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们发现,一周食用四次土豆可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即使是食用土豆泥、煮土豆或烤土豆与增加的危险有关联,因为他们几乎都可以提高血压,比如食用薯片。
薯片因为油炸的工艺而含有更多的脂肪,这可引起其他健康风险。
但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食用任何形式的马铃薯也能经常引起血压的问题。
他们怀疑马铃薯中的淀粉难辞其咎。
因为马铃薯具有较高的血糖指数,这些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迅速转化成糖,引起血糖水平急剧上升。
研究人员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引起血糖问题。
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专家们分析跟踪了20年三大美国项目中18万7千男性和女性的数据,结果表明,常吃土豆的女性可能患有高血压的风险略高于男性。
但总体而言,他们发现一周吃四次或更多次烤土豆、煮土豆或土豆泥的男性或女性比每月食用土豆少于一次的人患有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
一周食用薯片超过4次,可增加患有高血压17%的高风险。
他们发现,每天使用一份非淀粉类蔬菜代替一份土豆可导致高血压风险降低7%。
但专家们发现,吃薯片没有效果。
该团队还包括在布里格姆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妇女医院的专家,暗示土豆高血糖指数可能是罪魁祸首。
高血糖指数的食物更快的释放能量,从而更迅速的升高血糖。
当政府发出健康报告时,他们建议不应该把土豆再列为“蔬菜”。
科学家们写道:“这些发现具有潜在的重要公共健康影响,因为他们不支持在政府食物清单把土豆列为蔬菜这一潜在的利益。”
他们反而支持有害的影响,这与在控制摄食研究中看到摄入高碳水化合物的不利影响是一致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J同一问题的社论文章中写道,关注个别饮食的研究没有研究整体饮食那么有用。
他们说:“我们似乎被有关特定饮食的食物造成风险的建议(有时是相互冲突的)和研究的媒体报道不断质疑。”
“这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仅仅应对患者的问题,也为遵循什么样的饮食可以降低疾病风险提供一些建议。”
在英国心脏基金会的高级营养师的维多利亚.泰勒说:“这种类型的研究只能说明一个关联,而不是因果关系。尽管更高的土豆消耗,如土豆泥和炸薯条,与高血压有关联,但是它仍可能有其他因素(饮食和生活方式)影响着结果,特别是血压和食物频次的自我报告。”
她补充道:“在英国,土豆不包括在每日五蔬果的建议(水果和蔬菜的消费)中。”
在英国,近30%的成年人有高血压症状,它是我们尽可能了解其情况的原因的关键。
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汤姆.桑德斯教授补充道:“肥胖、高盐摄入、酒精和低钾摄入是众所周知增加血压的方式,但是个别食物的影响是不太确定。”
“一般来说,水果蔬菜与低血压相关,除过腌制蔬菜。”
“不过马铃薯,特别是经常食用的薯片,含有额外的盐,这可能是使升高血压相关联的部分原因。”
“我不认为这项研究被用来阻止人们食用土豆。”
在英国,土豆的消费比在美国更普遍,土豆为人们摄取维生素C和钾的做出重要的贡献。土豆带皮煮或烤的时候,维生素C和钾的含量能够被很好的保留。
今年一月,另一项研究发现,吃土豆的女性可能在妊娠期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大。
研究报告称,一周吃两份或四份土豆的女性可能在孕期增加27%患糖尿病的风险,即使考虑到他们的体重。
精彩评论
难道这是新闻?我以为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医学常识,淀粉类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升高血压超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由于液体潴留,升高血压。专家们感到惊讶?不能都一直很懂的专家!
通读整篇文章,可怕的标题,糟糕的科学。
有没有证据,或者是另一个世界末日预言,仅仅是从毫无意义的“研究”赚取钱财。
为什么没有专家让我们好好享受生活,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的信息,又是一项浪费钱的研究。
不要吃这个,不要吃那个,这个对你不好,这个对你有好处,一晃五年的警告和建议发生改变,曾经对你不好的高脂肪牛油果现在对你又有健康益处了。
什么废话,“薯片没有效果”,试着吃半磅薯片,而不是烤土豆。
原标题:《Eating potatoes four times a week raises risk of high blood pressure: Baked are as bad as chips - but crisps have no effect》
作者:By Ben Spencer Medical Correspondent For The Daily Mail
文章来源: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3595045/Eating-potatoes-four-times-week-raises-risk-high-blood-pressure-Baked-bad-chips-crisps-no-effect.html
编译:杨国力/福德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