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林
2016年9月22日下午3时,首届南方哲学论坛暨张华夏学术报告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哲学系的学者、博士生、研究生共9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论坛特邀中山大学哲学系张华夏教授以“辩证法的当代发展——谈谈德勒兹的差异本体论和差异理念的辩证法”为主题分别于9月22日、25日进行两场报告会。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林主持。
论坛上,张华夏教授发表主题报告。首先,张华夏教授提出了导致当代差异辩证法的三个思想来源:一差异辨证法的出现起源于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及前苏联传统唯物辩证法体系进行批判的结果。在当代世界,“差异”是一个关键概念。文化差异问题,宗教差异问题,经济发展的差异和贫富差异问题,物种差异和生态危机问题,等等,迫使哲学家和政治家去反思差异的概念,所以萨特、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愈来愈重视研究差异概念,而德勒兹的哲学则以差异为中心展开。二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中提炼出一些哲学范畴来“补充”“充实”和“改进”传统辩证法是导致当代差异辩证法的第二个思想来源。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新研究即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领域是第三个思想来源。
在此背景下,张华夏教授吸收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德勒兹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论证,叫作“差异论”。它主要包括六个问题:(1)问题的提出:差异悖论;(2)传统的概念差异理论的基本思想;(3)差异本体论;(4)差异自身的原理;(5)批判黑格尔矛盾本体论;(6)德勒兹的差异理念辩证法。张华夏教授对这六个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张华夏教授指出,在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差异在哲学上是不值得研究的。这种否定差异的作用、混淆差异与矛盾的思想支配哲学思想几百年,显然与新时代和哲学的发展相矛盾,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差异自身这个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本体论是差异本体论。随后,张华夏教授探讨了传统的概念差异理论即亚里士多德—波菲里物质的“种”和“属”分类理论,并提出其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个体差问题。个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个体突变出来的差异被古典差异论排斥在差异之外,而这恰恰是将一切差异之源(个体的分叉、偶发、突变、和奇变)。二是“属”差 问题。古典学派最高一个所谓“属”是物质,准确说,是存在。存在这个概念它只有各种哲学范畴,各个存在者属于它和它是最高层二者,而“自身没有内容”。
张华夏教授强调,最重要的是黑格尔的矛盾统一辩证法转变为差异协同辩证法:从对立到否定到同一性的同一哲学到差异理念辩证法。他表示,德勒兹的单义本体论和个体化的差异自身两个命题合起来就是差异本体论。存在用一个单一意义表达所有这些形态,但这些形态本身却不具有相同的意义。张华夏教授解释道,单义存在的本质就在于包括个性化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具有相同的本质,并不改变存在的本质——正如白色包括不同强度,但本质上仍然是同一种白色。因而这个对象必定无法搞成同一性的,其中对象的同一性被撕成差异的碎片,对象的同一性就被看作是主体的消失。差异必须变成元素,终极的单元;它因而指的是另外的一种差异,它从来不被同一化而宁可说将它差异化。“每一个对象,每一个事物,必须看成是它的自己的同一性已淹没在差异中,每一个存在不过就是各种差异之间的差异。”这就是德勒兹所说的“差异自身”。
关于黑格尔矛盾本体论与德勒兹的差异本体论的争论,张华夏教授认为该争论起源于他们对什么是主体性和意识的自我发展的机制与动力的分歧:德勒兹差异论认为黑格尔“没有察觉到更为微妙、更为隐秘的差异机制”。张华夏教授通过总结辩证法的历史,又从微积分的数学结构分析中,导出差异理念辩证法的基本论点:一理念的差异元素是非确定性的。二这些元素在差异关系中是相互地可确定的,所以理念可定义为经验内在地固有的结构,它同时是非确定性的、可确定性的和确定性的三者。三对于这个相互确定性,有一个奇异点的集的完全确定性与之相对应,它组成了差异元素的问题空间。
在张华夏教授的报告之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陶建文教授作了精彩点评。张华夏教授和在场的师生吴囯林、王志康、杨明等教授就矛盾和差异的本体地位、差异的动力机制、差异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十分热烈。老一辈哲学工作者“退而不休”“笔耕不辍”的学术精神得到了与会师生的广泛赞誉和对论坛举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普遍肯定。
报告人简介:
张华夏,1932年生,中山大学教授,我国科学哲学领域的著名哲学家。1988—1990年在英国阿伯丁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并任该校资深研究员。现任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在全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兼任多项职务。主持过多项国际、全国及省部级研究课题,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奖。出版《系统科学导论》、《技术解释研究》、《科学的结构》等学术专著14部、译著3部,翻译包括卡尔纳普的《科学哲学导论》以及亨普尔的《自然科学哲学的兴起》等经典名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11篇)。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辩证法、系统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哲学等方面,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报告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