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海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ms88 像海鸥一样:展翅高飞,壮志凌云;学海无涯勤为径,青云有路志为梯。

博文

试述提高学习获得感的路径 精选

已有 6777 次阅读 2023-12-11 11:0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试述提高学习获得感的路径 

在校学习的每位学生都面临一个重要的、不能回避的问题,即如何提高学习效果或成绩?在这里,我将它称为学习获得感”。为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学习与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或看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期望可对年轻人有所启迪,助力学生们提高自身的学习获得感。 

一、找到和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是不同的。世上没有One Fit All解决方案。因此,同学们必须找到和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原则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易于记忆。 

二、了解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对课程成绩高低的常见误解有:

1.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 成绩好--研究表明是不对的;

2.记忆力不好, 成绩差--研究表明是不对的。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提示,与课程成绩呈正相关的是:

1.自律性(self-discipline), 成绩好;

2.制定学习计划, 并持之以恒执行计划, 成绩好;

3.多做习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成绩好。

可见,勤奋与刻苦是提高学习获得感的“不二法门”。

学位.jpg 

1 勤奋与刻苦是提高学习获得感的“不二法门”示意图

三、以长取胜

一个只关注自身缺点,而不欣赏自身美德、优点的人不会有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会有快乐和成就。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要时常拷问自己:我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问题的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大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层次,决定了你成就的高度。要敢于去解决大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到极致,以长取胜。 

四、成为以学习为乐的人

最聪明者中谁更闪耀?

一项为期25年的精英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Mathematics (STEM) 研究生成就分析报道(McCabe KO, Lubinski D, Benbow CP. Who shines most among the brightest? A 25-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elite STEM graduate students. J Pers Soc Psychol. 2020;119(2):390-416)中,该文作者以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排名前15位高校的714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和比较25年以后他们的成就;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下列特征者更耀眼、更能成为行业领导者和高手:

1.兴趣高对教学、科学研究性问题;

2.价值正正直、自信、诚实、仁爱;

3.个性强定、合作、可靠、引领;

4.工作狂努力、付出、周末也上班; 

5.学习痴喜挑战、乐于学习新事物; 

6.专注深全心全意地研究一个问题。

儿童对上学的喜欢程度对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一份研究报道以英国12135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分析和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 (Morris TT, Dorling D, Davies NM, Davey Smith G. Associations between school enjoyment at age 6 and later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a UK cohort study. NPJ Sci Learn. 2021; 6(1):18);研究结果提示:6岁时喜欢上学(enjoy school)的儿童比不喜欢上学的儿童在GCSE(英国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毕业考试文凭)上均多得14.4;他们获得5个及以上A*成绩的可能性也要高出29%

可见,6岁时享受学校教育对16岁时的教育成果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意味着享受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近期成绩,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多年后的成绩

上述研究结果,从科学上支持孔子的如下论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是,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期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以学习为乐的人

祝福每一位同学,人人都能拥有满满的学习获得感

上述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做了适当的修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24-1413359.html

上一篇:再论临床病例报告
下一篇:美国2023年版146所顶级研究型大学名单
收藏 IP: 120.226.138.*| 热度|

8 崔锦华 吴斌 孙颉 汪凯 杨正瓴 王成玉 宁利中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