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刘小燕学位论文:晚清《农学报》与其农学知识体系传播

已有 2960 次阅读 2011-6-29 13:09 |个人分类:弟子学位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技传播, 《农学报》, 晚清, 研究生刘小燕, 农学知识体系

晚清《农学报》与其农学知识体系传播

硕士研究生  刘小燕   指导教师  姚   远  教授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1.4可能的创新之处. 5

第二章《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7

2.1《农学报》之前农业科技在综合性期刊中传播的文献调查. 7

2.2  传播农学知识最具代表性的4份期刊. 8

2.2.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首次介绍西方农会. 8

2.2.2《格致汇编》首次系统介绍西方农学和农业. 9

2.2.3《时务报》与梁启超的重农思想. 11

2.2.4《知新报》首次设置“农事”专栏. 12

2.3农学知识传播催生了农业期刊——《农学报》. 14

第三章《农学报》的媒介组织形态. 16

3.1《农学报》出版经营概况. 16

3.2罗振玉与《农学报》. 20

3.3藤田丰八与《农学报》. 24

3.4上海农学会与《农学报》的关系. 26

3.5办刊背景、宗旨与定位. 28

第四章《农学报》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机制. 32

4.1编辑传播策略. 32

4.1.1编辑出版奉旨刊行. 32

4.1.2 栏目设置中西并举. 32

4.1.3延伸产品《农学丛书》. 35

4.1.4编者读者合而为一. 36

4.1.5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37

4.1.6综合性强覆盖面广. 38

4.2  农事新闻传播策略. 40

4.2.1农事新闻栏目概况. 40

4.2.2农事新闻传播特征. 41

4.2.3农事新闻传播意义. 49

4.3扩散传播机制. 50

4.3.1晚清农业科技推广传播的影响因素. 50

4.3.2西方农学与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渠道与多级传播模式. 55

第五章  农学知识体系传播内容分析(上). 60

5.1“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学. 60

5.2光电与农艺化学. 61

5.3农业气象学. 63

5.4蚕体解剖学与土壤学. 65

5.5肥料学. 66

第六章 农学知识体系传播内容分析(下). 69

6.1农作物学、园艺学与林学. 69

6.2植物保护与病理学. 73

6.3农具及农力学. 74

6.4种植学与农产制造学. 75

. 79

一、第一份专业性科技期刊的新闻事业价值. 79

二、罗振玉、王国维、藤田丰八等编辑群体的知识转型. 81

三、新闻与传播策略、机制的特殊性. 83

四、农学知识体系传入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86

参考文献. 90

附录. 9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83

. 184

 

摘要

《农学报》创刊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份专业农业科技期刊。由罗振玉、蒋黼等创设的上海农学会所主办,办刊长达十年之久。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且维持长久的生命力,可谓当时报刊业的一个特例。鉴于此,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法、原始文献分析考证法,从其媒介形态、编辑传播策略、机制与传播内容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从而明确《农学报》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与农学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表明,这些期刊中农学知识均是以零散的单篇文章出现。《农学报》作为中国第一份专业科技期刊,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农学知识。

《农学报》刊载的西方农学知识全面系统,分为农业基础科学与农业应用科学两大类。《农学报》传入的西方农业基础科学,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光电学、农艺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其中农艺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是其他期刊所没有的新知识,除此,还有农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农业应用科学,主要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力学、植物保护与病虫害学、农产制造学等。所传入的学科较为齐全,构成了现代农学的基本框架。

在传播策略与机制上,《农学报》采用独特的编排方式,将翻译的农学论文按学科汇编成《农学丛书》,进行二次传播。农学会的成员兼具编者与读者双重身份,其所办的《农学报》又作为农业学堂的教材,学生亦成为其受众,再由乡绅讲授于“乡劳野夫”,这就形成了农学会、《农学报》、农业学堂、乡绅等多级传播模式。《农学报》经由日本系统传入的西方农学知识体系,注入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全新的知识元素,以前所未有的媒介形态实现了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交融,并以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运用于传统农学为标志,首次系统地、大规模地和整建制地将农业科学技术分类精细化,从而形成了古代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分水岭,初具晚清中国农业知识体系的雏形。不仅在媒介形态的特殊样式上,而且在农学知识的传播总量和体系的完整性上,《农学报》实现了空前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现代农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学报》,罗振玉,农学体系,编辑传播策略,农事新闻,传播扩散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 刘小燕,姚远.《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6):1107-1111

[2] 刘小燕,姚远.《农学报》与其农业基础科学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40(2):371-376

[3] 小燕,姚远.《农学报》与其农业应用科学传播[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116-121

[4] 刘小燕,姚远.《农学报》及其编辑传播策略[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6):54-59

   [5] 刘小燕,宋轶文,姚远.从创新扩散理论看《农学报》中农学知识及农业科技的推广[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4):572-575583

     [6]王小龙.依法理财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11月承担编审工作,并  协助总编审统稿

科研项目:

     [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XW004),编制《近代中文期刊一览》,承担一章撰写,并协助主编统稿

     [8]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科技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Z10124)”,撰写地理学部分

