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食文化漫谈:在祭台和餐桌之间

已有 4737 次阅读 2022-2-13 15:06 |个人分类:胡思乱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寒假期间,读的第二本饮食文化方面书是《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英]胡司德著,刘丰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在古代中国,穿梭在祭台和餐桌之间的圣贤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谁来供奉?供奉什么?向谁供奉?何时供奉?谁来吃?吃什么?和谁一起吃?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早期中国思想文化中关于圣贤以及耳目声色感官享受的一些知识。

民以食为天,烹饪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更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社会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中国祭祀作为“国之大事”与当时的文化和经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梳理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些禁忌,会发现禁肉食和禁食其他一些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思想含义。盛大而复杂的宴飨(例如《礼记》中的饮食和祭祀)把食物与人性之间联系在一起,饮食文化突出地反映出社会道德与政治的含义。

在古代祭祀活动中,向神灵祭献食品是与神灵进行感官沟通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食有千滋百味,在春秋战国时代主要的祭祀供品是羹和醴。巫祝卜史在祭祀之时进行复杂的索神、降神仪式上,无味之羹被公认为是祭祀神灵最好的祭品。祭礼本身也具有多重作用,祭祀活动可以给人带来集体纪念和社会团结的安慰感,是祭祀仪式所具有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功能。在举行祭礼时既不能奢华铺陈,也不应过分的简单应付,而是要举行合理有节的祭祀仪式。在离开祭坛之后,纵酒狂欢则象征着政治腐败和道德堕落。假如祭祀活动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相应的回报,那么祭祀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极度异化的仪式。祭祀文化由复杂的祭献贡品和礼品交换所构成。维系祭祀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精心的策划、精心准备各种各样的祭品。祭祀活动中过度的铺张花费,可能会给社会日常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为了保障祭祀活动的可持续性,古代社会的立法、法规和礼典在这方面有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大力发展生产并促进产品的分配,以此缓解祭祀开支和维持社会经济繁荣的冲突和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宗教经济”。 

在祭祀和礼仪活动中,嗅觉刺激被认为是与更高级神秘力量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芳香气味与道德判断和圣贤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各种超凡的感官形式,才能与祭神沟通。古代圣贤被认为具有这种超强的感官功能,他们拥有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以深刻的洞察力,耳目清净,不为外界的各种诱惑所困。君王要想拥有成熟的政治能力、获得良好的品德,必须摒弃掉常人所追求的那些肉体享乐。从事祭祀活动的巫祝卜史们(包括庖宰、瞽师),由于他们刻意修炼摒弃了世俗人的感官享乐,从而获得“非凡”的感知能力,从而伴随君王左右辅助君王,拥有很大的社会权力。这大概就是那个时代关于祭祀思考的逻辑环吧。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今中外,咭饭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在古代社会,君主与百官在宴饮时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礼仪规则。烹饪活动蕴含着一种普遍的社会以及宇宙自然的和谐理念。古人把肉食宰割、烹饪以及宴饮,升华为一种培养道德修养的形式。食物和烹饪活动,对社会政治价值与人的道德品质有重要影响。譬如传说中的膳宰伊尹,因高超的烹饪手艺而获得了商汤的欣赏并委以重任,其“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本事由一名庖厨转身变为君王师。美食家孔老夫子认为,食物的烹调享用,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庸”与修身的思想。

总之,在古代中国食物的制作、消费与交换,以及在宗教祭祀时准备食物、献祭食物的行为,与个人的修身养性、君主的治国之道以及古代的圣人观念息息相关。在餐桌与祭台合二为一的礼仪世界中,人们有实物体验现实世界的声色耳目等感官享受,却又试图通过食物超越世俗世界。胡司德的这本著作利用传世文献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试图揭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在人的感知、经验、感觉、经验中的地位,以及在与神灵交流中的作用和二者的关系,剖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的宗教祭祀饮食文化,对古代圣贤思想观念的影响。

该书值得一读。


IMG_20220213_000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325124.html

上一篇:食文化漫谈:在世界餐桌上刨史寻味
下一篇:一剪梅
收藏 IP: 125.210.235.*| 热度|

19 尤明庆 李宏翰 范振英 张晓良 徐长庆 孙颉 李学宽 王安良 贾玉玺 杨学祥 宁利中 刘炜 程少堂 杜占池 刘秀梅 张鹰 许培扬 杨正瓴 王凌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