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正在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不错的一部历史剧。
看了前20多集,都是围绕着嘉靖30几年到40几年,为了弥补朝廷的亏空,筹措沿海抗击倭寇的军需,向西洋加大出口丝绸力度,在浙江一带实施“改稻为桑”的国策,引发的“贪墨大案”,等等。
所以,这两天脑子里总不时浮现“改稻为桑”这四个字。稻和桑,两种东西差别太大了,桑树这种比较高大的木本植物不是应该像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样,种在园子里吗?种山上不行吗?为啥一定要盯上稻田?
“改稻为桑”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小时候也养过蚕,许多小朋友都玩过这个,就是一种满足好奇心的体验。为了给蚕宝宝找吃的,曾经上树摘过桑叶,落下来的老叶子蚕宝宝不爱吃,一定要嫩些的叶子。童年的记忆。
浙江等南方一些生产蚕丝的大省,应该也有大片的桑田,远远望去就像一片庄稼地。按照电视剧里的描述,种桑的方式也像水稻插秧一样,扦插桑树的枝条。电视剧中说的赶在6月中之前插下第一茬桑苗,当年还可以种第二茬,这样可以多收一些桑叶,满足养蚕出丝的需求。
6-9月扦插桑苗应算绿枝扦插,但一定是带一段有木质部的枝条。可能是现从大树上采的枝条,也可能是冬天留好的硬枝,总之电视剧没交侍,啥准备都没有,就突然逼着农民毁田卖田种桑了?可行吗?但从技术上讲风险挺大吧?江南六月(阴历)多雨,一场大雨就能毁了没有生根的桑苗。
借机再唠叨几句植物的无性繁殖。
人类对植物的驯化利用已经历经数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针对不同部位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栽培方法,以获取桑叶为目的的种桑,是可以采取大田式的种植方式,即密集扦插,出叶即可收获,不需要它长成大树,也不需要它开花结果,因为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就足以延续下去。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看起来不那么高级的无性繁殖方式,比如扦插、嫁接、压条、嫁接,等等,都是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
“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桑也可造桑田”。植物无性繁殖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从理论上来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一个细胞都可以,不要说一段枝条,一个嫩芽,一块块根或块茎了,理论上都可以生长成完整的植株,
但植物之间无性繁殖的能力差异也是很大的,拿造桑田所采取的扦插方式来说,对一些植物来说就很困难。我在农大读硕士时,开始曾做过桃树的扦插繁殖实验研究,效果不好,求毕业为先,只好换课题,后来做的是啤酒花的茎尖组织培养,效果很好,移植成活率也很高。但组织培养微繁殖这种育苗方式程序复杂,成本还是比较高的,适合工厂化育苗。
蔷薇科主要果树扦插的成活率都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主要还是采取嫁接的方式,选择抗逆性强的砧木,可以提高植株抗性,保证产量。无性繁殖有无性繁殖的优越性,可以保持优良种性,缩短育种周期等;但缺点也明显,比如变异概率低,多样性不够,显然对整个种群的适应环境和进化不利。
最近所传的关于香蕉感染变异的枯萎病菌带来生存危机就是一个实例。
针对植物无性繁殖潜力,人类发展出了许多“助其一臂之力”的方法,比如为了促进生根,扦插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萘乙酸(生根剂)等。
话题回到《大明王朝1566》,贯穿全剧的“改稻为桑”国策,那个时代真的实行过吗?似乎说法也不一样,我没有考证过历史,看介绍最后这项国策因奸臣倒台、政治因素而失败。关于种桑,明史记载,也确有相应的政策,如朱元璋时代就曾命令田10亩者,必须有1亩半种桑,三亩种棉。政府予以税收优惠。但突然实行的大面积“改稻为桑”好像没有记载。
我在想,从技术上讲,把好好的稻田毁了,说插桑、改桑田就改桑田,哪有那么容易,难道不需要改土耕田?让种稻的农民种桑,技术管理措施不同,能行吗?那时没有“”生根剂”现代农业产品,直接在毁掉的稻田插桑苗,能有多少成活率?再说,一下子种这么多桑,养蚕用的了吗?有没有进行过需求预测?
按电视剧的说法,改稻为桑的国策没错,只是开始就被贪官整歪了,变成了变相兼并农民土地的阴谋。上至朝廷,下至浙江制造局的官员,我看也都是外行,起码不懂种田,不知道这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所以,我认为《大明王朝1566》里描述的这段“改稻为桑”的历史,那时这项“”急功近利”的国策,也许根本就是虚构的。电视剧嘛,不能当真。不过从演员的演技、对人物的刻画等方面来看,这部电视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