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y884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hy8848

博文

阿廖莎的蝴蝶

已有 5009 次阅读 2008-11-24 00:5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能, 进化机制, 内源性大麻素, 语言学习, 条件反射

    阿廖莎就是法国电影《蝴蝶》中那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偶然的机会,一个怪怪的爷爷和一个孤单的孩子踏上了走向大自然的旅程。小女孩热情活泼,老爷爷冷静严肃,他们在彼此之间的斗嘴、任性和反驳中,渐渐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亲情。很喜欢故事里那种法国人特有的细腻的情感氛围,觉得世界民族中,唯有法国人和中国人的情感演绎最接近,影片里有一首女孩与爷爷间的风趣问答对唱,国内有一首类似的歌曲叫《吉祥三宝》,童趣依然。

做父母的都经历过被孩子问个不停的阶段,孩子的好奇心似乎是无止境的,阿廖莎的类似问题也被我们自己的孩子问过,当然我们的回答可就不象爷爷那样诙谐幽默。孩子的兴趣来自何方,我们可能对这样的问题已经提不起兴趣了。探究这个这个问题的初衷来自对其他问题的思考,但是让我奇怪的是,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好像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都知道孩子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而到了成年后这种好奇心渐渐消失了,究竟是因为知识增长了对面临的问题具有了自我解答的能力,或者从生物学角度上有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我本人倾向于后者。

当然,我们关心的不是孩子的问题答案本身,那些并不有趣,有趣是隐藏在背后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表现出来那种超越成年人的强烈的好奇心,是否能给出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这些解释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讨论一下什么样的能力具有可遗传性,比如知识是否可遗传,假如科学发达到一定程度,是否能将成年人的智慧通过一些手段传递给下一代?这个可是科幻的一个好题材,可惜目前的科学认识会让人失望了。假设自然通过选择的方式决定究竟那些东西可以被遗传,使得物种的后代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我们把可遗传的能力称作本能,没有疑问的,这种能力应该为这个物种中所有正常个体所具有的,而且对其生存而言是必须的。什么样的知识对所有人来说是必要的?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可能会提出自己领域内必须掌握的知识集,但是要求所有的领域都必须掌握的专门性知识交集应该为空。对于物种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具体的知识是必然的,当然可以预见的,让自然自发形成知识的可遗传能力是不现实的。

联想到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由于当铃响后才能获取食物,实验中的狗每次听到铃声后,就会受激分泌唾液。假设这样的实验延续到几十代甚至几百代,是否能够设想,将产生一种狗的亚种,使得这种狗形成一种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本能?这个可不是狂想,人类饲养家畜的历史有上万年了,我们能够明显分辨出来野生的物种和家畜之间的区别。比如狗,经历了上万年的驯化,已经和它原生的祖先狼有极大的不同了,狗似乎天生就具有了对人的依赖性,这种一个物种对另外一个物种绝对的服从,不同于自然界的伴生现象,而更象是改造过的本能。从生理的角度上看,狗的食性要比狼杂得多,这当然跟人类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这主要在于狗的消化系统比狼具有更多分解淀粉和纤维的酶,不过跟人比较起来,这种生理的改变还不够彻底,毕竟不像人类可以只吃素,狗还是偏向肉食。值得注意的是,狗的心理似乎已经进化出了对人天生的好感。自小家养的狼和狗,狗会很驯服,而狼性早晚要爆发出来。有个比较流行的小说《狼图腾》中就有这么个从小抱养的狼崽,被栓养在院子里,结果这只狼拼死要挣脱铁链,最后被活活勒死。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很多饲养的例子可以看出狼的本性和狗确实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了。

驯化动物与原生物种之间的不同,不能把这个简单理解成野性的丧失,有些东西确实变成了驯化后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这有些象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天然的警觉一样,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即使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示范传教,食肉动物也会捕食食草动物,食草动物也会在被狩猎过程中学会逃避。父母族群的身教与其说是传递知识,不如说是激发本能,使得这种捕食或者逃生的技艺更加娴熟。 狗对人的畏惧与依恋心理对个体而言是生存的一种必须,这不属于对自然的适应而是对人择原理的适应,你可以认为这种人择过程不会让物种产生新的组织器官,但是如果把对人的服从作为一种知识看待,那么狗已经把这种知识作为一种本能遗传下来了。再假设,如果每个驯化狗的人一直都在坚持巴普洛夫式的喂狗的仪式,是不是现在的狗出生就具有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本能呢?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有趣多了。

