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审稿中发现,基于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的实证论文越来越多了,在研究方法上,以结构方程、回归、因子分析等应用居多,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研究偏离科学轨道,越来越呈现虚无,这种情况隐藏很深,一般难以发现,是需要加强注意的。尤其在论文写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选题很好,思路不错,文献综述全面,研究方法有新意,第一印象绝对是一篇优秀的论文。套用一句俗语,这是精致的科研错误。
举个例子,研究团队领导威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调查问卷中,团队威望用了一堆问题和指标来衡量,这是合理的,但是关于企业绩效,也用主观回答。这样比如调查70个团队,关于创新绩效的问题是,你认为团队创新绩效如何?然后是量表回答,而根本没有创新的硬指标,所以我说是走向虚无,因为难以用主观判断结果对70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创新团队绩效进行比较。
由于创新团队行业不同、单位不同、无论是用主观还是客观的方法,对创新绩效都难以很好地界定。从主观角度界定创新绩效是荒唐的,完全用被调查对象的主观判断来衡量,根本就不好比较;从客观角度界定绩效是可能的,有一定难度,还是可以做。比如对于某个行业,结合主观与客观因素,用创新带来的收益、专利等来衡量,当然还要考虑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
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比如前几年在研究电子商务时,用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调查成本相对低廉,容易操作。这对某些问题是可以的,比如研究对象就是大学生购物,但是用其研究一般的购物行为是不可以的。近年来以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的论文相对少一些,但是还是有不少篇幅,一定要注意这种调查是否真的契合问题的解决,否则就是伪研究。
做科研不易,调查更不易,老师们压力很大。一方面,在调查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犯原则错误,努力提高调查质量;另一方面,希望被调查单位可能的话要给予老师们以最大支持,尽量做好配合,我们不会泄露企业的隐私,另外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总体上会促进社会进步,从长远角度对企业也是有好处的。
2017.7.22 俞立平 于杭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