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赴美国技术转移培训考察报告(四)

已有 3989 次阅读 2011-8-15 14:28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技术转移, 启示, 人才战略

赴美国技术转移培训考察报告(四)

 

(接上篇)

五、培训考察的体会和启示

科研成果商业化问题,始终受到美国国会和政府极大关注。美国通过立法支持技术转移,鼓励科研成果商业化,并把它提升到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美国政府认为促进技术转移,就是推动和提升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这次在美国的技术转移培训考察,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 科研成果商业化一定要依靠技术转移,而技术转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发展经济、不断创新,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政府始终努力工作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修订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使技术转移有法可依。自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拜·杜法案》以来,美国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实践,通过、修正和调整了一系列支持技术转移的法律和法案,真正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立法,加强联邦政府及国家研发机构对技术转移的责任,去除制约技术转移的不合理障碍,通过加速国家资助的技术成果的转移,提升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用法律来支持技术转移已经渗透到美国技术转移的各个层面。

在培训考察中,我们每到一处都能听到、见到和体会到,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对美国技术转移的贡献。

 

2.科研成果商业化一定要面向市场、科学管理、抓大放小

美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过程,是以市场为导向的。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和措施,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直接对研究开发工作的支持,例如,政府对基础研究、国防高技术研究和空间研究的资助;政府对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资助和培训科技人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第二类是政府通过放宽政策或制定新的法规条例,刺激私人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为技术创新创造有利的大环境等。例如,政府的采购政策、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税收政策、修改反垄断政策、促进技术转让的政策等。政府机构只对政府每年投资在大学和国家实验室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移负责,并通过政府介入权形成威慑,推动政府投资产生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而对企业或其他机构的技术成果转移,只要不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则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

这种抓大放小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美国政府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效率,并成功的通过市场机制,将国家和社会投资合理搭配到不同领域,不但用好了国家的研发投资,还调动了行业和企业等社会投资。这种现象,已经导致美国私企研发投资,高于国家投资的局面产生,这对美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是极大的贡献。

 

3.明确的知识产权意识

加强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发明者的正当权益和积极性。在美国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美国政府促进工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政策。因为新技术的开发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保护知识产权是对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强有力刺激。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更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1987年美国总统行政命令规定,在美国与外国的科技合作和国际贸易中,必须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并将其作为国际合作的先决条件。

由此可见,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在美国的技术转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美国科研成果商业化必须遵循的一条主要原则。

 

4.独特的人才战略促进技术转移

美国政府始终认为,人才是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人才转移必然带动技术转移,人才战略成为美国政府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美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的吸引全球最有才华的青年人,参加美国的科学技术的行列。通过培养使用,使他们成为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人才。而这些人才,对美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转移所作的贡献是潜移默化的。

 

通过短短21天的培训考察,使我们对美国的技术转移和科技中介的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美国的经验对于加强和推动北京地区技术转移及科技中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赴美技术转移培训考察团

20051113

(执笔:丛 巍  审核:林 耕

(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11-475411.html

上一篇:赴美国技术转移培训考察报告(三)
下一篇:优化市场环境 促进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的北京技术市场
收藏 IP: 182.18.9.*| 热度|

3 许培扬 谢鑫 栾信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