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jf306 学习,思考,体验,印证,创造,付出

博文

广州游记之二:百年书院,千秋历史

已有 5344 次阅读 2011-7-23 21:56 |个人分类:且行且记|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广州, 旅游, 陈家祠

话说13日晚与CX联系好后,14日上午十点左右收到其短信,约好在“杨箕站”会面。与CX的相识也是缘分一场。去年十月参加2010 ICISS,晚餐时与一位台湾参会者同坐一桌。此人姓纪,为台湾中山大学博士生。虽已过而立之年但与其相聊甚欢,并无多少代沟。临别时纪兄邀我第二天同游漓江,也算当一回导游。次日我们从杨堤坐竹筏漂至兴坪码头,在去兴坪古镇的车上认识了来桂林游玩的CX及其两位朋友。我们一同游览古镇,并一起去阳朔共进晚餐。三天后我还在桂林市内和她们三碰面,平时也常有联系。

我们到达“陈家祠站”C口时将近十一点。天气多云有风,还不至于撑伞。陈家祠就在附近的几十米处,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陈家祠也是广州之旅的必去之地,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2002年以 “古祠留芳”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2004年被广州市民评选为“广州市文化名片”。诸多官方头衔与网上驴友的好评,让我对其更是向往。

陈家祠是陈氏书院的俗称,始建于1888年,至1894年落成,是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合资兴建的族祠,为广东各县陈姓宗族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陈氏书院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0平凡米。书院为“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呈正方形,面积为6400平方米,以中路为主线,两边厅堂、厢房围合、青云巷相隔;中间以长廊相连、庭院穿插。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纵横规整,严谨对称;厅堂轩昂,空间宽敞,廊庑秀美,庭院幽雅,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建筑,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

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涛和绘画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雕刻技术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书院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工艺的璀璨殿堂。

1959年,政府把陈氏书院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研究、展出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各地的历代民间工艺品。馆内分别陈列陶瓷、刺绣、雕刻等数十种类珍贵文物和反应岭南民俗风情的民间工艺品。陈氏书院巧夺天工的建筑装饰艺术与广东历代民间工艺精品共冶一堂,交相辉映,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

漫步在书院内,仿佛进入了一座艺术宫殿。院内装饰细节考究,粗细相合,栩栩如生,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文雅精致,书香门第,足见书院主人的格调和修养。看到象牙和橄榄核上的雕刻才知道,“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并非玄奥的哲理,而是生活和艺术的最真实写照。虽说“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这一砖一瓦之间无不凝聚着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

士农工商,匠人在封建社会不被重视。然而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匠人们传承和发扬着民间艺术的精髓,使得今人仍有幸一睹当年的辉煌艺术。历史总在与人开玩笑,陈氏书院本为读书应考者而建,岂知建成十年后晚清废除了科举制度,切断了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道路。风云际会时局巨变,道德文章被长枪大炮所取代,当年的陈氏读书人有多少为历史所铭记?反倒是这些身居底层的匠人所创造出的杰作,至今仍为人所欣赏叹服,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褪色。

陈氏书院耗时六年方成,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讲究的是完整和完美。借一句时髦语:建的不是书院,是艺术。反观现今的建筑,则多以实用快速为重,科技工具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强大后盾,仿佛一夜之间便可高楼林立。然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在这个实用大有取代一切的时代,看着这些极富美感的建筑装饰,历史的代沟一下子展现在面前,跳入其中足以淹没双眼。

 

 

 

 

 

 

 

 

 

 

 

 

 

 

 

值得一提的是,陈家祠门票只需十元。只需十元便能了解岭南地区的建筑风格,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艺术,不得不说“性价比”十分之高。书院就在地铁站旁,交通非常便捷。八卦一句:CX、大学同学CS及其女友、高中的要好同学都姓陈,貌似自己跟陈姓颇有渊源。陈姓在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中位列第五,也算大姓。

由于还要去其他景点,我们逛了一个多小时后便离开了,也基本上把书院的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如果说黄埔军校旧址让我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那么陈家祠则让我体会到了艺术的美感。

出了书院后我们坐地铁到“长寿路站”附近的多宝路吃午饭。虽然我不是冲着美食来广州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对它没兴趣。粤菜为八大菜系之一,怎能不心动?

欲知美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9042-467715.html

上一篇:广州游记之序:一张机票引发的念头
下一篇:昨天真是个神奇的日子
收藏 IP: 120.33.134.*| 热度|

17 武京治 王安邦 杨月琴 李学宽 丛远新 张志东 曾泳春 汪梦雅 陈湘明 王海辉 柏舟 吉宗祥 刘洋 徐耀 张焱 郭利萍 xiaxiaoxue86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