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丽霞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blx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交通系统(ITS)

博文

迷惘、反思、再前行——有感于参加第十一届中国ITS年会 精选

已有 6217 次阅读 2016-11-21 17: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1月15-17日,我去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印象中好像很多年没这样去参加ITS年会,一直忙于多个城市的智慧交通系统规划、顶层设计,似乎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的再去观察思考这个行业。这次的大会筹划得可以说是非常有高度有档次的,内容上也是极其丰富,报到当天晚上是汽研园的开园仪式,主题大会有协会理事长、住建部、科技部的领导以及院士们的主题报告,第三天则是国内交通领域的大咖们主持发言交流。

经历了几天的会议,回来却感觉特别迷惘,倒不是对ITS未来趋势迷惘,大数据、云计算、运输共享、自动驾驶,新的还是新的,技术上也都能接受,听着报告觉得很有道理,激动人心,热情洋溢,可是,回头看看,却不知道,突破点在哪里?我把这种罪恶说给Z博听,答曰,是不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我长期在设计院的岗位上,很容易陷入一个圈圈,就是智能交通技术日新月异,这些理念、技术怎么在建设中实现?但是不谈实现,一样可以谈未来,谈发展,谈理念啊?所以,我困惑,我迷惘。我觉得有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我。

今天看到郑渊洁在义乌的演讲,其中有一句打动了我,“你越是对陌生的领域不了解,你越没有框框,如果你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你越容易产生灵感”。也许是的,从2001年正式进入智能交通领域来,我也是15年的从业人员了,经历了车载导航、交通诱导、交通控制、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停车、仿真、协同、自组织、综合交通枢纽,再到我现在负责的顶层设计、大数据科研,领域不再陌生,有了框框,好奇心和想象力越来越弱,灵感也日渐削减。我曾怀疑过是我的学习力下降,还是创新力衰退,抑或,还有其他原因?迷惘,我该怎么尝试突破?

周二去的晚上参加了中国汽车研究园的开园仪式,挺惊喜的,看到郭孔辉院士、刘经南院士,还有重庆市的常委、副市长等,看到郭院士接受采访,头发斑白,步履蹒跚,蓦然想起了我的杨老师,郭是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的院士,汽车楼就在我们交通楼的隔壁,那时候杨老师要评院士,要找郭院士咨询,10多年后再见到他格外敬仰。观看汽车表演的过程中,我还顺道百度了下沐华平等几个重庆市委领导,发现他们好几个都是江苏人,63/65年的,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机械专业等毕业,沐是在清华读的硕士博士,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过1年的访问学者,让我敬佩的,致辞都是脱口而出。我虽然有个MIT的访问学者,但只有3个月,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波士顿,是我的梦想。

参会听了吴忠泽理事长做的报告,原住建部汪部长的报告,黄卫院士、郭孔辉院士、刘经南院士的主题报告,估计我也是年纪大了,不如年轻时吸收能力那么强,还有边开会边看手机,也是稀里糊涂,刘院士的北斗、郭院士的新能源汽车,印象深刻些,其他的也没什么特别的思想撞击,看来,太熟悉的领域给我的新鲜度减弱,对于自己不懂的北斗、新能源汽车还有点热度。如何让自己一直对ITS领域都热情不减呢?

智能交通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汽车的,交通的,自动化控制的,软件系统的,各种交通模式的信息化、自动化都可以说是属于智能交通领域了,所以,我的专业已经从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逐步向信息系统、自动化控制跨界,其实,这是对我们智能交通从业人员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智能交通设计的越深,在施工层面很多已经和交通没什么关系,而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搭建,这也是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遵循市政工程设计深度要求,还是遵循政务信息系统设计要求争论的原因。

专业的路,还得前行。前行,要有自己的方向,我想应该大博而某几项专,从面上需要懂得智慧交通的发展,对某几项具体的技术细节还是要深挖到底,智能交通规划比较重方向,重框架,重系统功能,智能交通子系统的设计,则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所以,也不用迷惘,不要为那么多的专业,那么多的方向,迷乱了自己的眼睛。要坚守,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因为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什么方向,我也很感兴趣,我要坚守在ITS设计与研究的岗位,研究一些与实践相关的科研,在应用型科学上有所突破,潜心于ITS系统设计,掌握相关的规范,确保适应于设计体制及实施要求。

迷惘,反思,再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486-1016004.html

上一篇:日子的琐碎
下一篇:重回长春
收藏 IP: 222.66.170.*| 热度|

8 姚伟 黄永义 强涛 彭真明 武夷山 黄仁勇 赵凤光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