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竖版地图,凸显专家水平;纸上谈兵,尽显秀才之风

已有 5047 次阅读 2014-7-23 13:43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斗, 郝晓光, 竖版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a875eee0102uwno.html

在《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发行之前,其实这份地图已经在多个单位作为科研用图内部使用。中国开发北斗卫星系统时,采用的就是这份地图,才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失误


博主注:2006年北斗二号布局时采用这份地图提交的建议了吗?当时与会专家认可此提议可以避免失误吗?为何直到2013年才给出一个在北斗二代系统采纳的证明?为何不早一点采纳以避免失误?是否此失误避免与否不太重要?

 

美国在中国的什么方向?东边?

错,是北边。

 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什么洋?太平洋?

错,是北冰洋。

这是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给出的新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被中国军方认可了。


博主注:

典型的哗众取宠的写法!美国究竟在中国的哪个方向,换个地图投影就改变了,何来北方就对、东方就错?地球是圆的,从中国出发无论向东、西、南、北均能到达美国,你说美国究竟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确隔着北冰洋,难道就不能同时隔着太平洋?即使说隔着印度洋、大西洋也未尝不可,具体看如何定义“隔着”这个词?从连通性来说,隔着太平洋比隔着北冰洋更实际,要不租个船从中国经过北冰洋去美国试试看,是不是比横渡太平洋更容易?


纸上距离最近并不等于实际最容易到达,眼睛看到最近的不一定是最经济的,凡事要动脑子结合实际思考才行。


如果想要准确判断距离与方位,竖版地图绝不是最佳方法,最好的应该是看地球仪!



这两个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人印象当中的常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长期使用的地图有关国内发布的世界地图都是横版的,这样看起来从中国飞往美国确实需要跨越太平洋。事实上,一些参与军工科研的专家都有这样的误区。

郝晓光破除这个误区的方式,说起来很简单画一个竖版的世界地图。近日,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了郝所主编的《竖版世界地图》。

郝晓光告诉壹读记者,在《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发行之前,其实这份地图已经在多个单位作为国防科研用图内部使用。中国军方开发北斗卫星系统时,采用的就是这份地图,才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失误:一旦有来自美国方向的导弹来袭,挂在太平洋上空的卫星,肯定要比挂在北极附近的卫星更晚看到。


博主注:北斗是导航卫星,有监测导弹的功能吗?美国有胆量发射导弹越过北冰洋和俄罗斯领空攻击中国吗?大国之间的现代战争,有几个从本土发射洲际导弹攻击对方?大部分都是从军舰、潜艇、飞机上发射导弹吧?


与这次《竖版世界地图》同时出版的,还有《竖版中国地图》。因为后者第一次在地图上将中国的南海完整呈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左下角出小框来介绍南海,所以《竖版中国地图》吸引了更多的舆论关注。


博主注:下面的“横版”地图没用小框图不也将南海完整呈现了吗?呈现南海非要竖版才行吗?换个投影,水平拉伸一下就行了。简单、实用!




但其实郝晓光将世界地图竖起来的举动,则承载着更为微妙的情绪


博主注:希望这微妙的情绪不是仅仅为了哗众取宠!

 

竖版世界地图改变国家计划


“这明显有问题”。

2006年10月,在一次测绘行业的学术年会现场,一名发言专家正在台上介绍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开发的类似于GPS的全球定位系统,军事意义重大。

郝晓光向壹读记者回忆道,当时这位专家说,由于卫星发射和运行成本问题,北斗二号优先选择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太平洋被重点考虑,卫星覆盖范围也将越过中国国界向东延伸达5000千米,因为这关系到“中美军事较量”。而向北延伸覆盖,只涉及覆盖到中国版图的最北端。

郝晓光当时急了,也顾不上专家的面子,站起来就予以反驳。一下子,全场鸦雀无声。

这次会议聚集了200多位领域内的专家,郝晓光被安排在第四个发言。在等待发言的一个小时里,他临时修改PPT,将演讲内容改为《<北半球版世界地图>的军事意义》。“方案严重忽略了北冰洋的重要性”,郝晓光在专家报告后第一个提问,“美国在中国的北面,而不是东面”。

在郝晓光看来,北斗二代覆盖范围的决策主要依据传统横版世界地图展现的中美地理位置。在横版地图上,中美两国位于太平洋两岸,连接两国的最短线路要跨越太平洋。事实上,两国之间的最短线路要横穿北极

所以郝的建议是,北斗系统应该向北覆盖面积更大的信号,而不是将更多的卫星挂在太平洋上空在传统的横版地图上,由于北半球被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北极地区被切断,那条最短的线无法在地图上呈现。

与横版地图以经线切割地球的方式不同,郝晓光编制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以北纬15度为切线,投影到平面上的北冰洋被完整保留从地图上看,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北冰洋成为被欧、美洲国家包围的“地中海”。

本着距离最近原则,这条线路很可能被用做战时的导弹飞行路线。郝晓光在论文中提到,北斗二代是为了战时当美国GPS系统对我国失效时用于我军战略武器的导航,所以北斗二代覆盖范围向北扩展,关系到国家安全。


博主注:刚知道原来我军战略武器非战时也依靠GPS导航!是否因为其对民用公开、免费政策?北斗何时也学习一下人家美国的免费政策?


