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有很多想法,想出来的比他们早,但操作的时候老是滞后别人。如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效用的影响,大一下学期的,上宏观经济学时候就想过;尝试用薛定谔波函数对股市预测,这是大二下学期时候拉住一个物理院的孩去做,但最终没有做的;还有自己去年对各省经济周期同步性分析的做个文章,投几个期刊没人要,最后看到一个老师同样的想法在一个不错的期刊发表;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城市化和房价,以及区域什么板块,很多时候感觉挺酸酸的,当然别人做出来更好,当然也有诸多的遗憾,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会很快把自己想法实现的人,但是有时候自己还是慢了,还是拖延了,在科研中,特别是写论文,我最反感的就是拖延,我一直告诉自己,不管想法对和错,写出来再说,写出来的东西总不会是一无是处,因为在写文章时不要听太多反对意见,写出来后再听。
今天看一个同学在看体育比赛,我说那个教练是刘国梁吗,他说是羽毛球,好不好。接着一个同学说,你认识林丹不,接着又问,你认识姚明不。我说姚明当然我认识,乡下的大叔,大妈都知道。现在有一个问题,林丹是世界羽毛球领域的连续几次都拿冠军的啊,是他那个领域几乎不能超越的人物,姚明呢?在篮球领域,别说世界前三,世界前20感觉就不一定进入。那为什么姚明的知名度高于林丹。我想了想,给那个同学说。这和做科研一样,如果你选择一个非常小且无关痛痒的领域,几乎不被人知道,即使你在你那个领域是大牛,但肯定还是不被人知道;但是如果你做个很大且重要的领域,即使你做的不是最好的,做的还差不多,那你也被别知道,有很大的影响力。接着那个孩,说明旁打侧击挖苦他,因为啥 呢?他研究一个领域,并且是这个领域一个特别小的东西,说我说他做的东西小,将来没前途。接着就去吃饭,想了下,实际上,社会很多评论员,有时候就是智力滥用,如某个国家做某个行为,实际上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什么目的,结果被评论员一解读,这个行为具有这目的,那个目的,一大堆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