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农耕百物图说》序 精选

已有 7086 次阅读 2020-7-17 09:16 |个人分类:琐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农耕百物图说, 胡望安, 农具, 民俗

  按:几年前的一天,我在一论坛上看到征集有关我国传统农具资料的帖子,发帖人是湖北孝感胡望安先生,由于本人博士论文做元代王祯《农器图谱》,该书是我国传统农具集大成者,故通过邮件与胡先生取得了联系。后来才知道,他之前在孝感孝南区文化体育局工作,退休后正与几位同好一起整理一本传统农具的书。很快,我收到胡先生赠我几本他的大作《通假字汇》、《冰雪诗稿》以及他汇编的几本当地民俗的书。胡先生对乡间生活自有情愫,又擅长古体诗,风雅可颂。他和同好整理的传统农具书,前后数年工夫,颇费周折,全凭一腔热情,去年9月才得以在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命名为《农耕百物图说》。付梓之前,胡先生嘱我作序,我是晚辈,且对农具仅有涉猎,不敢妄言,只好婉拒。后因先生殷殷嘱望,只好受命。该书出版后,先生寄我三本,我一本送农史学者曾雄生老师,另一本送所里图书馆收藏,一本自留。曾老师翻阅后,认为该书内容远超“农耕”,似乎更宜称为《农家百物图说》,颇有道理。该书对农家器物搜罗万象,从农田用具、禾场用具、居家用具,到日用、餐饮、养殖、营建等等,确实有一册在手,农家生活备览之感。特向广大农耕(家)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爱好者推荐。

《农耕百物图说》序

  中华农耕文明,由来久矣。我国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发掘的距今一万年以上的人工栽培稻遗址就有三处,分别是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人工粟(小米)的栽培,也是世界最早,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的碳化粟,距今已有7000-8000年。此外诸如养蚕缫丝、猪的驯化、茶树和柑橘的栽培等,均在世界农耕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历来以农立国,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传统四大学科“农医天算”中农业居首,无论私修、官修农书,卷帙浩繁、蔚为壮观。远溯《诗经》、《禹贡》中的零散记载,中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官修《农桑辑要》、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清代官修《授时通考》等,到了近代涌现出诸如石声汉、万国鼎、梁家勉、王毓瑚等致力于农耕文明挖掘、梳理者,功莫大焉。

  但就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言,农耕器具类的典籍实在太少了。先秦《考工记》有些许记载,但文字过于简略。晚唐陆龟蒙有《耒耜经》,可惜笔墨多在江东犁。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涉及农耕蚕桑不少,而且图文并茂,只是体例上以农事带农具,并未专论器具。洋洋农耕文明,为农具专门立谱、绘图、以诗歌颂者,有元王祯一人而已。元代王祯《农器图谱》,是我国古代农事器具的集大成之作,起自田制、终于麻苎,凡二十集(章),搜集农器两百多种,叙其史、阐其制、明其用,一册在手、农器之事备矣。其刊行后,影响甚远,泽被今世。

  胡望安先生,博雅君子也,于文字、诗词、民俗颇有研究,已出版有《通假字汇》、《通假字新说》、《方言俗语正字》、《冰雪诗稿》、《孝感民俗文化丛书》(四册)等书。字义考据严谨、诗词文采典雅、民俗资料丰富,已成为学界难得的参考资料。

  近日,承蒙先生厚爱,送我大作《农耕百物图说》初稿一阅。我关注农耕器具有年,但面对先生宏构巨篇,时有新物、新识映入眼帘,不禁暗自汗颜。先生又嘱我作序,抬爱之至,使我如坐针毡。恭敬不如从命,略陈管见如下,算与读者分享心得。

一、农耕之事备矣

  前文已述元代《农器图谱》,农器之事备矣。今有胡先生《农耕百物图说》,大可以说,农耕之事备矣。该书从视野上,延续了传统农耕文明中的“大农业”观,即对农耕文明的理解不再囿于围绕犁、耙、锄、耨等劳作器具,而是扩展到农耕生活的居家、日用、餐饮、娱乐休闲甚至礼俗活动的用具。这看起来庞杂,但核心归一,均是围绕着“农耕文明”展开,传统农村的婚庆丧葬用具何尝不是农耕文明的一部分。

  全书洋洋大观,分十五部分,近三百种器具,远超书名所言“百物”。这还不包括一些小类,比如扇子下分的纨扇、草扇、蒲扇等。器用不分巨细,应有尽有,真可谓一部农耕器用的百科全书。

二、考究得当、雅俗共赏

  该书考究得当,是指不做无谓的掉书袋,讲述用具的历史简明扼要,重点放在了用具的形态、结构及功用的描述上。

  雅俗共赏首先体现在插图丰富,这点尤为关键。无图则无以识物,何况许多器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公众已经很难见到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器具上,胡先生还进行了部件标识,这样对照文字,读者认识、理解起来会更全面。其次是文字表述上通俗易懂,在一些生僻字上,作者还注有拼音。其实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属不易,需要一定的学术功底,因为许多器用名称不但写法多样(有时可能为俗语误用),而且由于历史演变及地域因素,写法、读音常有变更。这些工作均得益于胡先生在文字学上的造诣,锦上添花、堪称完璧。 

三、孝感特色

  谈到中华农耕文明,其一大特色就是地域性强。古往今来,莫不如此。《齐民要术》总结的是北方旱作农耕体系,清代《马首农言》谈的是山西寿阳一带的农业情况。胡先生为湖北孝感人,深受底蕴深厚的家乡文化熏陶,加上多年对孝感民俗文化的研究,在用具的“孝感特色”上多有留意,不但有随处可见的孝感方言,还结合了一些孝感当地的民俗、传统技艺等。总之,该书不但是一本通用的农家器用大全,还是一本颇具孝感地方特色的农耕民俗读物,体现了胡先生对家乡的赤诚之心。

  我与胡先生未曾谋面,但他之前慷慨赠我大作几部,特别是其《冰雪诗稿》让我钦佩有加,典雅工整、文采飞扬、回味无穷。我知道先生对民间风物多有情愫,但未想到其以一人之力完成《农耕百物图说》,可敬可叹!我身居帝京,虚有农器研究者之名,读《农耕百物图说》,深感该书将惠泽学林,并将助力中华农耕文明之广播。诚可待也!

  遵先生所嘱,敬献刍言。是为序。

scan0148.jpg

20200717-00161_Color.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242366.html

上一篇:从红日初升到落日余晖——读《爱因斯坦也犯错》
下一篇:拙作《科学实验之美》出版了
收藏 IP: 159.226.79.*| 热度|

35 武夷山 郑永军 韩玉芬 刘钢 杨正瓴 王安良 赫荣乔 张晓良 段含明 朱晓刚 尤明庆 雒运强 李学宽 赵建民 付雷 刘全慧 王汉森 吴斌 孙冰 冯大诚 刘炜 徐长庆 宁利中 葛维亚 马鸣 张鹰 李毅伟 文艳群 陈晨星 杜占池 杨金波 姚远程 姚小鸥 fmjzjn suny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