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食话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xlh2008 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

博文

品鲜酿百味,酵至美生活:鲜酵到家产品研发故事

已有 5012 次阅读 2019-5-21 15:52 |个人分类:营养健康|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鲜酿酵素

我是一名食品研发工程师,努力探索食物背后的科学和秘密;热爱一切的美好事物,喜欢烹饪和美食。

作为食品研发工程师,从源头把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是一直坚守的良心底线;从业6年来,坚持研发好食品、安全食品,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亦不遗余力做食品安全及科学科普工作,努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曾在《中国科学报》农业周刊开设有“食品真相”专栏;并相继在《人民日报》、《生命世界》、《科学画报》、《金融周刊》等杂志发表多篇食品相关科普文章。

研发初心——对发酵食品的喜爱和孩子饮食安全的顾虑

对于乳酸菌发酵食品的喜爱还是源于来哈尔滨上学体验的酸菜猪肉炖粉条,酸菜那种爽脆的口感,恰到好处的酸度,以及酸菜的乳酸和鲜味氨基酸与猪肉中的鲜味氨基酸形成的鲜味让人欲罢不能,这也造就了东北黑土地独特的风味发酵美食。

t01e2c35a24895bc836.jpg

    而研发益生菌鲜酿酵饮是源自于和朋友的一次体验,当时品尝,酸酸甜甜感觉口感非常好,但是不曾想还没到家,就严重拉肚子,我的肠胃非常敏感,外面的食物只要有一点不干净就会有反应;之后,取了一些样检测了一下,不出意外,大量杂菌严重超标。

后来就大量调研了一下酵素市场,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种:

酵素粉,宣称含有大量的活性酶;

酵素浓缩液,同样也是宣称酵素是酶;

家庭自制的腌渍类酵素,水果+大量冰糖,静置3个月以上;

家庭自制传统鲜酿酵素,水果+大量糖+水,常温下发酵5~7天。

然而,主持研发团队进行大量试验和检测后发现,酵素并非是酶,活性酶经过灭菌、人体消化道、胃液等,大分子的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并不能发挥活性酶的作用;特别是家庭自制的酵素,经过我们试验,即使实验室环境控制的非常洁净,也不可避免水果所携带的各种杂菌对酵素最终品质的影响,特别是潜在的安全风险,经过我们委托第三方检验,发现其中产生各种致病因子(亚硝酸盐、甲醇、甲醛等)及大量的有害菌(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1437630639488.jpg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对于孩子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也非常重视,而孩子也非常喜欢喝饮料,可是苦于目前市场上的饮料不仅含有各种添加剂,还含有大量的糖,而饮料中糖更容易导致儿童肥胖;那就鲜榨果汁给孩子喝吧,可是鲜榨果汁也隐藏着大量糖,并且水果的其他营养成分都浪费掉了。


研发历程——返璞归真,配方简单,标准更高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做出能够让家人和孩子天天喝的安全健康饮品,组织研发团队,创立鲜酵工坊项目品牌,寻找果蔬发酵乳酸菌,跟“黑大酸菜”研发团队讨论发酵细节,不断试验乳酸菌最适发酵条件,根据最佳发酵条件设计发酵设备,从做第一瓶益生菌鲜酿酵饮开始,研发团队就制定了自己必须坚持到底的严格标准,以“安全、健康”为研发理念。

通过918次试验,消耗了上吨水果,从多家益生菌菌种公司和多家科研院所的30多种益生菌中筛选出7种最适合果蔬发酵的乳酸菌菌株,经过科学配伍,添加了发酵促进剂,使果蔬发酵更彻底,提高了果蔬的生物利用度,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710304578.X;制定了家庭操作规范,最大程度降低家庭自制益生菌鲜酿酵饮失败率;独家设计了更适合家庭自制鲜酿酵饮的发酵设备,37℃立体恒温、72小时精准发酵。




新鲜水果、纯净水、乳酸菌粉,其他没了,简单的配方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拒绝色素添加、香精添加、防腐剂添加、不勾兑,纯手工、天然安全;并且有专业的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为您量身打造专属水果组合,给您私人订制服务,更适合您的体质。

乳酸菌粉跟全国各地专业的乳酸菌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保障了乳酸菌发酵菌种的稳定、高效,益生菌鲜酿酵饮第三方检测高达2.9×108CFU/mL,即每100毫升含有290亿的活性乳酸菌,大量活菌才能更有益于肠道健康。

带领团队,历经3年的研发,我们终于创立鲜酵工坊·鲜酵到家品牌,向大家推出益生菌鲜酿酵饮(PFF),让孩子和家人爱上的健康饮品,从此不再担心含糖饮料出现在家庭餐桌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863-1180326.html

上一篇:30多岁靠自己的中青年,生活真的好难
下一篇:酵素到底是什么?你必须要搞明白这几点
收藏 IP: 221.207.1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