2013年4月,在郝晓光第一次对北斗二号方案提出建议年后,他收到一份有关部门出具的应用证明:“……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其作者据此提出了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设计的‘北扩问题’……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随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下,我部已根据该意见在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设计中实现了‘向北扩展’。特此证明”。


博主注:为何七年后才采纳?当时作者不顾其他专家面子提出北斗二号向北扩展的建议为何未采纳?从下图看北斗二号目前仍未覆盖中国以北区域。如果说等2020年30多颗全球星座建立,服务覆盖全球了,也算是覆盖了北极,实现“向北扩展”了吧。

既然北斗二号是全球定位系统,何来向北扩展覆盖问题?覆盖北极是迟早的事情,7年仍未覆盖北极,能叫“采纳”吗?这份证明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取得的?报奖评先进用吗?

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2012年的服务范围。

http://zh.wikipedia.org/zh/%E5%8C%97%E6%96%97%E5%8D%AB%E6%98%9F%E5%AF%BC%E8%88%AA%E7%B3%BB%E7%BB%9F


地图背后的北极博弈


建议是采纳了,不过图还是没有出版。话说回来,图没有出,但是有关部门早就开始使用内部印刷郝晓光主编的竖版地图了。


博主注:内部印刷地图是否需要测绘部门审查备案?是否属于非法测绘?要知道农民自己丈量土地、小学生手绘地图都属于非法测绘哦!


郝晓光告诉壹读记者,制作地图本身并没有多少人参与,也没有任何科研立项,前后制作了两年时间(2000年至2002年),然后就是一趟一趟地跑北京去“推销”。按照郝的说法,他十余年跑了500多次北京,最紧凑的一次,一天跑了两趟领导想听郝晓光做报告,他就马上买飞机票过去,汇报结束回到武汉的飞机刚落地,其他领导也想听,他就再飞一次


博主注:只要有矢量数据,做个投影变换制作竖版地图不过几天的工作量,何须科研立项?花费两年制作了何等精确的地图?科技含量体现在何处?原始矢量数据来源何处?更新时间和空间精度如何?没有测绘资质的个人可以编辑、出版涉及国界的地图吗?


如此辛勤的向领导推销,领导能理解其中的科研水平吗?科研工作者如何不花更大力气向专业期刊撰文推销科研成果?


于是许多关系重大的科研参与,是这些个人化的疯狂“推销”换来的。

其中的“推销”对象就有原南极科考船“雪龙号”船长袁绍宏。2004年,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远洋航行首次将竖版地图作为指示图,袁绍宏把竖版世界地图带到南极1997年,郝晓光参与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与当时同在南极的袁绍宏认识。

竖版地图将原本无法表达的南极科考航线变得清晰横版世界地图是以某条经线来剖开的,所以横版地图上的南北两极在图上都已变形,地图中的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被拉伸变形,原本环南极航行的航线变成8字。而在《竖版世界地图》上,雪龙号经过的关键港口沿航线直观分布。

随后,国家海洋局基地考察办公室将它作为内部用图,印刷了2000份。2006年《竖版世界地图》还被国防科工委采用,作为军事用图。


博主注:根据任务不同,选择和使用合适地图是个最基本的原则。很难想象航海不用海图、导航不用交通图,而一概使用国家统一格式正式出版地图!南极科考应该主要使用以南极洲为中心的南半球地图,海洋局使用海图,国防部门使用军用地图,而目前看这些部门内部尚不具备自主制图和合理使用地图的能力。这是不是地图数据垄断的结果?



由于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陆地和五分之四的国家都位于北半球,这张地图特别适合展现国际航线。今年3月24日《中国海洋报》在展现马航失联客机搜索航线示意图时,就使用了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中国地图》。


博主注:似乎使用了竖版地图也无助于搜索到马航飞机吧?


另一个例子是,国航开通北京直飞纽约的北极航线时,因为途经北冰洋的航线在传统世界地图上无法正确画出,而在郝晓光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用直线标出。所有有关部门也采用了郝晓光的地图。据测算,经太平洋航线是1.9万公里;而经北冰洋,仅1.1万公里。航程相差8000公里。


博主注:航空部门竟然没有采用专用航空图?而在普通世界地图上标注、测量航线?这是什么样的管理水平?


