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号前的话题,其实可以一直写下去,每天看到不一样的信息,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许多想法其实也想分享出去,分享也是传播的过程,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也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人类天生需要分享,特别是产生了语言这超级好使的工具之后,就有了越来越广泛的信息分享。随着历史的进程向前,人类互相交往的空间越来越大,个人所想,乃至价值观公开场合的表述,也从有限范围的分享变成了一种大众领域的传播。
依赖于语言和其他工具进化的传播,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传播学应该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国内有近百所高校都设置了传播学这门专业。不过倒回20年,可能也没有几所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所以,传播学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而发展起来。需求产生学问。
在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着一定范围的信息传播,包括传递你的各种诉求。有效的传播需要传播的技巧助力。人类的很多本领来自于本能,无师自通。一个才学会的小朋友不用大人教,就知道讨好家长,讨好周围的人,因为可以得到直接的好处,这就是天性、本能,也许来自于从远古积累的遗传信息。
当然,知识来源于本能,也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本能的补充积累。显然,对于个人来说,知识的获取与传播都是有选择性的,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
自媒体时代,人们希望通过传播有用的信息体现自身的价值,希望自己分享的东西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关注。就像你发完了一篇科学网博客,一般就会关注点击量和评论,虽然带来的东西不一定是你所期望的,但被人关注还是起码能多少带来一些愉悦感。
关于传播学这门科学,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它包含的东西太多,涉及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等,就变得很复杂。但我们都有一些实战的体会。比如,博友在发一篇博客时,都会考虑到影响关注量的一些因素,比如用什么样的标题?采取什么样的叙事方法,是开门见山,还是采取一些隐喻的笔法?语言尺度的把握,等等,都要努力搜集头脑中一系列关于传播的一点常识。除了有没有关注量,还有就是这篇博文会不会涉及过多个人隐私?会不会得罪什么人?会不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毕竟,科学网是个大众传播平台,一篇博文理论上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受众。要充分考虑到传播的后果,也就要用到更多关于传播的技巧。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并且有意无意影响到你能影响到的人。现在自媒体数量上亿(包括微博),每个人都想当意见领袖,但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少数,得益于其社会地位,也需要营销策略。影响力大的是懂得传播技巧的,懂得利用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引人“上钩”。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双刃剑的特性,传播学也不例外,用不好就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好的方面就不说了。新闻传播的剑锋经常会指向负面的东西,往往会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为它知道,人们的心理总是倾向于首先接收负面的信息,就是”负面优先”,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一点也不奇怪。许多媒体正是利用了人们这种心理,即便内容并不负面,也要用个带有负面信息的“雷人”标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个坏标题坏了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例子还是挺多的。风气不太好。
新闻需要博人眼球,为了生存,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要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哪怕夸大或者偏离事实,这是传播学的规律决定的,全世界都一样。我们生活在各种精心编制的“故事”中,没什么好奇怪的。自媒体也是一样,有利益驱动的一定是了解传播,善于编故事的。
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传播学的科学规律。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总以为自己非常有理,有据,很正确,可为什么不能说服别人,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我们往往为此而烦恼不已,甚至由于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作出不理智的举动。其实,我们也许都陷入了各自“偏见”的泥潭。
“偏见”也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不同的指向。有的与生俱来,跟天生的性格有关,也有些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偏见”一旦形成,有时是很难改变的,有些甚至是固化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时候,传播只能影响到那些与你的认识没有特别大矛盾、愿意接受进一步相关信息的人。而对有些人有些事,所谓“道理”也是讲不清楚的,再说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绝对正确。也许,过分纠缠是不必要的。
总是把自己看成一个科学传播或者是科普工作者,一度也是很积极地写书、写文章,搞传播,慢慢地产生了一些困惑,从科学传播学所包含的科学规律来看,很多东西即使我们看清了,也很难去实践,多数人并不愿意随波逐流。我们急于去改变什么,其实我们所能贡献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我们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多些理解,少些烦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