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大而内容小
题目非常宏观,仿佛涉及经济社会的全部内容。但研究内容则局限于几个模型、方法。这是因为课题参与者已经选定,他们的研究范围也早已成型。看题目好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研究,看内容则只有个别人可以研究。
题目大可以申请大经费,内容小因为熟悉的合作者的研究领域不可能面面俱到。
2、领域大而研究方向小
领域涉及面很广,但具体研究内容则很小,原因同上。
3、研究目标大但研究基础差
机理、规律性研究多是数十年、上百年都没有定论的东西,5年怎么可能弄清?何况是没有研究基础的拼凑团队。
4、模型多而可信性差
多为经验模型或者局地适应性模型,参数众多,结果解释性差。一家之言的模型居多,不具备普遍适应性,不能揭示深层规律,无理论研究价值。目前比较通行的是“拉大旗做虎皮”,以欧洲、美国或联合国模型为基础,进行所谓的本土化或本国问题研究,稍加修改便申请大项目。岂不知,模型是对规律的抽象,规律还没有搞清楚,模型怎么能改进?经验模型、统计模型等不过是计算机游戏,假设和参数设置才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但这不是模型学家的专长,而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人员。
5、成果多但贡献小
成果多为发表数十篇文章,培养数十名研究生和领军人才。殊不知这些文章可以数个课题共享,一篇文章可以应付数个课题的验收。目前出版专著也很方便。不要说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就是院士的评选和鉴别都有问题。
6、经费多但重复投入大
几乎每次经费都有设备费、办公费、招待费。
殊不知真正的研究最需要投入的是科学家的大脑、知识和经验,即人才的脑力劳动价值。
7、研究目标大但实际产出小
目标很宏大,但产出的成果可靠性低。机理研究的成果未必是真正的机理,或者就是众所周知的机理,政策对策建议也多是大路货。
总之,科研大牛的圈钱游戏而已,何必当真!你懂的。
希望能看到这样的申请:
目标:根治80%糖尿病患者的新药,不成功则经费全部退回。
有这样的信心和把握,就是一次给个人2亿劳务费,也不为过。
比那些不痛不痒的宏观机理、政策对策研究,投入数千万会议吃喝、差旅、设备费,成果好的多!
所以,科研最好回归本质,多做些基础理论、基本规律研究,多为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如果是应用研究或者政策对策研究,还是请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做更擅长。
特别是有些模型驱动的研究,大都像个电脑游戏。
希望这样“假大空”的申请越来越少(虽然论文很多、人员很多,但都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当事人最明白!),而不是愈演愈烈!
当然,大家都明白,科研评价体制不改,都是空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482115.html
上一篇:
如果家中丢刀,一定要注意近期生命安全!下一篇:
敢于指名道姓进行学术批评的人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