也有主动提出使用需求的机构,比如一家外国智库。20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在撰写《中国北极战略评估》,这家全球智库在报告中使用郝晓光编制的地图,来展现北极航道与中国的地理关系。为了获得地图的使用授权,他们主动联系了郝晓光。


博主注:人家不想重新绘制地图,报告中简单使用一次,需要一个版权授权而已。据查该报告似乎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有关,可能是该办公室作为内部资料提供给瑞典,而非智库主动提出竖版地图需求,发现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提供才索要的。


这也是国际形势出现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国争夺北极的动作越来越大除了军事地位,北极还拥有全世界30%的天然气、19%的石油和9%的优质煤。而且,北极航道的开发将带动许多国际航线的变化。

外国智库也十分想了解中国对北极圈的关注。事实上,2013年,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在北极的存在感也确实越来越强。


博主注:中国也想去争夺北极资源吗?绘制一幅北极为中心的地图即可,未必非需要竖版,圆形、正方形、横版地图均可哦,难道很多人喜欢测量南沙群岛到北极点的距离吗?隔着偌大一个俄罗斯,测量结果有何意义?

 

地图出版的“小动作”


虽然,竖版世界地图在设计完成的十几年里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出版。

2013年7月,当湖南地图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佘世健打电话给郝晓光,说要出版他的竖版世界地图时,郝晓光还是一点儿也不信,“地方出版社能出得了吗敢出吗”郝晓光在电话中反问。为了说服郝晓光,佘世健还举了出版社之前的一例。2008年时,湖南地图出版社编制了《中国海洋国土知识地图集》,虽然这本书一再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外交部反复审阅,一度搁置,但最终还是在两年后出版。

郝晓光决定试试看。他和佘世健商量采取“迂回”战术,先将竖版世界地图以不涉及行政区划(如国界等)问题的地势图形式报批,等《竖版世界地势图》公开出版后,再争取竖版世界地图的发行。


博主注:湖南地图出版社隶属于湖南测绘地理信息局,是测绘局系统嫡系部队,为何不敢出版?难道地方出版社只能出版地方地图而无权出版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下属出版社出版地图都如此不易,何谈测绘与地图技术的创新?!地图创新只靠国家测绘局系统行吗?


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三沙市成立之后,中国官方在2013年推出了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首次将南海诸岛同比例展示出来,全景展示了中国的陆海疆域。为了配合竖版中国地图的出版,2013年9月(原定于2014年1月出版),《竖版世界地势图》得以出版。郝晓光感慨道:“我们是搭了三沙市成立这辆顺风车,否则很难出来。”


博主注:既然中国官方在2013年推出了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首次将南海诸岛同比例展示出来,那么湖南地图出版社何来国内首创一说?

“据湖南地图出版社介绍,竖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国内首创的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http://news.163.com/14/0625/02/9VI6KHLA00014AED.html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曾在《中国国家地理》刊文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地图都是横版的,很容易让人有一种“中国版图的东西距离更长”的错觉。单之蔷写道:“产生错觉的原因是,在横版中国地图上,南海诸岛蜷缩于右下角的小方格里,作为附图出现,比例尺只有主图的1/2。”他认为,三沙市的成立让不少人看到了横版中国地图的误导作用和局限性,把一个地级市单独放在地图一角,多少是一种“歧视”。三沙市成立半年后,竖版中国地图终由官方出版。“从横到竖,南海诸岛终于走出小方块,与大陆连在了一起。”

 


博主注:

如果说竖版地图可以消除对三沙地级市的歧视,那么是否意味着以后中国全图必须使用竖版,否则不又重新歧视了吗?为了迎合吹捧竖版地图,人为拼凑各种理由,无所不用其极!到底多少理由站得住脚?


中国有个成语:纸上谈兵!作为科研人员,发发文章纸上谈兵无伤大雅,也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军方据此决策,部署防御力量,恐怕就要吃大亏。


我想军方应该很清楚,假如美方导弹来袭,最有可能来自跨越俄罗斯的北冰洋方向还是空旷的太平洋方向??


总之,竖版地图第一不是中国首创,第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实用。


因此,还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地图为好。


衷心希望我国的地图专业研究人员,能潜心科研,在如下两个方面有所作为:

(1)学术上,深入研究提高地图测绘精度和测绘效率的方法,如平差、投影算法等

(2)管理上,探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提高地图更新速度的措施,如社交网络和数据挖掘方法等


横版、竖版、正方形、圆形等地图无非就是投影变换而已,无论怎么变,只是改变了观感,并没有提高精度。地图最讲究测绘精度和更新速度,这两方面没有突破,只是换个角度展示一下有多大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谷歌地球早已提供了三维地图展示,在不久的未来,平面地图的使用价值将进一步缩减。竖版地图不代表地图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代表科技水平,也不代表美学水平,但似乎可以代表政治水平,在体现南海国土和北极战略上具有较强针对性。这一点作者抓的很准,或许是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围着领导推销时得到的灵感。




彻底抛弃学术界惯有的自吹自擂、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浮夸作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1711&do=blog&id=808976

读<“地图之问” 康乾盛世地图辉煌与遗憾>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806371.html

地图“创新”只为标南海,必须竖版?亲,改一下地图投影更简单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813967.html

上一篇:放弃使用国产加密的54和80坐标系了?
下一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缺乏关键细节
收藏 IP: 114.251.221.*| 热度|

3 曹聪 Vetaren11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