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着是美丽的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trilibin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

博文

【科研故事】保持冷静,拥抱变化

已有 403 次阅读 2025-1-6 11: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511日傍晚,踏上新年第一次出差的旅程,这次计划7天,冬至会议也已经过去了近10天的时间,特别感谢此次与会专家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这次会议上,我们也有幸在会议中展示了团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的一些工作进展。这些初步的探索工作也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此次四川之行也有这个方面与企业的深度交流期待能在该领域获得更多的支持为推进行业在绿色低碳领域工作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又是新的一年,还是需要在一年的开始,回顾过去一年的同时,憧憬并有针对性的做出一些规划。就像我之前多次讲到的那样,我的三个工作任务依然是:做好科研,带好学生,知识分享。我还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吧!

第一在科技创新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加热卷烟加热状态评价体系构建”“自然烟气卷烟(NSCs)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创制”两个项目结题和验收工作,当然产品尚未达到预期,仍需继续努力;二是产品迭代创新,作为负责人完成自然烟气卷烟烟支与烟具的第二代方案的研发阶段;三是检测仪器研发,作为负责人研发了两台套仪器,明年推广一下试试;四是创新方向探索,从卷烟厂智能排产系统出发,融合企业能碳管理和精益管理体系建设,初步构建行业工业领域持续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五是科技项目立项,作为负责人进行了“可控热源与约束空间烟草热解/非均相燃烧转变边界问题研究”和“国际视域下自然烟气卷烟风味强化与消费偏好成因”两个项目申报工作,其中“可控热源与约束空间烟草热解/非均相燃烧转变边界问题研究”项目顺利立项。也为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另一项失败了(对不住我召集起来的各位老师了,在此说声抱歉),继续努力。

第二学生培养和其他成果方面。作为导师培养学生10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在2024年,1名博士后优秀出站,1名博士生通过博士答辩,1名硕士生通过答辩。祝愿出站的博士后和通过硕士和博士答辩的同学前途似锦。2024年参与发表期刊论文16篇,申请专利50件,授权专利37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一年到头,不温不火,继续努力。

第三在知识分享和学术交流方面。在各位老师和行业同仁的帮助下,成功举办了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冬夏至学术论坛,本人多次以各种方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作为客座编辑参与了两份国际期刊杂志特刊的组织工作,有效扩大团队在行业内外和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年来,忙忙碌碌,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保持了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也在不断的团队发展中成就自己不断提升了获得感,但依然觉得2024年太难了。宽慰的是,看看2024年论文的引用情况,还不错,止跌回升,是不是可以说明我仍然是一个积极的科研工作者呢?

图片2.png

个人发表SCI论文的引用情况(20062025

面对国内国际烟草行业发展态势,如何把握国际市场烟草消费正在加快迭代进化和国内行业技术持续创新,尤其是工艺相关领域,门类日趋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团队由于前期的不断摸索前行,已然成为航行在这两种趋势中的“小船”。一方面,国际烟草市场的持续迭代进化,停滞不前将不仅仅导致落后,而是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另一方面,国内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创新技术涌现之势凸显,智能烟机、卷烟数字化、大数据、AI+等创新专项或范式不断地推进和重塑着行业科技面貌。这些创新力量在促进知识交流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创新工作。在此背景下,如何智慧地迎接挑战,已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期待在2025年用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和行动上的“三个保持”积极应对,

具体讲,在2024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思想上,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国际烟草产品迭代更新的趋势,以及国内烟草行业新技术蓬勃涌现的态势,努力实现未来烟草工艺创新发展方向上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以国内为主体的单一循环创新模式,向国际与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创新格局转变;二是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烟草工艺技术创新从热物理化学(转化)向电热物理化学(转化)转变;三是从着重强调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向同时兼顾面向产品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转变。行动上,一是保持足够的自律;二是保持阅读、写作和思考足够的热情;三是保持好奇心和拥抱变化足够的勇气。

回到快速行进的高铁上,翻出带的一本小书,买了一段时间了,终于能够在高速的列车上阅读,也是今年预期的行动上的一个方面。这本书的书名是《从提问到输出》,作者上野千鹤子。

本书作者以极为朴素的语言阐述了“创造知识”的全过程,虽然本书虽然只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是去说明从问题提问到信息构建,最终发表以及分享的全过程,当然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创造也是相似的,其中有些观点也不断加深我对某些信息生产观点的强化,而我们平时在学术交流中所做的很多方法与本书类似,本书的主要观点有:

发明者本身被遗忘,才是社会科学家的至上荣耀

从数据出发,摆出论据,以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想法——关于写作的要点

作者区分了“作为生产材料的教育”和“作为消费品的教育”,后者显然对教育课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芝加哥学派罗伯特·E·帕克“边缘人”指向了站在多个系统边界的人更能洞察各个系统。

研讨会中的“不发言等于不存在”——关于组会中的要求

评论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启发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指出论点的缺陷或论述中的问题,预测可能出现的批判,或为作者贡献应对的智慧。

小组讨论时主持人的真正职责是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合理分配重要议题,把握讨论流程。另一种说法,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讨论。有意义的讨论必须引导报告者和听众获得超越报告本身的发现,否则讨论就没有价值。

最强大的沟通工具是信息发送者的身体在场性。共享此时此地的临场感与面对面正是沟通的原点,而报告其实就是呈现你自己。无论古今,大学的小规模研讨组都是最奢侈也是最丰饶的教育土壤。

外行不懂的,内行也不会懂——关于写作与知识分享的要点

这本书的阅读是在1号从郑州去成都的路上,到离开成都前往南宁继续出差的路上完成的,希望2025年有更多感悟和大家分享。

关于这本书

《从提问到输出:上野千鹤子的知识生产术》,上野千鹤子,文汇出版社,2024年出版

推荐指数:★★★☆☆

阅读难度:★☆☆☆☆。

图片1.png

小书的封面

新的一年,以“三个转变”和“三个保持”,继续做好三件事儿,努力践行“保持冷静,拥抱变化”。

202515日于南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39-1467593.html

上一篇:【科研故事】回到起点,重新出发
下一篇:【科研故事】数控制火,创新本源
收藏 IP: 223.104.1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鎬昏:0 | 棣栭〉 | 涓婁竴椤�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9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