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的私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曹聪 曹聪的博客

博文

弗里德曼关于谷歌(Google)与中国的先见之明

已有 7227 次阅读 2010-3-23 23:01 |个人分类:另眼看中国|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扭腰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对中国十分友好,他的近作《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和《炎热、平坦、拥挤的地球》(Hot, Flat and Crowded)和专栏,不乏对中国近年来的进步的溢美之词。
 
弗氏不是“中国通”,对中国发生的某些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真知灼见和先见之明。
 
比如,他在2006年12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专栏中是这么描述如果中国失去了谷歌谁将成为赢家的情景的:

No question, China has been able to command an impressive effort to end illiteracy, greatly increasing its number of high school grads and new universities. But I still believe it is very hard to produce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in a country that censors Google -- which for me is a proxy for curtailing people's ability to imagine and try anything they want. You can command K-12 education. But you can't command innovation. Rigor and competence, without freedom, will take China only so far. China will have to find a way to loosen up, without losing control, if it wants to be a truly innovative nation.
 
译成中文大概意思是:
 
“毫无疑问,中国消除了文盲,大大增加了高中毕业生和新大学的数量,这些努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我仍然认为,一个对谷歌实施审查的国家,是很难孕育出创新文化的,因为在我看来,这意味着限制人们想象和尝试新鲜事物的能力。你可以命令从幼儿园到高中教什么;但你不能命令创新怎么搞。没有自由,中国活力和能力也仅此而已。中国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国家,必须寻找出一种既不失其控制而又宽松的方法。
 
 
他说得还不够明白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305673.html

上一篇:如何界定学术不端——介绍新书《事实和欺诈》
下一篇:李开复的无奈和精明
收藏 IP: 2.30.2.*| 热度|

33 王荣林 刘向军 周可真 李侠 王铮 何琴玉 段明 刘建彬 陈儒军 曾纪晴 陈国文 李世晋 刘凡丰 任国鹏 杨正瓴 吕喆 吕乃基 刘玉仙 张天翼 陈湘明 饶海 虞左俊 丛远新 唐文章 陈远 蒋迅 牛丽川 秦川 lbjman colorful cqq2008 pkuzeal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