有些跑题了,回过来说人的本能,即使驯化使得动物能够获取一些新的本能,对于人来说,更加复杂的知识无法形成稳定的遗传选择定式,因此必然是不可遗传的。人的知识必须要后天获得,为此人的大脑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就是后天学习的本能,儿童无休无止的好奇心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

有科学实验证明,在胎儿发育及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都会分泌内源性的大麻素,这些大麻素作用和成人吸食毒品产生外源性大麻素相同,就是产生神经的兴奋,影响神经元突触之间较强联结的形成。胎儿和儿童的大脑虽然没有遗传过来知识,但是感觉器官过来的信息将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使其产生初始的内像(不只是视觉)。这些内像彼此的关联性是脆弱的或者根本不相关,大脑进化出来的学习本能,就是将这些内像以一种序的关系连接起来,生理上体现为突触之间的关联性,逻辑上表现为因果关系。内源性的大麻素从因的角度上,使得胎儿和儿童更易于在内像之间获得有效的强连接,表现为儿童天才般的想象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愉悦感受使其乐此不疲,这可看作遗传的学习本能。与成人吸毒不同,这种内源性大麻素的作用是受到精确调控的,不会强到意识的迷幻程度,但是又具有相当的兴奋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内源性大麻素在大脑中分泌越来越少,虽然成人的知识在不断增长,逻辑性增长的同时,创造力在不断下降,兴奋点在慢慢销蚀。

表面上儿童的问题有些可能听起来有些傻,糊弄孩子是很容易的,就像老爷爷回答阿廖莎的问题那样,风趣幽默,但是绝不真实,因为孩子的问话不是在评判结论的正确性,而只需要给出一种序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将一种内像与另外一种内像用因果关系关联起来。其实深究起来,科学理论也无外乎这种将内像之间通过某种条件关联起来,本质上没有区别,不同的是,科学理论所陈述的像之间的关联性需要具有可重复性。

还没有发现内源性大麻素调控的详细机制,不过母乳中含有微量的大麻素,这对孩子后天的智力成长无疑起了补充促进作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成长的起点,相比较而言,有那么一点点的优势。不过在没有弄清楚大麻素生理机制之前,估计没有那个厂商敢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大麻素。大胆想象一下,对于一些先天大脑受到损伤的婴儿,或许少量的大麻素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智力潜在的缺陷。

既然内源性大麻素分泌对于学习具有大大的好处,为什么进化没有让人终生具有这种能力?坦率地说我们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看,当人类具有复杂的知识需要传承的时候,也即是文字开始出现,离现在仅仅不过67千年的历史,这么短的时间,自然还不能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做出强有力的选择优势,多数情况下,儿童时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对于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来说已经够用了,比如语言能力,在孩子34岁是最强的,学习一门语言掌握发声、语法习惯等,这个时侯就已经基本成形够用了,而到了青春期后,人的学习新语言能力退化,甚至终生无法学会另外一门语言,多数情况下,人们掌握的第二语言不是建立在直接的内像上,而是建立在第一语言二次映射上,带有浓重的母语色彩。

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珍珠鸟语言学习能力的研究表明,这种小鸟也有一个“牙牙学语”的过程,他们发现,幼鸟在出生30天至45天后进入“学语”阶段,发出无规律的叫声。这时,幼鸟脑中被称为纹状体前端巨细胞核外侧(LMAN)的区域处于活跃状态。而一旦幼鸟掌握了如成年鸟般“唱歌”的本领,这一区域活动便趋于平静,脑中的发声控制最高中枢(HVC)取而代之,开始进入活跃状态。当研究人员阻断成年鸟脑中发声控制最高中枢,它们的纹状体前端巨细胞核外侧又重新活跃起来,并发出像幼鸟一样的叫声。

