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am Smith 是第一个将经济科学化,他的经济系统实际上是一交互的复杂系统,里面的个体自私自利且没有远见,就是这样的一个经济现实,经济系统却总能达到最优,市场每一种商品都能够达到一个均衡的价格。实际上斯密的观点比较接近如今复杂科学的观点,这种看不见手的法则,类似多体系统中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自然科学中的自组织法则(涌现),就是每一个细胞、单元所遵从这局部的法则,而整体朝着一个有组织的模式方向演进。
Leon Walras和Alfred Marshal 等人proposed价格的边际效应理论和coupled的供给和需求方程,但是在早期这些并非被主流接受,源于效应和边际效用这些东西都比较悬乎,不容易测量。Vilfredo Pareto发现社会中的收入分布的人数的密度函数,符合P(m) ~ m-α法则,m是拥有的财富,P是在此财富附近人数的比例,a是一稳定的常数,一般来说所选择的观察尺度不同时候,a呈现不同的常数。
同时 J. W. Gibbs发现P(E) ~ exp[-E/T],其中P是在能量为E时,粒子个数的密度,T是一个常数。但两者不同是,前者下降的速率较慢,而后者下降的速率较快。随后师从庞加莱的Louis Bachelier使用高斯统计模拟巴黎的投资行为,建立P(σ) ~ exp[-σ2/τ] 方程,这领先于Albert的随机游走理论5年。
在寡头竞争中,Neumann第一次尝试利用game探讨微观个体行为。Paul Samuelson利用牛顿运动方程探讨经济中供需均衡的动态稳定性,师从埃伦费斯特的统计物理学家Tinbergen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建构计量经济学的范式,并于1969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1970年获得。
Kenneth Arrow发展了效用理论的公理基础,并尝试给出一般均衡理论的解以及解的条件;George Stigler第一个对市场采用Monte Carlo模拟;John Nash给出在策略博弈中均衡解的存在性;1963年Benoit Mandelbrot 对投机市场的分析,发现投机波动有一个更慢的衰减率,相对Bachelier基于高斯的P(σ) ~ exp[-σ2/τ] ,而更像Pareto的P(m) ~ m-α;即衰减遵从power law P(σ) ~ σ−α,其中a较为robust,且依赖所观察的尺度。
H. Eugene Stanley给EP在加尔各答以正名,使其成为一个学科,在1990s,其连同Rosario Mantegna等人,给出股市价格波动的严格的power law 形式;还有一些有名的EP学者 Helbing,Kertész,Marsili,McCauley,
Scalas,Sornette,Yakovenko,张翼成,Chakrabort, Sinha etc。
参考:B. G. SHARMA 的A BRIEF REVIEW OF ECONOPHYSIC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