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游北岳恒山之悬空寺篇

已有 2331 次阅读 2023-5-15 16:10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恒山两日游顺利归来,终于松了一口气。


似乎很久没有远行去旅游了。此次周末山西自驾游,本不在计划之内,因近来身体状况实在有些欠佳,白天吃不下饭,夜里胃痛的睡不好觉。只因关系很好的朋友临时约了一起自驾去大同看看悬空寺,登一下恒山。上网查了一下,路途不算遥远,开车大约四个半小时就能到,登寺登山的难度也不大,加上立夏后肠胃问题稍有些好转,决定冒一次险,出门小游一次,也许改变一下环境,加大一下活动量,有利于消化功能恢复吧。

至于为啥选择人多的周末出游,也是考虑朋友两口子虽然也退休了,但除了周末,平时还难得脱身,只能如此。至于周末游的人山人海,还有归途的大堵车,自然都经历了,也是没有办法。

国有“三山五岳”,其中的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都去过了,五岳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居然只去过一个泰山,不知道此生能不能补齐五岳,感觉已经过了游山的年纪,身体条件也不容许了。顺其自然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中的泰山去过两次,够雄伟,其他还真不了解,其中尤以恒山最为低调,看过之后才知道的确不得不低调,当然除了令人震撼、壮观的悬空寺。







另外,2021年爬过黄山之后感觉费了老劲了,曾发誓以后不再游山,没想食言。好在这次的游山体力消耗不大。

这次山西自驾游,我之所以成为“小游”,是因为除了路上的时间,时间上真正游览的时间只有两个半天,登了悬空寺、仰望了应县木塔,去了恒山景点,效率算高的了。从北京开车一路向西,走涞涞高速、荣乌高速,到大同市的浑源县,一共300多公里,如果不堵车的话,4个多小时就到了,周六出发的早,一路畅通,算上中间两次休息站休息,中午就到悬空寺了。

一路高速,经过很多隧道,感叹筑路者的不易,还有越来越多见的运煤大车,经济复苏的信号?

此次恒山之旅的第一站悬空寺,是我们觉得最值得去的一个景点,尽管LG 80年代在山西支教扶贫时去过这里,如今都过去了快40年,还有记忆,对于恒山却记忆有点模糊了。

虽然知道周末游人多,没有想到的是,登悬空寺限流,排队进寺需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远远望去,半空中的寺庙也是人挤人,着实有点发怵,后来在同伴的鼓励下,加上60岁老人登寺免费(占便宜心理多数人都有吧),咬咬牙,排吧,既来之则登之,好在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加上登寺半个小时左右,不到两个小时就游完了悬空寺。

关于景点的介绍,网上都有详之又详的,不在此文重复。

说悬空寺,划重点,建于1400年前的北魏后期,中国唯一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寺庙,对,三教的祖先都供着,谁都不得罪,不打架,很和谐。悬空寺是后来才改的名字,原来名玄空寺,玄为道教教理,空则为佛教教理,至于改名是不是为了淡化宗教色彩,就不得而知了。

微信图片_20230515155529.jpg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悬空寺为啥建在悬崖岩石上玩玄的,则可以讲出一大堆科学道理,大体是古人也有高超的智慧,会科学选址,之所以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牛!

下面还是结合照片加点说明结束本文吧。






远远望去登寺的人流

IMG_6883.JPG  
近看登寺人,老年人不少(不要门票,光登寺就能省100元呢)



被公众误解的可见木桩,其实并不承重,某些木桩甚至完全不承担重量,而建筑物的承重是深入岩壁的木柱完成的。这些木桩好像上世纪80年代才后加上的,应该不是实木的,加上这些木桩,也许出于给人增加安全感,也许更多的是玄乎感吧。


IMG_6884.JPG
幸好我不恐高。看样子真有不少恐高的。其实悬空寺总共才60多米


IMG_6895.JPG

IMG_6894.JPG

IMG_6891.JPG
悬空寺上开放的寺庙并不多,窄小的空间、拥挤的人流也不适合长期停留拜寺庙,只能扒着门缝望一望。





从上往下看,景观还是不错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388103.html

上一篇:立夏,月季花,还有我此时的最大愿望
下一篇:有点诡异的“初阳”
收藏 IP: 123.113.188.*| 热度|

10 宁利中 檀成龙 尤明庆 郑永军 徐长庆 郭战胜 崔锦华 晏成和 杨正瓴 张叔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