这个例子并没有提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是否有内源性的大麻素分泌,比较遗憾,不过,从一个侧面我们能够了解到对于低等动物而言,也具有同样的语言学习机制,和人类一样这种能力在幼年期更具有天赋,这个实验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小鸟看起来学会语言后就将这种能力关闭起来;另外一点,看起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种能力还能在小鸟身上复活。有理由相信的是,人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语言的能力终生都具有,只不过能力有强弱之分,是什么使得进化了的人类大脑不是象普通动物那样关闭学习的机制,而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尤为令我们感兴趣,因为这恰恰将我们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或许这把开启持续学习的钥匙就是我们所掌握的语言逻辑,它使得我们能够突破生理上学习的极限,保持学习之门大开,也使得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那种所谓的宗教般的对知识求索的欲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样说来,虽然我们早已认识了语言逻辑的力量,但是恐怕在生物进化的环节里,我们对它的巨大推动力量还是估计得太过渺小了。

 

附蝴蝶主题曲歌词:

 

Claire Bouanich--Le Papillon(蝴蝶)

Pourquoi les poules pondent des oeufs?

为什么母鸡会下蛋

Pour que les oeufs fassent des poules.

因为蛋都会变成小鸡。

Pourquoi les amoureux s'embrassent?

为什么情侣们要亲吻

C'est pour que les pigeons roucoulent.

因为鸽子们咕咕叫。

Pourquoi les jolies fleurs se fanent?

为什么漂亮的花会凋谢

Parce que ca fait partie du charme.

因为那是游戏的一部分。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Pourquoi le feu brule le bois?

为什么木头会在火里燃烧?

C'est pour bien réchauffer nos corps.

是为了我们像毛毯一样的暖。

Pourquoi la mer se retire?

为什么大海会有低潮

C'est pour qu'on lui dise "Encore."

是为了让人们说再来点~

Pourquoi le soleil disparait?

为什么太阳会消失

Pour l'autre partie du décor.

为了地球另一边的装饰。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Pourquoi le loup mange l'agneau?

为什么狼要吃小羊?

Parce qu'il faut bien se nourrir.

因为它们也要吃东西。

Pourquoi le lièvre et la tortue?

为什么是乌龟和兔子跑?

Parce que rien ne sert de courir.

因为光跑没什么用。

Pourquoi les anges ont-ils des ailes?

为什么天使会有翅膀

Pour nous faire croire au Père Noel.

为了让我们相信有圣诞老人。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Ca t'a plu, le petit voyage?

你喜欢我们的旅行吗?

Ah oui beaucoup!

非常喜欢!

Vous avez vu des belles choses?

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东西,不是吗?

J'aurais bien voulu voir des sauterelles

可惜我没能看到蟋蟀。

Des sauterelles ? Pourquoi des sauterelles ?

为什么是蟋蟀?

Et des libellules aussi,

还有蜻蜓。

A la prochaine fois, d'accord.

也许下一次吧,好吗?

D'accord.

好的。

Je peux te demander quelque chose?

我能问你点事情吗

Quoi encore?

又有什么事

On continue mais cette fois-ci c'est toi qui chantes.

我们继续,不过由你来唱?

Pas question.

绝对不可以。

S'il te plait.

来吧~

Non,non,mais non.

不不不

Allez, c'est le dernier couplet.

这是最后一段了。

Tu ne crois pas que tu pousses un peu le bouchon?

你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了呢?

Mmm~~

嗯呵~~

Pourquoi notre coeur fait tic-tac?

为什么我们的心会滴答?

Parce que la pluie fait flic flac.

因为雨会发出淅沥声。

Pourquoi le temps passe si vite?

为什么时间会跑得这么快?

Parce que le vent lui rend visite.

是风把它都吹跑了。

Pourquoi tu me prends par la main?

为什么你要我握着你的手

Parce qu'avec toi je suis bien.

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很温暖。

Pourquoi le diable et le bon Dieu?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717-48061.html

上一篇:民科?官科?
下一篇:Business SOA Structure with Cloud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