,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基地资格。
工作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工作成效显著,体现在:2018届(首届)29名毕业生中,86.2%(25人)的学生自愿留在武陵山片区医院工作,志愿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其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为100%;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通过率为100%;29篇学位论文全部来源于临床实践,其中3篇为临床研究报告,2篇为临床病例分析报告,5篇为临床经验总结,11篇为临床疗效的评价,5篇为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3篇为专业文献综述或循证研究,经过校内预答辩和评阅环节,论文送出后校外专家盲审通过率100%;29名毕业生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刊发或录用了45篇学术论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8%、实践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为100%。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表现在:以服务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为使命,确立了面向区域、面向基层,培养医德医风好、综合素质高、临床诊治疾病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强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培育高尚医德、服务区域意识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医师为目标的专业理论体系和以提升临床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培训体系;确立了“双导师制”与“团队培养制”相融合的“二制一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
总而言之,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的意识强,毕业生深受区域和地方医院欢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穷落后地区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引进难的矛盾,彰显出吉首大学在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人才需求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刊登在2019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
原文网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3/05/content_513924.htm?div=-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