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打破小农经济式的科研思想

已有 10908 次阅读 2008-10-31 06:02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王德华先生的博文《秉志论坛》第三次报告会随感中涉及到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我附和一下。王先生写了这么一段:“美国科学家就是自信,研究计划眼光就是放眼世界。全世界范围内取样,进行物种进化、起源和扩散的分析。… 看看人家的气魄,有1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的测定计划。人才队伍(合作队伍)上百人(记得有张照片黑压压的人群)。如果这个实验室这样发展下去,国内的相关研究如何跟人家竞争?”

    这些都是实话,也是该引起中国科学家警醒的话。为什么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能放眼世界,而中国科学家不能呢?其实不是不能,而是中国科学家没有去放眼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原因。首先,在近代历史上,科学技术在西方世界进步很快,而东方世界在科学上落后了。科学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科学发现、知识和技术上,它也体现在人们思想的改变上。东方世界在科学思想上也落后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种自我中心、内向型、收敛性的小农经济思维上。所谓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以家庭为主要的基本生产单位,进行分散、小规模的生产;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科学家对世界范围科研的自信,来源于他们在这个层次上对科学问题的研究、认识、理解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把握。这里涉及很多的问题,但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和思想差异。中国的科学家比较满足于中国境内的科研,不太关心境外的事情,只要把自己的一亩两分地种好,能把饭吃饱并且还有余就满足了,山那边的世界是什么跟我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说近几年中国的基础科研中也有不少具规模的科研项目,看上去像是在搞大科学,但有些项目的规模只是反映在经费和参加人员的数量上,而不是探讨的科学问题上。实质性的科研仍然是每个科研小组各自为战在低层次上进行。这种项目有点象装沙子的口袋,越做越大,但倒出来还是一堆沙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叉、融合式的大科学研究。 从国家科研层面上看,这只是换一种方式花钱而已,而且不一定是最合理的方式。这里除了选题上的问题外,跟小农经济意识的科研思维也有关。虽然在同一个项目中,但每个人都想保持自己的一亩两分地不受侵犯,都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大的荣誉。但大规模的合作,需要把一亩二分地的田坎去掉,需要每个个体牺牲一些东西。而最后的光环,也许只能落到少数几个人身上,不认这个是不行的。

    西方科学家比较愿意追随科学问题到天涯海角。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科学起步比较早,本土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另一方面,这跟他们扩张性的研究思维有关,因为他们早已意识到,要有科学上的突破,只看见自己眼皮下的那点东西是不够的。很多西方学者,甚至是研究生,他们的研究都是在本土外进行的。他们甚至会到世界很多政治上不稳定,环境很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常常有被绑做人质或丢掉性命的危险。比如我的一个研究象的朋友,他真的是一生热爱大象。他住密歇根州,当地动物园的大象死了,他拿卡车把象尸体拉到自家园子后面解剖研究,晚上挑灯夜战,最后还得在园子里挖坑把肢解的象埋掉;巨大的工作量。到我们馆里来工作访问时,从早干到晚。因为他没有什么研究经费,所以衣食住行都很简单。晚上自己拿一个电热杯煮几只鸡腿,撒点盐,然后用超市里买的一种很便宜的墨西哥卷饼,卷上生葱,就着鸡腿就是晚餐了。曾经还递一条鸡腿一根生葱给我,盛情邀请我品尝他的晚餐。他每天工作到深夜两、三点,然后拿一睡袋在办公室桌子下的地板上睡觉,第二天大早起来到厕所里冲个冷水澡,接着干活。他是个犹太人,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贫,但他总是很乐观,任何时候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一旦说到科学问题,他的滔滔不绝和紧追不舍让人难以招架。 几年前他到非洲去工作和教学,进行非洲象的保护和相关的生物学研究,他的工作是很有权威性的。今年5月20号,他在埃塞俄比亚乘小巴去上班,遇上路边炸弹,和一车12个当地人一起丧身。 这几乎就是他必然的宿命。

    当一个人投入自己的全部心身去从事研究,他就会做得很好,不停地向前探索, 走在科研领域的最前面,也会因此在任何层次上都有自信,并能获得把研究做大、做到国际上去的信誉和号召力。我认识不少的国内做生物、地学方面基础科学的研究人员,好像没有人的研究是以中国境外的课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的。有人到马达加斯加岛,亚马逊河流域,澳洲沙漠,非洲稀树草原去常年做研究的吗?或者有以中国周边国家为研究基地的吗? 我想会有,但可能是凤毛麟角。过去由于经费问题,这样的研究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人们也不去想。现在经费好多了,有了这样的可能性。有没有要出去试一把的想法?就说这基因组测序的事,获得组织样品是工作的基础。但如果到全中国的博物馆、研究所去转转,有几家有像样的中国境外生物样品标本的收藏?虽然说区域性的研究会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研究很难成大气候、成体系,最终都成了盖房子的人手中的砖头瓦片。

    中国的科研要走向国际,不能只是把国内的研究做好,把研究结果投到国际刊物上去发表,以及在国际合作中做中国境内的项目,也要争取到境外做持续的研究;不仅关心自己的一亩二分地,也要“放眼世界”,这样才能够在更高的科研层次上说话。如果基础科学研究都是内向型、收敛性的,关起门来自己爽,那样做永远只能是二流水平。中国很大,可做的事很多,但世界更大。地球上已经没有新大陆了,可是文化、科学领域中的新大陆还很多,有待发现。21世纪科学界的郑和、哥伦布们也许还有一较高下的机会。那要看谁能把船开得更远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44860.html

上一篇:博一年、文九八、点点过了三百千
下一篇:敖包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20 李宇斌 张海权 薛长国 徐磊 王芳 郑融 任胜利 王鹰 张明伟 马昌凤 王德华 俞立平 唐小卿 郭晓波 杨正瓴 specevol juscojack htli Mystics84 dgx20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