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种子库与人类的危机意识 精选

已有 10233 次阅读 2013-4-1 06:11 |个人分类:上海世博|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上海世博, 种子库


           这篇东西,本来是世博荟萃系列之一,想从我认为最具创意的英国馆,说一下资源平台,用种子库来做一个例子。但现在的生活节奏,大大地快于我们能够消化、欣赏和吸收的步伐。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贴这些世博会相关的博文时,世博的热劲已经散去。不过英国馆和种子的关系,把这样的东西贴出来,还是有些意义的。对我自己来说,也记录当年打仗冲锋一样去“抢馆”的日子。

           英国馆的造型很有创意。整个建筑物,没有传统的“馆所”的建筑结构,它的最大亮点,是外部的“触须”,由约 6 万只纤细透明的有机玻璃铝合金杆“触须”组成,每根长达 7.5 米,大部分露在展馆外面,向外伸展,白天的时候,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提供馆内部照明,并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LED光源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由于这些触须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会随风轻轻地摇摆,使展馆表面形成光泽和色彩变幻,产生奇妙的效果,观众会感觉似乎整个展馆都在飘动,仿佛具有生命力,如一朵蒲公英。

           英国馆最大的特点,是它具有的生命、环保概念。除了它的外形如一朵蒲公英,那些晶莹剔透的有机玻璃杆端头,包埋各式各样的植物的种子,来自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有6万多种植物,使它为一个“种子圣殿”。它让我想到那时刚建成不久的斯瓦尔巴(Svalbard)国际种子库(Global Seed Vault)。这个种子库由挪威、北欧和联合国的几个机构出资修建。始建于2006年6月,2008年2月正式启用,那时就有20多万种种子被储存进种子库,现在应该更多了。这个种子库被称为是全球植物的“挪亚方舟”。

           斯瓦尔巴群岛距挪威大陆约1000公里, 离北极约1120公里,除了武装警卫外,岛上大约有3000只北极熊,这是种子库的一个天然屏障。种子库是以一条长达120米的隧道,到达永久冻土带,按美国国家黄金储备库诺克斯堡的安全设计模式,在隧道的尽头修建而成。即使断电导致洞内的冷却设备无法运转,冻土层一样可以让洞内温度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这种条件下,有的种子可以保存上万年。此外,种子库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地球两极冰盖完全融化,也不会被淹没。它的设计也可以抵挡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核武所产生的破坏。

           种子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生命,源泉,传承,以及未来。现在全球约有38万种植物,抽样调查显示,有22%的植物物种可归入“有灭绝危险”的单子上。面临灭绝危险最大的是裸子植物,比如苏铁科植物中的大部分。从地域上看,灭绝危险最大的是热带雨林植物,这个和人类活动有关。修建斯瓦尔巴这样的种子库,体现出在“人类世”物种绝灭的浪潮中,人类的危机意识。谁知道哪一天,我们需要动用那些仓库里的种子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675743.html

上一篇:林肯的欧氏几何政治
下一篇:偶遇白顶鵖一家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41 戎可 吕喆 李伟钢 陈湘明 曹聪 武夷山 钟炳 陈小润 蔣勁松 陈楷翰 郭向云 张海霞 李璐 段煦 李学宽 刘强 翟自洋 何宏 文克玲 黄晓磊 庄世宇 马磊 曹建军 张婷婷 刘光银 王桂颖 林涛 徐耀 杨正瓴 曾新林 赵斌 柏舟 陈国文 何士刚 鲍海飞 陆俊茜 biofans tuner neilchau Simon uneyec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