                                               致 谢

当学位论文终于尘埃落定的一刻,一种无言的感动与欣慰油然升起。回首这一路的点点滴滴,走走停停,喜悦、焦虑、忙碌、迷惘将这段原本空白的生活填充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三年的时光,在缝隙中荏苒,转瞬间到了离别的季节,太多的眷恋与不舍留存心间。留恋西大校园的每一寸土地,让我的脚步走得更为坚定踏实;留恋姚老师无私的奉献和帮助,让我在求学的路上找到了风向标;留恋我们每周一聚的小集体,让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留恋朝夕相处的朋友,让我在困惑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三年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这一段旅程中,我汲取了一笔精神财富,珍藏有太多的感谢与美好的回忆。在此,谨向三年来给过我关心、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导师姚远教授三年来对我学业的指导和生活的关心。从论文选题到整个写作过程,都倾注了姚老师的心血,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职业追求,让我们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的崇敬。记得读研的第一个学期,未曾认识姚老师,那时的自己处于彷徨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整天浑浑噩噩的研究生生活有所失望。直至学期末,与姚老师商讨我的论文选题,针对我的专业给我提供了多种思路,分析每一个选题的难易程度,甚至寒假期间,仍多次交流,时间再晚也毫无怨言,对于学问,他总是津津乐道,有着用之不竭的热情。心中时刻惦记着每个同学的论文进展情况,有新的想法、思路都会及时告知,哪怕是在假期,每次收到老师的短信,都会心生感激。而对自己却是无尽的自责,多次看到老师在线,发一条信息问侯健康状况,每次的回答总是惊人的相似,书稿已经写了几万字,还在写作中。这样的答复让我倍感惭愧,心里像针刺过的痛,老师在忙碌工作的时候,自己却在尽情的放松。姚老师视时间为珍宝,当我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他早已进入学习状态,潜心写作,实现他尚未了却的心愿。许多个清晨,辛劳只需一盏灯来证明,在一个连时间也感到疲惫的书桌前,他继续着自己心中不灭的旅程。几十万字的论著最终见证了他的心血,奉献也成为他最为明了的代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与旺盛的求知欲在无形之中已经为姚老师贴上一张完美的标签。平时我们所作的每篇论文都要不厌其烦地修改五六次才能通过,逐字逐句,即便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每一个结论都要有根有据。论文每改一次,满处都是红色的字迹,圈圈点点,密密麻麻的符号中隐匿着我无数次的感动,却从未对老师说过一声“感谢”。也许,“感谢”二字不足以表达对姚老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有时候总在设想,如果没有姚老师的严格要求,我应该不会如此快地进入研究状态,如果没有老师的关心和询问,学位论文应该不会提早完成,如果没有老师的坚持与鼓励,我是不是会在枯燥烦琐的古文面前退缩,如果没有遇到姚老师,我不敢设想我的研究生阶段该是怎样一种混乱不堪的状态,短暂的三年也许会是另一种结果。太多太多的如果,生活的路不能假设,也没有假设,只能说明我是幸运的,感谢上苍是如此的眷顾我,让我遇到如此完美的一个老师,才使我的研究生生活足够充实和完整,我最大的收获亦在于此。姚老师所做的一切,我不知用何种方式回报,也许一切尽在不言中,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他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他的疲惫与辛劳。时之已久,我们的思维方式、角度、论文写作水平都有了长足地进步和提高,在追求学术的路上,我从一片漆黑中步步迈进,逐渐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而姚老师是正是那一盏照亮黑暗的启明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给我指引了一条继续前行的路。姚老师就是这样,用他的行动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他对学生的关爱,被我们视为一种神圣的责任,小心翼翼地存放在心底,珍藏为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恩和记忆。三十年,忠心耿耿,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和心血洒在西大这片渗透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土地上,默默无闻的奉献诠释了公诚勤朴的真正内涵。人的一生总该有一种坚持,姚老师的坚持就在这里,在这片坚实的土地,执著地坚持,无私地奉献,实现人生际遇中最美丽的惊喜。生活中触动心灵的往往是刹那间永恒的一幕,稍纵即逝,却永生难忘。此时此刻,心中只有无限的敬慕与感恩。

感谢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和西大学报的老师,他们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查阅资料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便利之处,生活上也给了我关心和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与哥哥,是他们在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莫大的支持,有他们的牵挂,我才会有避风的港湾,有他们的鼓励,我才会坚强顺利地走过这一程。

感谢我们温暖的小集体,每周一次交流,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思想,最是那一瞬间的点拨,让我产生灵感的火花。我们一起努力,以会议室为阵营,互相指点,交换思想,每一篇论文都有大家的贡献在其中。师姐师兄妹们无尽的关心和帮助,我始终铭记在心。

感谢118116宿舍的姐妹和我的朋友们,在生活中对我的理解和关怀、帮助,在这样一个融洽、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我才能更充分的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感谢吉卫华同学曾多次不厌其烦地帮我维修电脑,不胜感激。

我深深铭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生活中的每个人。最后道一声:“感谢”!

    欢迎阅读全文:刘小燕学位论文.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460395.html

上一篇:原付川学位论文:晚清《西国近事汇编》研究
下一篇:孙潇学位论文:天主教在华第一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研究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2 郑秀娟 蒋新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