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云时代,期刊模式是否可以被网络公开获取代替?

已有 2794 次阅读 2014-10-9 23:1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开放获取, 期刊, 专利, 支撑

李院士发文指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834298.html

建议:保留每一位投稿者的原件和收稿时间的正式证明

理由:如果投稿者的原件中包含原创思维,则无论最终是发表还是拒稿,学科发展历史上这一原创思维应该以收稿时间为依据。



本人评论如下:

全部变期刊为网络开放获取如何?
建议:把公开发布的论文、数据、软件工具、模型算法都算作科研成果,把网络开放获取系统建设成为人类经验的收集、存储、检索、分析系统,实现人类知识的真正云存储架构。


变期刊对文章负责为作者对文章终身负责。
都说同行是冤家,同行评议过的东西不一定就可靠、有效。


 
经常看到10年、20年前发表的成果刚刚被人读懂、应用,这就是研究者能力、水平直接的差异。 越是创新的东西,刚出现的时候越是得不到广泛认同,这应该是规律。


大多数有应用价值的好成果都不公开发表的,即使专利也不去申请,因为有泄密风险。公开发表的东西大都不具备商业市场的应用价值,科学家伙们对地理、历史及花鸟鱼虫等做些推测的自娱自乐罢了。你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章什么也得不到,当然基础理论成果除外。
 

众所周知,发表了论文就无法再申请专利。如果说专利是用来保护知识产权和市场预期价值,那么公开发表文章似乎就证明这个文章的内容没有市场应用价值,或者说只有科学价值,也就是对科学的贡献,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论文里面的东西多是现在看来是对的,过后证明是错的;或者对a地区是对的,对b地区就没有用;或者干脆就是讨论回字有几种写法的无聊文章。如此看来,文章除了评职称,还有何用?


埃博拉研究者自己性命都搭进去了,发表了无数分析、模拟、政策建议文章,也阻止不了病毒的蔓延;真正能阻止病毒的就是药方,这个东西从不见发表,但确实有效。不是没有这样的人才,是管理体制阻碍了人才发挥作用的意愿和途径。


等西方学者把埃博拉的传播模式研究清楚了,埃博拉疫情也该过去了、或者变异了。

如同SARS,什么也搞清楚,疫情也已经过去多时了。


科学家伙们不应该总是玩papers游戏,干点实事比什么都强。
 


网络开放获取,不管目前科学水平认为是对的或是错的,统统都留下来,让时间、实践和后人去验证和评说,不是比同代的同行评议期刊模式更好吗?



这么巧?英雄所见略同啊:

秦研究员走的就是网络开放获取的路子,因为现实中p民不允许发布地震预报,只有官家才可以,但官家往往害怕承担预测失实的责任,喜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推荐他的徐先生则似乎同样不信任同行评议模式。

相反,喝西方墨水越多,似乎越是喜欢同行评议模式,因为他们非常迷信“科学知识”,认为英文书本上或期刊上经过三、五个人鉴定过的东西才是对的。这种认识在西方诚信社会或许管用,国内现实情况下往往无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1711&do=blog&id=833241

 

[27]嵇少丞  2014-10-8 17:42先不忙制作新闻,先通过同行评审发表到JGR,外行人廉价的抬轿帮倒忙


博主回复(2014-10-9 23:26)说句实话,我现在极不相信同行评审,中外皆然。如果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实验事实,大家一般会为谁先干出来,打个你死我活;如果是个理论,则真有思想上的突破,除数学外,一般所有领域都在对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834376.html

上一篇:分辨率是不低,但更关键的是看分类准确度如何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的脸皮真厚--北京成中国纯电动汽车私人消费第一市场
收藏 IP: 152.78.0.*| 热度|

8 徐晓 陈楷翰 吕洪波 刘洋 赵美娣 张文军 ddsers zdlhs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